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9257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刺辊,间隔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其特征在于,两个刺辊都设置在一个保护壳内,保护壳一端入口处设置有喂纱装置,另一端出口处设置有织网装置,纤维条能从喂纱装置送入保护壳内,依次绕过两个刺辊,最后由出口处穿出并进入织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双刺辊配合,增加了纤维条在刺辊上的梳理长度,有效扩大了网包纱所使用的纤维长度,使得网包纱的原材料有更多的选择。

Device for making mesh wrapped yar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making yarn, net package includes: two roller, arranged in the same vertical plane interval,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wo roller are arranged in a protective shell, protective shell is arranged at the inlet end of the yarn feeding device, the other end is arranged at the outlet of a device from a fiber, yarn feeding device into the protective shell, turn around the two roller, and finally by the exit and enter a pierc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double roller matched with increase in fiber, the length of thorn carding roll, effectively expand the length of fiber net yarn used in raw materials, the net bag yarn have more cho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包纱的制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的制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网包纱的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网包纱是在化纤或细纱织成的空心网中灌入松散的自由纤维,部分纤维溢出网外而不脱落,使成品纱线具有很强的绒毛感,并且具有重量轻、柔软、保暖性好等独特性能,凭其独特性能在纺织行业中使用率越来越高,很多品牌服饰都采用网包纱,家纺行业也正在开始使用网包纱。现有技术中,网包纱的生产工艺大致是:纤维条经过喂入罗拉送入高速旋转的刺辊,纤维附着在刺辊上随着刺辊高速旋转,旋转到出口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口处抛出,抛入出口处的织网装置中的空心网中。某根纤维只有完全进入喂入口,不受喂入口约束,纤维才能具有刺辊的线速度,从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出口处被抛出,这就要求纤维头在离开刺辊入网之前纤维尾端必须进入喂入口,即纤维长度不能超过喂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由于机械结构和工艺要求的限制,喂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往往很近,从而限制了可纺纤维的长度,不能纺制较长纤维的化纤及羊毛、麻等,使生产网包纱的原料受到很多限制。为改变这种情况,新的设备装置中采用两个刺辊,第一个刺辊速度较慢,第二个刺辊速度较快,原料先由喂入罗拉喂入第一个刺辊,附着在第一个刺辊上的纤维遇到第二个刺辊时,纤维被第二个刺辊从第一个刺辊上剥离,转移到第二个刺辊上,随第二个刺辊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从出口处被抛出,抛入出口处的织网装置中的空心网中。由于采用了两个刺辊,使喂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大大增加,可以扩大网包纱在各种化纤及天然纤维的原材料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网包纱的制作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刺辊,所述刺辊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刺辊都设置在一个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一端入口处设置有喂纱装置,另一端出口处设置有织网装置,纤维条能从所述喂纱装置喂入所述保护壳内,依次绕过两个所述刺辊,最后由所述出口处穿出并进入所述织网装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刺辊在同一水平面相对设置,当两个所述刺辊转动时,靠近所述喂入装置一侧的所述刺辊转速比靠近所述出口一侧的所述刺辊的转速低。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刺辊的自转方向始终相反,当其中一个所述刺辊沿逆时针方向自转时,另一个所述刺辊则沿顺时针方向自转。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装置由相对设置的喂入罗拉和压辊组成,纤维条能通过所述喂入罗拉和所述压辊之间进入所述保护壳。