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9473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浓密池,包括浓密池池体、排浆管、缓冲槽和导流筒;排浆管用于将浆料排入缓冲槽内;缓冲槽为底部封闭的筒状结构;排浆管出浆口设置于缓冲槽内,且排浆管的出浆口低于缓冲槽的筒壁上缘,缓冲槽设置于导流筒内,导流筒底部开口向下设于浓密池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浓密池结构简单,可提高浆料沉淀浓度,增加沉淀产量和沉淀效率,节约用水,提高生产效率。

A thickening tan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nse pool, including dense pool, slurry discharge pipe, a buffering groove and a guide tube; the slurry discharging pipe for the slurry into the buffer tank; the buffer tank is a cylindrical structure with closed bottom; the slurry discharging pipe and slurry outlet arranged in the buffer tank, and the slurry discharge pipe a slurry outlet below the cylinder wall of the buffer trough on the edge of the buffer slot is arranged in the draft tube, the bottom of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diversion opening down thick poo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hickening pond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improve the sedimentation concentration of the slurry, increase the precipitation yield and the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save water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浓密池
本技术属于浆料浓缩
,具体的涉及一种浓密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高岭土精矿溶液沉淀的浓密池一般是排浆管将浆料直接排入浓密池内,浆料在浓密池内进行沉淀,当需要再次排入新的浆料时,新排入的浆料直接冲入浓密池内,引起池内已经沉淀的浆料再次翻滚,新的浆料和已经沉淀的浆料混合,导致浆料需要再次重新沉淀,加长了沉淀时间,而且沉淀效果不好。在现有经济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对于生产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浓密池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对高岭土精矿溶液沉淀效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浆料沉淀浓度,增加沉淀产量和沉淀效率,节约用水,提高生产效率的浓密池。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浓密池,其特征是:包括浓密池池体、排浆管、缓冲槽和导流筒;所述的排浆管用于将浆料排入缓冲槽内;所述的缓冲槽为底部封闭的筒状结构;排浆管出浆口设置于缓冲槽内,且排浆管的出浆口低于缓冲槽的筒壁上缘,缓冲槽设置于导流筒内,导流筒底部开口向下设于浓密池内。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筒筒壁上缘高于缓冲槽筒壁上缘。进一步地,所述的浓密池还包括溢流槽和溢流排水管;所述的溢流槽设置于浓密池池体顶部边缘上,溢流排水管设置于溢流槽底部。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槽外侧端面高于或等于内侧端面。进一步地,所述的浓密池还包括药剂管,所述药剂管用于投放絮凝剂,药剂管至少为两个,均匀地悬挂设置于导流筒外。进一步地,所述药剂管的管口设置于导流筒筒壁下缘与浓密池池底之间。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设置的缓冲槽能够有效减缓排浆管直接排入浓密池浆料的速度,避免新旧浆料再次混合翻滚,需要再次沉淀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沉淀的效率,缩短生产时间;设置的导流筒进一步地对溢出缓冲槽的浆料进行导流,起到引向作用,避免新排入的浆料与浓密池内上部的清液混合,而且浆料在导流筒引向下沉的过程中不同浓度的液体开始分离沉淀。