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951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蓄热式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包括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和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包括:物料热解组件和反应器壳体,所述物料热解组件横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两侧;所述物料热解组件包括螺旋壳体和物料推进螺旋,所述螺旋壳体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反应器壳体与所述螺旋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构成所述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的双蓄热式燃烧装置与所述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相连通。该双蓄热式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可实现连续进出物料,且热源稳定性好,能够快速、充分的对电子垃圾进行热解,节能效果更好。

Double regenerative gas electronic waste pyrolysi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heat accumulation type electronic waste pyrolysis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onic waste pyrolysis reactor and a double regenerative gas heating system. The electronic waste pyrolysis reactor comprises a pyrolysis reactor shell and components, both sides of the pyrolysis components across the reactor shell; the pyrolysis assembly includes a spiral shell material and promote the spiral, two ends of the spiral shell exposed in the reactor shell,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fined space between the reactor shell and the spiral shell, the closed space constitute the regenerative gas heating system of reactor shell flue gas channel; the double regenerative gas heating system of double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device and the reactor shell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lue gas channel. The double heat accumulation type electronic waste pyrolysis device can realize continuous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and has good heat source stability, can rapidly and sufficiently carry out pyrolysis of electronic waste, and has better energy sav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
本技术属于垃圾热解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进出物料的高效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且新旧更替越来越快,由此而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指数级的增长。其含有的重金属元素会严重的污染环境,电子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用于电子线路板的处理方法主要由机械物理法、冶金提取法、生物处理法和热解法等等,其中机械物理法、冶金提取法、生物处理法等主要侧重于电路板中金属的回收,采用热解法不仅能够回收线路板中的金属而且也能实现线路板中树脂、玻璃纤维等非金属成分的资源化。传统热解方式不能实现连续进出料,且热解工艺复杂、热解效率低、能耗较高。如现有的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多采用热重实验设备,采用的装置为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电阻炉、热解反应器、氮气瓶以及气体收集袋等。其中电阻炉提供热源,其内部有一个空间,热解反应器为一个圆柱形容器,物料便放入热解反应器中。热解实验时,首先把装有物料的热解反应器放入到电阻炉内,然后打开氮气瓶通入氮气开始吹扫,吹扫足够时间后,电阻炉通电产生高温温度场,物料便开始热解,气袋开始收集气体,等气体不再生成时,实验结束,待炉体自然冷却至40℃,打开炉体,取出热解残余物,做称重及元素分析,最后关闭仪器。上述固定床热解实验方法,是不能实现物料连续进出的,相应的也不能实现物料连续热解,而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点就是采用螺旋推进方式的反应器,实现连续进出物料、连续热解,这样使得热解工艺更加简便快捷,且此种连续进出物料的热解工艺更易实现工业化。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热解效率高、连续进出料以及节能的垃圾热解装置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并开发出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该热解装置利用类似管式螺旋输送机作为电子垃圾热解装置的反应器,物料在反应器内边热解边被推进,直至热解完毕,实现了连续进出物料,并采用双蓄热式燃气燃烧加热系统作为电子垃圾热解装置的热源,采用空气-燃气双蓄热方式,助燃空气和燃气均被被预热到高温,燃烧更加稳定,燃烧效率更高,从而具有热解效率高、连续进出料以及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装置包括: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和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其中,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包括:物料热解组件和反应器壳体,所述物料热解组件横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两侧,并且所述物料热解组件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所述物料热解组件包括螺旋壳体和物料推进螺旋,所述螺旋壳体自所述反应器壳体一侧沿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腔延伸穿过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壳体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反应器壳体与所述螺旋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构成所述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包括:用于产生热烟气的双蓄热式燃烧装置和用于输送热烟气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双蓄热式燃烧装置与所述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相连通。专利技术人发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利用管式螺旋输送机作为电子垃圾热解装置的反应器,物料在反应器内边热解边被推进,直至热解完毕,实现了连续进出物料,并采用双蓄热式燃气燃烧加热系统作为电子垃圾热解装置的热源,采用空气-燃气双蓄热方式,助燃空气和燃气均被被预热到高温,燃烧更加稳定,燃烧效率更高,从而具有热解效率高、连续进出料以及节能效果显著等优点。