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晓莹专利>正文

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9127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主要涉及自行车座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上部连接有车座,所述支撑杆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撑杆与第二限位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抵接且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下端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设有减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的为车座提供弹力,确保车座的减震效果,保证骑行的舒适和安全。

Shock absorber for bicycle s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cycle seat damping device, mainly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bicycl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rod, where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acing part, wherein the first limiting portion is connected with a se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limit,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second limit Department of sliding connection, the supporting rod is sheathed with a spring, wherein one end of the spring and the first limiting part and the other end is abutted with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connecting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portion for connecting with the body,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damp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provide elastic force for the saddle, ensure the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saddle, and ensure the comfort and safety of ri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座
,具体是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山地自行车座和公路自行车座为了保持好的线条感,一般都是采用钢弓支撑的方式,质地硬几乎没有弹性,只能依靠坐垫上的填充物来提供微弱的弹性,而填充物在多次反复使用后弹性逐渐减弱,容易给人带来不适感,长期骑行使骑行者臀部产生酸痛感。若在车座下方直接安装弹簧使车座显得肥大,同时由于弹簧直接受到不同方向的力,容易发生偏转和移动,减震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能够有效的为车座提供弹力,确保车座的减震效果,保证骑行的舒适和安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上部连接有车座,所述支撑杆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撑杆与第二限位部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抵接且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下端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设有减震机构。所述第二限位部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第二限位部上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下端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第二限位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同极相对应。所述第二限位部上端设有若干第一导向块,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第一导向块相适应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二限位部内设有线圈,所述第二限位部外设有LED灯,所述LED灯与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内设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磁铁上设有与第二导向块相适应的第二导向槽。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在支撑杆外套设弹簧,并且将弹簧与第二限位部滑动连接保证依靠弹簧为车座提供减震的弹力,并且支撑杆能够保证弹簧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偏移;减震机构配合弹簧的减震作用,保证本技术的减震效果更佳,为骑行者提供舒适的骑行体验。2、通过设置同极相对应的两块磁铁能够保证在受到较大的力时,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同极相排斥的力为本技术进一步提供减震力,配合弹簧的减震作用防止车体将更多的力传递给车座。3、第一导向块和第一导向槽配合能够保证支撑杆与第二限位部稳定配合,保证支撑杆在第二限位部内正常滑动,避免发生偏转,保证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4、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间的磁场的变化能够使线圈中产生电流,保证为LED灯提供电能,在骑行过程中能够对后面的行车等起到警示作用,保证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5、第二导向块和第二导向槽配合保证第二磁铁在第二限位部内的稳定性,防止第二磁铁在第二限位部内翻转,保证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提供较佳的骑行舒适感。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第二限位部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1中A-A向剖视图;附图4是附图1中B-B向剖视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支撑杆;2、第一限位部;3、车座;4、第二限位部;5、弹簧;6、安装部;7、第一磁铁;8、第二磁铁;9、第一导向块;10、第一导向槽;11、线圈;12、LED灯;13、第二导向块;14、第二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为圆柱状。所述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2,所述第一限位部2上部连接有车座3,车座3与第一限位部2间通过紧固螺栓活动连接,保证车座3能够随骑行者的需要对车座3的角度进行调节。所述支撑杆1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4,第二限位部4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支撑杆1与第二限位部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上套设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2抵接且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4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下端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6,安装部6与第二限位部4固定连接,保证支撑杆1能够在第二限位部4内上下滑动,并能够保证车体传递给车座3的力被弹簧5吸收,保证本技术的减震效果。所述第二限位部4内设有减震机构,能够与弹簧5配合为车座3提供更多的减震力。通过在支撑杆1外套设弹簧5,并且将弹簧5与第二限位部4滑动连接保证依靠弹簧5为车座3提供减震的弹力,并且支撑杆1能够保证弹簧5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偏移;减震机构配合弹簧5的减震作用,保证本技术的减震效果更佳,为骑行者提供舒适的骑行体验。为了进一步保证减震作用,所述第二限位部4为中空圆柱状,且上端设有与支撑杆1相适应的开口,所述第二限位部4上端设有第一磁铁7,所述第一磁铁7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下端设有第二磁铁8,所述第二磁铁8与第二限位部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同极相对应,通过设置同极相对应的两块磁铁能够保证在受到较大的力时,通过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同极相排斥的力为本技术进一步提供减震力,配合弹簧5的减震作用防止车体将更多的力传递给车座3。为了保证支撑杆1在第二限位部4内正常滑动,所述第二限位部4上端设有若干第一导向块9,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与第一导向块9相适应的第一导向槽10,第一导向块9和第一导向槽10配合能够保证支撑杆1与第二限位部4稳定配合,避免发生偏转,保证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保证骑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第二限位部4内设有线圈11,线圈11绕在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外部,将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包覆,所述第二限位部4外设有LED灯12,所述LED灯12与线圈11电连接,通过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间的磁场的变化能够使线圈11中产生电流,保证为LED灯12提供电能,在骑行过程中能够对后面的行车等起到警示作用。为了保证减震效果同时提供较佳的骑行舒适感,所述第二限位部4内设有第二导向块13,所述第二磁铁8上设有与第二导向块13相适应的第二导向槽14,第二导向块13和第二导向槽14配合保证第二磁铁8在第二限位部4内的稳定性,防止第二磁铁8在第二限位部4内翻转,保证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实施例:本技术所述是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为圆柱状。所述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2,所述第一限位部2上部连接有车座3,车座3与第一限位部2间通过紧固螺栓活动连接,保证车座3能够随骑行者的需要对车座3的角度进行调节。所述支撑杆1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4,第二限位部4为空心圆柱体,所述支撑杆1与第二限位部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上套设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2抵接且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4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下端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6,安装部6与第二限位部4固定连接,保证支撑杆1能够在第二限位部4内上下滑动,并能够保证车体传递给车座3的力被弹簧5吸收,保证本技术的减震效果。所述第二限位部4内设有减震机构,能够与弹簧5配合为车座3提供更多的减震力。所述第二限位部4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第二限位部4上端设有第一磁铁7,所述第一磁铁7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下端设有第二磁铁8,所述第二磁铁8与第二限位部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磁铁7和第二磁铁8同极相对应。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2),所述第一限位部(2)上部连接有车座(3),所述支撑杆(1)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4),所述支撑杆(1)与第二限位部(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上套设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2)抵接且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4)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下端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6),所述第二限位部(4)内设有减震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部设有第一限位部(2),所述第一限位部(2)上部连接有车座(3),所述支撑杆(1)下端设有第二限位部(4),所述支撑杆(1)与第二限位部(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上套设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2)抵接且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4)抵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下端设有用于与车体连接的安装部(6),所述第二限位部(4)内设有减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座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为中空圆柱状,所述第二限位部(4)上端设有第一磁铁(7),所述第一磁铁(7)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4)下端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莹
申请(专利权)人:张晓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