进一步缩短了沉淀的时间,提高了沉淀效率;(2)导流筒上壁高于缓冲槽顶部边缘,防止新排入的浆料溅出导流筒外而与浓密池内上部的清液混合;(3)溢流槽和溢流排水管的设置能够将浓密池内上部的清液溢流排出,回收再次利用,达到节约用水,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4)当溢流槽外侧端面等于内侧端面时,就能够满足清液溢流的目的。而当溢流槽外侧端面高于内侧端面时,能够进一步防止浆料突然大流量排入浓密池内而引起浓密池液面快速上升,和溢溅过程中的溢流槽满溢而导致的清液排出浓密池;(5)通过设置药剂管用于投放絮凝剂,可以加快浆料絮凝过程,提高絮凝效率;(6)当药剂管的管口设置于导流筒筒壁下缘与浓密池池底之间,可以达到更好的絮凝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浓密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浓密池包括浓密池池体1、排浆管2、缓冲槽3、导流筒4、溢流槽5、溢流排水管6、药剂管7。缓冲槽3为底部封闭的筒状结构,导流筒4为底部开口向下的筒状结构,排浆管2出浆口设置于缓冲槽3内,且排浆管2的出浆口低于缓冲槽3的筒壁上缘,缓冲槽3设于导流筒4内,导流筒4设置于浓密池内,缓冲槽3和导流筒4悬挂在横梁8上,横梁8架设于浓密池池体1上。导流筒4筒壁上缘高于缓冲槽3筒壁上缘,且导流筒4的筒壁长度为一至三米。溢流槽5为凹型结构,溢流槽5的外侧端面51高于或等于溢流槽5的内侧端面52,溢流排水管6设置于溢流槽5底部。药剂管7用于投放絮凝剂,药剂管7至少设置两根,均匀地悬挂在横梁8上。且浓密池底部还设有排浆口9。可选择地,缓冲槽3还可以通过多根连接柱(图未示)与导流筒4连接,导流筒4也通过多根连接柱与浓密池池体1连接,并且药剂管7均匀悬挂设置在连接柱上。应当理解为,浓密池池体1、缓冲槽3和导流筒4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他任意合适的连接方式,只要使得三者之间具有足够合适的连接强度以满足浆料浓缩工序的要求即可,本技术对此不做限定。排浆管2将浆料排入缓冲槽3,浆料充满缓冲槽3后溢出,顺着导流筒4的筒壁向下流入浓密池内,浆料在导流筒4内下沉,渐渐开始分离、沉淀,浆料在沉淀过程中与药剂管7投放的絮凝剂结合,进一步沉淀,最后浆料沉淀到浓密池底部,清液上浮至浓密池上部。浓密池上部清液通过溢流槽5溢出,从溢流排水管6排走回收。浓密池的液面与溢流槽5内侧端面52保持水平。采用本技术的浓密池进行高岭土浆料的沉淀,缓冲槽3对新的浆料具有缓冲作用,能够避免新的浆料和已经沉淀的浆料混合翻滚而需要再次沉淀,可以有效地提高沉淀效率,缩短生产时间;导流筒4对溢出缓冲槽3的浆料进行导流,且导流筒4筒壁上缘高于缓冲槽3筒壁上缘,除了能够导流,加快沉降速度,进一步缩短了沉淀的时间,提高了沉淀效率,也能够防止导流筒4内的浆料和导流筒4外的清液混合。浆料从导流筒4沉降后,刚好与药剂管7投放的絮凝剂结合,进一步加快沉淀速度,浓密池整体结构简单,沉淀效果明显,生产效率高。上述说明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且不应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通过本技术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或现有技术、知识所进行的改动也应视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浓密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密池,其特征是:包括浓密池池体、排浆管、缓冲槽和导流筒;所述的排浆管用于将浆料排入缓冲槽内;所述的缓冲槽为底部封闭的筒状结构;排浆管出浆口设置于缓冲槽内,且排浆管的出浆口低于缓冲槽的筒壁上缘,缓冲槽设置于导流筒内,导流筒底部开口向下设于浓密池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密池,其特征是:包括浓密池池体、排浆管、缓冲槽和导流筒;所述的排浆管用于将浆料排入缓冲槽内;所述的缓冲槽为底部封闭的筒状结构;排浆管出浆口设置于缓冲槽内,且排浆管的出浆口低于缓冲槽的筒壁上缘,缓冲槽设置于导流筒内,导流筒底部开口向下设于浓密池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池,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筒筒壁上缘高于缓冲槽筒壁上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浓密池,其特征是:还包括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启明邵合图张武艺张宜恒邵刚条张银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欣意盛非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