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994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为:1)在钢筋笼安装完毕后且浇筑混凝土之前,布置钢筋隔离膜、切割筋、转机以及翼形切割片;2)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装置布置完毕后,浇筑混凝土直至桩顶端;3)待混凝土初凝一小时后,启动所述转机带动其转轴旋转,抽出一定长度的切割筋,然后,间隔时间分次抽取余下的切割筋,在混凝土终凝前从所述钢筋笼中抽出全部的切割筋;4)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把桩头处桩周土挖除,风镐钻进沿所述切割筋和翼形切割片形成的分隔缝,切除桩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施工效率高、噪音小、劳动强度低的技术效果。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 cutting concrete pre poured concrete pile hea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le head pre resection real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he method is as follows: 1) before and after the installation of reinforcement cage concrete arrangement, reinforced isolation membrane, cutting bar, turn and wing shaped cutting pieces; 2) the pile head device arranged pre excision after pouring concrete until the pile top; 3) to b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crete one hour after starting the turn to drive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cutting bar, set aside a certain length of time interval and then extract remaining cutting reinforcement in the concrete before the final setting from the cage in the cutting out of all 4 bars;) concrete reaches design strength, the pile head at the pile of soil excavation, drilling picks separated along the cutting bar and wing cutting piece formed joint, pile head rese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technical effects of high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little noise and low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灌注桩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混凝土灌注桩桩头的施工质量,在灌注混凝土时一般采用超灌的方法,使桩顶标高高于设计标高0.5m左右,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将超灌部分凿除,露出设计标高以上钢筋,便于和上部结构连接。现有的破除桩头的方法一般是在混凝土凝固后,采用外力强力破除,但由于混凝土凝固后强度较高,而且混凝土与主筋之间存在较大的握裹力,使此类方法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噪声污染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施工效率高、噪音小、劳动强度低的灌注桩桩头破除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及装置,实现施工效率高、噪音小、劳动强度低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步骤如下:1)在钢筋笼安装完毕后且浇筑混凝土之前,布置钢筋隔离膜、切割筋、转机以及翼形切割片;所述钢筋隔离膜缠绕桩头切除段的竖向钢筋;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所述切割筋沿着竖向钢筋围成的钢筋圈内环绕叠置多圈;所述转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切割筋的首端;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多个翼形切割片穿设所述切割筋,所述翼形切割片的翼片嵌于土中;2)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装置布置完毕后,浇筑混凝土直至桩顶端;3)待混凝土初凝一小时后,启动所述转机带动其转轴旋转,抽出一定长度的切割筋,然后,间隔时间分次抽取余下的切割筋,在混凝土终凝前从所述钢筋笼中抽出全部的切割筋,移除所述转机;4)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把桩头处桩周土挖除,风镐钻进所述切割筋和翼形切割片形成的分隔缝,切除桩头。具体地,以所述切割筋的末端起算的第二圈中,等距离布置所述翼形切割片,每两根相邻的竖向钢筋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翼形切割片,且所述翼形切割片架设在所述钢筋笼的箍筋上。具体地,所述切割筋叠置三圈,且所述转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钢筋,所述转机的转轴与切割筋的首端相互垂直连接。具体地,所述翼形切割片的两块翼片末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筋的间距。具体地,所述翼形切割片的翼片的两侧边缘厚度比中部薄,所述翼片的边缘厚度范围在0.2mm~0.5mm之间,翼片的宽厚比在10~20之间,所述宽厚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具体地,所述切割筋为直径0.5mm~3mm的柔性钢丝制成,其直径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装置,包括钢筋隔离膜、切割筋、转机以及翼形切割片,所述装置设在尚未浇筑混凝土的钢筋笼上;所述钢筋隔离膜缠绕桩头切除段的竖向钢筋;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所述切割筋沿着竖向钢筋围成的钢筋圈内环绕叠置多圈;所述转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切割筋的首端;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多个翼形切割片穿设于所述切割筋,且架设在箍筋上,所述翼形切割片的翼片嵌于土中。具体地,以所述切割筋的末端起算的第二圈中,等距离布置所述翼形切割片,每两根相邻的竖向钢筋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翼形切割片。具体地,所述翼形切割片的两块翼片的末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灌注桩中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筋的间距。