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905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下底面的让位凹槽、安装在让位凹槽内的前轮、连接让位凹槽内侧壁与前轮的前轮轴,所述让位凹槽分别位于前轮轴端部的两个内侧壁均滑移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前轮轴径向两侧的滑移件,每个所述滑移件与让位凹槽内侧壁之间均连接有通过弹性作用推动相应的滑移件向前轮轴方向滑动以使两个滑移件夹持前轮轴的弹性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拉动前轮,使前轮轴的两个端部从滑移件之间抽出,取出前轮后,针对前轮进行清洁,以实现便于清洁前轮的效果。

Vacuum clea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cuum cleaner, comprises a base arranged on the bas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eat groove, installed in the way in the groove of the front wheel, connecting the abdicating groove medial wall with the front of the front axle, the two inside walls of the groove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the front seat shaft end are provided with two slip slip are located on the front axle radial sides, through the role of the corresponding elastic slip piece forward sliding axle direction to make two slip elastic piece clamping the front axle are connected between each of the sliding piece and the inner wall of abdicating groove,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o pull the front wheel, so that the two end portion of the front axle the extraction from the slip between the front wheel out after cleaning in fro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the front wheels for easy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负压吸尘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吸尘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包括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两个后轮13、安装在后轮13前方的一个前轮3,前轮3一般是安装在底座1的下底面上,在底座1的下底面开设有让位凹槽2,前轮3通过其前轮轴31安装在让位凹槽2的内侧壁上,当使用吸尘器清洁地面时,拉动吸尘器的底座1,底座1通过一个前轮3和两个后轮13不断的向前移动。吸尘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前轮3、后轮13在地上滚动,因而前轮3和后轮13上均会粘附灰尘,需要清洁,其中两个后轮13位于底座1的两侧,便于清洁,但是,前轮3位于底座1的下方且较小,前轮3凸出底座1下表面仅半个轮子的部分,因此对前轮3的清洁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前轮进行清洁的吸尘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尘器,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下底面的让位凹槽、安装在让位凹槽内的前轮、连接让位凹槽内侧壁与前轮的前轮轴,所述让位凹槽分别位于前轮轴端部的两个内侧壁均滑移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前轮轴径向两侧的滑移件,每个所述滑移件与让位凹槽内侧壁之间均连接有通过弹性作用推动相应的滑移件向前轮轴方向滑动以使两个滑移件夹持前轮轴的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轮需要清洁时,首先拉动前轮,从而使前轮轴的两个端部从滑移件之间抽出,取出前轮后,针对前轮进行清洁,以实现便于清洁前轮的效果,当前轮清洁完成后,然后推动两个相对的滑移件,弹性件被压缩,直至两个相对的滑移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前轮轴的直径,将前轮轴投入两个滑移件之间的间隙内合适的位置,在弹性件挤压的作用下,前轮轴的两端分别被滑移件夹持,完成前轮的安装,这种结构能够便于前轮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将前轮快速取出后,便于对前轮进清洁。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前轮轴同一端部的两个滑移件朝向前轮轴的侧壁均设置有可同时卡合前轮轴的弧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弧形凹槽共同夹持前轮轴,以防止前轮轴从两个滑移件之间间隙中滑落。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滑移件朝向前轮轴的侧壁、背离让位凹槽底壁的侧壁相交的棱角处均设置有便于安装前轮轴的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使用人员拉动滑移件,只需将前轮轴放置在导向面上,然后用力推动前轮,前轮轴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将两个滑移件向弹性件方向挤压,从而使弹性件逐渐被压缩,当两个滑移件之间的间隙等于前轮轴的直径时,前轮轴滑入两个滑移件之间的间隙内,继续推动前轮,直至前轮轴滑入弧形凹槽内,完成前轮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让位凹槽底壁且位于前轮轴两端处沿垂直于前轮轴轴向分别设置有滑移导轨,位于前轮轴同一端部的两个滑移件均设置有与滑移导轨滑移连接的滑移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滑移件上的滑移凸块在一个滑移导轨上滑动,能够便于两个弧形凹槽的对接,以便于卡合前轮轴。