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外部的所述螺旋壳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油气出口、渣料出口,并且所述物料进口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右上部,所述油气出口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左上部,所述渣料出口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左下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物料推进螺旋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内部,并且所述物料推进螺旋包括螺旋轴和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固定于所述螺旋轴上并被设置为与所述螺旋轴同轴转动,所述螺旋轴在所述物料进口一侧伸出所述螺旋壳体,所述螺旋叶片的长度与所述螺旋壳体相同。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双蓄热式燃烧装置包括空气管线、燃气管线、烟气管线、换向阀、蓄热室和燃烧室,所述空气管线、所述烟气管线和所述燃气管线分别与所述换向阀连接,所述换向阀与所述蓄热室相连,所述蓄热室与所述燃烧室相连。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双蓄热式燃烧装置包括2个燃烧室、4个蓄热室以及4个换向阀,所述燃烧室、蓄热室、换向阀分别布置于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两侧,在正常工作时,所述双蓄热式燃烧装置的两侧可交替进行燃烧-排烟气。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螺旋壳体是耐热钢壳体,厚度是5-8mm。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包裹有保温材料。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保温材料是保温棉,且保温棉外用镀锌铁板包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双蓄热式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可实现连续进出物料,物料在热解反应器内被平铺,与螺旋壳体接触充分,高温螺旋壳体通过辐射和导热两种方式给物料加热,因此物料能够被充分快速的热解,且物料在热解过程中被推进螺旋逐渐向前推进,实现了边热解边推进的功能;利用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作为热解反应器的热源,其燃料为低热值燃气(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等),由于采用了蓄热式燃烧方式,助燃空气和燃气均被蓄热室预热到高温,从而实现了高效稳定燃烧。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与热解反应器连接在一起组成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实现了连续进出物料、物料被连续的快速充分热解以及高效节能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的热解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料推进螺旋10,物料进口11,渣料出口12,油气出口13,螺旋壳体14,反应器壳体15,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16,A侧燃烧室(A侧排烟口)20-1,B侧燃烧室(B侧排烟口)20-2,A侧空气/烟气蓄热室21-1,B侧空气/烟气蓄热室21-2,A侧燃气/烟气蓄热室22-1,B侧燃气/烟气蓄热室22-2,A侧空气/烟气换向阀23-1,B侧空气/烟气换向阀22-2,A侧燃气/烟气换向阀24-1,B侧燃气/烟气换向阀24-2,燃气管线25,空气管线27,空气侧烟气管线26-1,燃气侧烟气管线26-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图1为电子垃圾热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和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20,其中,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包括:物料热解组件和反应器壳体15,所述物料热解组件横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两侧,并且所述物料热解组件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所述物料热解组件包括螺旋壳体14和物料推进螺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和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其中,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包括:物料热解组件和反应器壳体,所述物料热解组件横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两侧,并且所述物料热解组件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所述物料热解组件包括螺旋壳体和物料推进螺旋,所述螺旋壳体自所述反应器壳体一侧沿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腔延伸穿过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壳体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反应器壳体与所述螺旋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构成所述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包括:用于产生热烟气的双蓄热式燃烧装置和用于输送热烟气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双蓄热式燃烧装置与所述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和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其中,所述电子垃圾热解反应器包括:物料热解组件和反应器壳体,所述物料热解组件横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两侧,并且所述物料热解组件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所述物料热解组件包括螺旋壳体和物料推进螺旋,所述螺旋壳体自所述反应器壳体一侧沿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腔延伸穿过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另一侧,所述螺旋壳体的两个末端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外部,使得所述反应器壳体与所述螺旋壳体之间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构成所述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双蓄热式燃气加热系统包括:用于产生热烟气的双蓄热式燃烧装置和用于输送热烟气的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所述双蓄热式燃烧装置与所述反应器壳体烟气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裸露在所述反应器壳体外部的所述螺旋壳体上设置有物料进口、油气出口、渣料出口,并且所述物料进口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左上部,所述油气出口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右上部,所述渣料出口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右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蓄热式燃气电子垃圾热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推进螺旋位于所述螺旋壳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洪王东方郭科宏王志军宋敏洁石为华
申请(专利权)人: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