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82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6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顶管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其技术要点是:按重量配比为煤矸石35~50份、石灰石20~30份、木质素磺酸钙9~21份、硼砂13~21份、碳酸钙30~45份、硫酸钙19~32份、环氧树脂2~6份、氟碳乳液5~10份、目石英砂4~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2~0.8份、磷酸三丁酯1~5份,聚乙烯醇1~2份、聚硅酮2.4~3.2份,达到永久性的防水、防潮、耐化学腐蚀的目的。解决了现有基于普通混凝土制作的顶管,在酸性土壤中存在裂纹和被腐蚀的问题。

Acid proof concrete for making pipe jack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pipe jacking, acid concrete pipe jacking is disclose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weight ratio of coal gangue for 35 ~ 50, 20 ~ 30 limestone and calcium lignosulfonate from 9 to 21, borax 13 - 21, 30 - 45, calcium carbonate sulfate CA 19 - 32, 2 to 6 portions of epoxy resin, fluorocarbon emulsion 5 - 10, 4 ~ 8 mesh quartz sand,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0.2 ~ 0.8, 1 ~ 5 three phosphoric acid ester, polyvinyl alcohol 1 ~ 2, 2.4 ~ 3.2 silicone, to achieve a permanent waterproof, moisture resistance, chemical corrosion. The problems of cracks and corrosion in the acid soil are solved by the existing pipe jacking made of ordinary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顶管制造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
技术介绍
现有管道铺设中,多采用顶管施工,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现有,混凝土是一种多孔物质,毛细孔和微裂纹是引起渗漏的根本原因。如果将毛细孔通道和微裂纹堵塞,就能够起到防水、抗渗的作用,而现有用于制作顶管的混凝土多为普通混凝土,在一般区域施工后不会被酸性土壤腐蚀,但是我国东南丘陵地区的酸性红壤较多,使用普通混凝土制作顶管存在被腐蚀,影响顶管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防水、抗渗,改变现有普通混凝土的不足,解决东南丘陵地区土壤酸性,顶管存在裂纹和被腐蚀问题的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基于普通混凝土制作的顶管,在酸性土壤中存在裂纹和被腐蚀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35~50份、石灰石20~30份、木质素磺酸钙9~21份、硼砂13~21份、碳酸钙30~45份、硫酸钙19~32份。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0~45份、石灰石22~28份、木质素磺酸钙12~19份、硼砂15~19份、碳酸钙34~42份、硫酸钙21~29份。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2~44份、石灰石24~26份、木质素磺酸钙15~17份、硼砂16~18份、碳酸钙38~40份、硫酸钙23~26份。进一步的,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3份、石灰石25份、木质素磺酸钙16份、硼砂17份、碳酸钙39份、硫酸钙25份。可选的,混凝土还包括按以下重量配比的添加物,环氧树脂2~6份、氟碳乳液5~10份、目石英砂4~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2~0.8份、磷酸三丁酯1~5份,聚乙烯醇1~2份、聚硅酮2.4~3.2份。