进一步地,所述前轮轴的两个端壁均与相对应的让位凹槽内侧壁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防止前轮轴在让位凹槽内沿其轴向晃动,以增加前轮滚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前轮轴的两个端壁均滚动嵌置有与让位凹槽内侧壁相抵的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前轮轴的两个端壁在让位凹槽内侧壁上滑动时,滚珠在让位凹槽内侧壁上滚动,从而减小前轮轴端部的阻力,便于前轮轴的滑动。进一步地,所述让位凹槽沿前轮轴轴向的两个内侧壁且位于前轮轴两端处垂直设置有用于同时与两个滑移件相抵的定位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片能够保证被弹性件推动的滑移件每次滑移的具体位置,从而前轮轴每次夹持的位置是确定的,以防止前轮轴倾斜,提高前轮滚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橡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块能够将滑移件与让位凹槽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填充,以防止灰尘对滑移导轨进行锈蚀。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内设置有易于橡胶块变形的压强空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强空腔内具有一定的压强,从而保证橡胶块的弹力,另一方面,能够使橡胶块更加易于变形。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方向垂直于前轮轴轴向的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橡胶块,橡胶块比较容易腐蚀和老化,弹性件能够长期具有较好的弹力,避免经常更换弹性件。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让位凹槽内相对滑动的滑移件的设置,以及推动滑移件相对滑动的弹性件的设置,能够使滑移件对前轮轴进行夹持,以方便前轮的拆卸与安装,前轮拆卸后,以实现便于清洁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前轮与底座之间的结构关系;图4为实施例一中底座的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滑移导轨和滑移土块之间的结构关系;图5为实施例一中烟前轮轴的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滚珠与让位凹槽之间的结构关系;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弹簧与滑移件的结构关系。图中:1、底座;11、转动凹槽;12、转动凸块;13、后轮;2、让位凹槽;21、定位片;22、滑移导轨;3、前轮;31、前轮轴;311、滚珠;4、夹持组件;41、滑移件;42、弧形凹槽;43、滑移凸块;44、导向面;5、橡胶块;51、压强空腔;6、弹簧;7、集尘盒;71、吸尘长管;8、吸风筒;81、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一种吸尘器,如图2、图3所示,其包括底座1、分别设置在底座1两侧的两个后轮13、设置在底座1前进方向且位于底座1下底面的前轮3,底座1位于前轮3处设置有让位凹槽2,让位凹槽2为矩形结构,前轮3安装在让位凹槽2内,前轮3具有一个转动连接的前轮轴31,前轮3通过前轮轴31安装在让位凹槽2内侧壁上,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集尘盒7、与集尘盒7连通的吸风筒8,集尘盒7连通有吸尘长管71,吸风筒8上设置有出风口81。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有圆形的转动凹槽11,转动凹槽11内转动设置有转动凸块12,转动凸块12的下底面与底座1的下底面齐平,上述让位凹槽2设置在转动凸块12的下底面上,从而能够使前轮3达到万向轮的效果。参照图4,让位凹槽2分别位于前轮轴31端部的两个内侧壁均滑移设置有夹持组件4,两组夹持组件4的结构相同,变了便于描述,这里仅描述其中一组,夹持组件4包括两个滑移件41,两个滑移件41分别位于前轮轴31径向的两侧。让位凹槽2底壁上且位于前轮轴31两端处分别设置有滑移导轨22,滑移导轨22的方向沿垂直于前轮轴31轴向设置,滑移导轨22可以为燕尾槽结构,也可以为“T”型槽结构,每组夹持组件4的两个滑移件41均设置有与滑移导轨22相适配的滑移凸块43,每组夹持组件4的两个滑移件41同时在一个滑移导轨22上滑移。每组夹持组件4的两个滑移件41朝向前轮轴31的侧壁均设置有弧形凹槽42,弧形凹槽42为半圆状结构,且弧形凹槽42的半径与前轮轴31的半径一致,当同组的两个滑移件41滑移在一起时,形成一个与前轮轴31径向截面一致的圆形结构,两个弧形凹槽42能够同时卡合前轮轴31。每个滑移件41与让位凹槽2内侧壁之间均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下底面的让位凹槽(2)、安装在让位凹槽(2)内的前轮(3)、连接让位凹槽(2)内侧壁与前轮(3)的前轮轴(31),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凹槽(2)分别位于前轮轴(31)端部的两个内侧壁均滑移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前轮轴(31)径向两侧的滑移件(41),每个所述滑移件(41)与让位凹槽(2)内侧壁之间均连接有通过弹性作用推动相应的滑移件(41)向前轮轴(31)方向滑动以使两个滑移件(41)夹持前轮轴(31)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下底面的让位凹槽(2)、安装在让位凹槽(2)内的前轮(3)、连接让位凹槽(2)内侧壁与前轮(3)的前轮轴(31),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凹槽(2)分别位于前轮轴(31)端部的两个内侧壁均滑移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前轮轴(31)径向两侧的滑移件(41),每个所述滑移件(41)与让位凹槽(2)内侧壁之间均连接有通过弹性作用推动相应的滑移件(41)向前轮轴(31)方向滑动以使两个滑移件(41)夹持前轮轴(31)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前轮轴(31)同一端部的两个滑移件(41)朝向前轮轴(31)的侧壁均设置有可同时卡合前轮轴(31)的弧形凹槽(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滑移件(41)朝向前轮轴(31)的侧壁、背离让位凹槽(2)底壁的侧壁相交的棱角处均设置有便于安装前轮轴(31)的导向面(4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凹槽(2)底壁且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尚垒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