具体地,所述翼形切割片的翼片的两侧边缘厚度比中部薄,翼片的边缘厚度范围在0.2mm~0.5mm之间,翼片的宽厚比在10~20之间,所述宽厚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装置及实现方法,通过切割筋和翼形切割片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混凝土进行切割,在终凝后在混凝土灌注桩桩头切除面形成的分隔缝,使得后续能简单轻易地切除桩头。实现施工效率高、噪音小、劳动强度低的技术效果。其中,所述竖向钢筋隔离膜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缠绕在切除段的竖向钢筋外,用于消除混凝土与竖向钢筋之间的粘结作用,大大降低切除难度。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法的步骤1)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法的步骤2)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法的步骤3)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翼形切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转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其中,图1的分三部分,上部是步骤1)布置的侧视图,中部是步骤1)布置的俯视图,下部是步骤1)布置的切割筋和翼形切割片的位置关系图。图2的分两部分,上部是步骤2)布置的侧视图,中部是步骤2)布置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装置,包括钢筋隔离膜10、切割筋20、转机30以及翼形切割片40。在钢筋笼60安装完毕后、浇筑混凝土50之前布置所述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装置。钢筋笼60包括竖向钢筋62和箍筋63。具体地,所述钢筋隔离膜10缠绕桩头切除段的竖向钢筋62。所述切割筋20采用高强度柔性钢丝制作而成,其直径根据所述灌注混凝土强度而定,在0.5mm~3mm之间取值,混凝土强度越高,直径越小。在灌注桩桩头切除面,沿着钢筋笼60的竖向钢筋62围成的钢筋圈内,切割筋20环绕叠置三圈。切割筋20的首端连接转机30,切割筋20的末端摊放。所述转机30由转轴32、转筒33和电钻31组成,所述电钻31可以测量施加扭矩的大小。电钻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转轴32,转筒33套接的转轴32外。转轴32传动连接切割筋20的首端,且转轴32与切割筋20相互垂直,确保转机30拉动切割筋20时,切割筋20保持水平切割。转筒33的底端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平齐,转筒33可拆卸连接竖向钢筋62,以便于操作后拔出。所述翼形切割片40采用高强度金属制作而成,优选地,为镍铬铁合金制作而成。翼形切割片40包括根部42和两块翼片43,根部42的一端设有圆环420,根部4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块翼片43,形成类似Y字型结构。通过翼形切割片40的圆环420穿设切割筋20,使多个翼形切割片40设置在灌注桩桩头切除面内。翼形切割片40架设在箍筋63上。翼形切割片40的翼片43嵌于土70中,用于临时定位翼形切割片40,待浇筑混凝土后,翼形切割片40基本完全在混凝土中。优选地,以所述切割筋20的末端起算的第二圈中,等距离布置所述翼形切割片40,每两根相邻的竖向钢筋62之间布置一个翼形切割片40。翼形切割片40集中设置在第二圈的切割筋20上,确保切割筋20的末端在切割前期受力为零。其中,翼形切割片40的两块翼片43的末端之间的距离L不超过所述灌注桩中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筋62的间距L0。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两块翼片43的末端之间的距离L等于所述灌注桩中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筋62的间距L0。根部42的长度是混凝土保护层H的1/2。翼片43的两侧边缘厚度比翼片43的中部薄,边缘厚度范围在0.2mm~0.5mm之间,翼片43的宽厚比在10~20之间变化,混凝土强度越高,宽厚比越小。翼片43的内边缘用于切割,翼片43的外边缘也设计成薄的目的在于,在布置翼形切割片40时,可以将翼形切割片40插入桩周土中,实现临时固定,省略临时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的实现方法,其步骤为:1)在钢筋笼60安装完毕后且浇筑混凝土50之前,布置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装置,其包括钢筋隔离膜10、切割筋20、转机30以及翼形切割片40;钢筋隔离膜10缠绕桩头切除段的竖向钢筋62;于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钢筋笼安装完毕后且浇筑混凝土之前,布置钢筋隔离膜、切割筋、转机以及翼形切割片;所述钢筋隔离膜缠绕桩头切除段的竖向钢筋;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所述切割筋沿着竖向钢筋围成的钢筋圈内环绕叠置多圈;所述转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切割筋的首端;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多个翼形切割片穿设所述切割筋,所述翼形切割片的翼片嵌于土中;2)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装置布置完毕后,浇筑混凝土直至桩顶端;3)待混凝土初凝一小时后,启动所述转机带动其转轴旋转,抽出一定长度的切割筋,然后,间隔时间分次抽取余下的切割筋,在混凝土终凝前从所述钢筋笼中抽出全部的切割筋,移除所述转机;4)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把桩头处桩周土挖除,风镐钻进所述切割筋和翼形切割片形成的分隔缝,切除桩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钢筋笼安装完毕后且浇筑混凝土之前,布置钢筋隔离膜、切割筋、转机以及翼形切割片;所述钢筋隔离膜缠绕桩头切除段的竖向钢筋;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所述切割筋沿着竖向钢筋围成的钢筋圈内环绕叠置多圈;所述转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切割筋的首端;于灌注桩桩头切除面,多个翼形切割片穿设所述切割筋,所述翼形切割片的翼片嵌于土中;2)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装置布置完毕后,浇筑混凝土直至桩顶端;3)待混凝土初凝一小时后,启动所述转机带动其转轴旋转,抽出一定长度的切割筋,然后,间隔时间分次抽取余下的切割筋,在混凝土终凝前从所述钢筋笼中抽出全部的切割筋,移除所述转机;4)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把桩头处桩周土挖除,风镐钻进所述切割筋和翼形切割片形成的分隔缝,切除桩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切割筋的末端起算的第二圈中,等距离布置所述翼形切割片,每两根相邻的竖向钢筋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翼形切割片,且所述翼形切割片架设在所述钢筋笼的箍筋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筋叠置三圈,且所述转机可拆卸连接所述竖向钢筋,所述转机的转轴与切割筋的首端相互垂直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混凝土灌注桩桩头预切除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形切割片的两块翼片末端之间的距离不超过相邻的两根竖向钢筋的间距。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勋胡贺松唐孟雄杨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