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刺辊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罗拉和所述压辊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刺辊上的刺针大小和所述刺针的排布位置均可以调整。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由金属制成。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利用了两个逆向自转刺辊之间的相互作用,延长了纤维条在装置内的长度,扩大了网包纱可以利用的原料来源,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没有额外增加能耗,使得网包纱的生产成本更低,质量更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1、保护壳,2、刺辊,3、刺辊,4、入口,5、出口,6、压辊,7、喂入罗拉,8、纤维条走向,9、织网装置,10、纤维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包括:刺辊2和刺辊3,刺辊2和刺辊3在同一水平面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刺辊2和刺辊3都设置在一个保护壳1内,保护壳1一端入口4处设置有喂纱装置,另一端出口处5设置有织网装置9,纤维条10能从喂纱装置送入保护壳内1,依次绕过刺辊2和刺辊3,最后由出口5处穿出并进入织网装置9。装置内有两个刺辊,增加了入口4到出口5之间的距离,使得纤维长度较长的原材料也能被运用到网包纱的生产中去。当进行网包纱生产时,纤维条10一端穿过压辊6和喂入罗拉7之间,进入到保护壳1入口4然后缠绕在刺辊2上,刺辊2和刺辊3反向转动,当缠绕在刺辊2上的纤维条10被传送到与刺辊3接触的位置时,因为刺辊3的转动速度比刺辊2的转动速度快,所以刺辊2上的纤维条10被刺辊3剥离,转移到刺辊3上并继续随着刺辊3高速运动,当纤维条10运动到出口5处时,由刺辊3高速转动带来的离心力作用,纤维条10被抛离刺辊3,最终由出口5处进入织网装置9。本技术在使用时,刺辊2和刺辊3一起转动,刺辊2的转速比刺辊3的转速低。当刺辊3转速比刺辊2高时,才方便刺辊2上的纤维条10被剥离。本技术在使用时,刺辊2和刺辊3自转方向始终相反,当刺辊2沿逆时针方向自转时,刺辊3沿顺时针方向自转;当刺辊2沿顺时针方向自转时,刺辊3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始终反向转动的刺辊2和刺辊3使得两者的相对转速差更大,在能耗不增加的前提下,使得剥离纤维条10的效果更好,而且反向运转的一组刺辊转动,也是对纤维条10的又一次梳理,使得最后进入织网装置的纤维条10更平直,有利于网包纱的生产。本技术在使用时,喂入装置由相向设置的喂入罗拉7和压辊6组成,纤维条10能通过喂入罗拉7和压辊6之间进入入口4。喂入罗拉7和压辊6控制纤维条10进入装置的速度,使得纤维条10按照合理的速度喂入装置。本技术在使用时,刺辊2和刺辊3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适应更多的纤维条10原材料,使得不同粗细,不同长度的纤维条10都能生产处质量好的网包纱。本技术在使用时,喂入罗拉7和压辊6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对于纤维条10的喂入速度的调整更紧密,使不同规格的原材料都能以合理的速度被喂入设备。本技术在使用时,刺辊2和刺辊3的刺针大小和刺针的排布位置均可以调整。刺针疏密的可控性,也保证了装置可以适应更多的原材料,使得多种长度和粗细的纤维条10都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本技术在使用时,保护壳1由金属制成。用金属来制作保护壳1,对装置内的设备保护的更好,坚固的机体可以避免生产中机械振动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能使纤维条10按照既定的轨迹在装置内运动,不会飞到外面,另一方面坚固的外壳也增加了生产中操作人员的安全保证。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网包纱的制作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刺辊,所述两个刺辊在同一竖直面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刺辊都设置在一个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一端入口处设置有喂纱装置,另一端出口处设置有织网装置,纤维条能从所述喂纱装置送入所述保护壳内,依次绕过两个所述刺辊,最后由所述出口处穿出并进入所述织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包括:两个刺辊,所述两个刺辊在同一竖直面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刺辊都设置在一个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一端入口处设置有喂纱装置,另一端出口处设置有织网装置,纤维条能从所述喂纱装置送入所述保护壳内,依次绕过两个所述刺辊,最后由所述出口处穿出并进入所述织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所述刺辊转动时,靠近所述喂纱装置一侧的所述刺辊的转速比靠近所述出口一侧的所述刺辊的转速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包纱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刺辊的自转方向始终相反,其中一个所述刺辊沿逆时针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武田永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