可选的,混凝土还包括按以下重量配比的添加物,环氧树脂3~5份、氟碳乳液6~8份、目石英砂5~7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4~0.6份、磷酸三丁酯2~4份,聚乙烯醇1.4~1.6份、聚硅酮2.6~2.9份。可选的,混凝土还包括按以下重量配比的添加物,环氧树脂4份、氟碳乳液7份、目石英砂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份、磷酸三丁酯3份,聚乙烯醇1.5份、聚硅酮2.8份。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煤矸石、石灰石可以提高制得的混凝土刚性,木质素磺酸钙、碳酸钙、硫酸钙以其特有的活性化学物质,利用混凝土本身固有的化学性及多孔性,以水为载体,借助水的渗透作用与混凝土内的化学物质生成反应,顺着或逆着水压方向产生作用,在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传输、充盈、催化混凝土内未完全水化的成份再次发生化学作用,形成不溶性的枝蔓状结晶并与混凝土结合为整体,使任何方向来的水及其他液体被堵塞。当结构没有水分时,活性成份会保持静止状态,但当与水分再次接触时,上述的化学作用及封闭过程便会重复发生,而且会更深入到混凝土内,从而达到永久性的防水、防潮、耐化学腐蚀的目的。同时再通过,环氧树脂、氟碳乳液、目石英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磷酸三丁酯,聚乙烯醇、聚硅酮,基于混凝土吸收氟碳乳液中的水而发生硬化,目石英砂和环氧树脂与混凝土硬化体相结合,填充与混凝土的空隙中,使混凝土具有更高耐水性和韧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磷酸三丁酯、氟碳乳液使之更具抗酸碱盐特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以下之一:1.通过煤矸石、石灰石可以提高制得的混凝土刚性,木质素磺酸钙、碳酸钙、硫酸钙以其特有的活性化学物质,利用混凝土本身固有的化学性及多孔性,以水为载体,借助水的渗透作用与混凝土内的化学物质生成反应,顺着或逆着水压方向产生作用,在混凝土微孔及毛细管中传输、充盈、催化混凝土内未完全水化的成份再次发生化学作用,形成不溶性的枝蔓状结晶并与混凝土结合为整体,使任何方向来的水及其他液体被堵塞。当结构没有水分时,活性成份会保持静止状态,但当与水分再次接触时,上述的化学作用及封闭过程便会重复发生,而且会更深入到混凝土内,从而达到永久性的防水、防潮、耐化学腐蚀的目的。2.通过,环氧树脂、氟碳乳液、目石英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磷酸三丁酯,聚乙烯醇、聚硅酮,基于混凝土吸收氟碳乳液中的水而发生硬化,目石英砂和环氧树脂与混凝土硬化体相结合,填充与混凝土的空隙中,使混凝土具有更高耐水性和韧性。3.通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磷酸三丁酯、氟碳乳液使之更具抗酸碱盐特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选用普通混凝土制成的顶管,将顶管破坏,取500g顶管块,投入模拟酸性土壤试液中,酸性土壤试液PH为5~6,采用东南丘陵红土浸提制得,浸泡1个月,再称量,统计重量数据,标记为A。实施例2选用以下配比制得的顶管,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3份、石灰石25份、木质素磺酸钙16份、硼砂17份、硫酸钙39份、碳酸钙25份。将顶管破坏,取500g顶管块,投入模拟酸性土壤试液中,酸性土壤试液PH为5~6,采用东南丘陵红土浸提制得,浸泡1个月,再称量,统计重量数据,标记为B。实施例3选用以下配比制得的顶管,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35份、石灰石20份、木质素磺酸钙9份、硼砂13份、硫酸钙30份、碳酸钙19份。将顶管破坏,取500g顶管块,投入模拟酸性土壤试液中,酸性土壤试液PH为5~6,采用东南丘陵红土浸提制得,浸泡1个月,再称量,统计重量数据,标记为C。实施例4选用以下配比制得的顶管,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35份、石灰石20份、木质素磺酸钙9份、硼砂13份、硫酸钙30份、碳酸钙19份。将顶管破坏,取500g顶管块,投入模拟酸性土壤试液中,酸性土壤试液PH为5~6,采用东南丘陵红土浸提制得,浸泡1个月,再称量,统计重量数据,标记为D。实施例5选用以下配比制得的顶管,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3份、石灰石25份、木质素磺酸钙16份、硼砂17份、硫酸钙39份、碳酸钙25份。环氧树脂4份、氟碳乳液7份、目石英砂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5份、磷酸三丁酯3份,聚乙烯醇1.5份、聚硅酮2.8份。将顶管破坏,取500g顶管块,投入模拟酸性土壤试液中,酸性土壤试液PH为5~6,采用东南丘陵红土浸提制得,浸泡1个月,再称量,统计重量数据,标记为E。实施例6对比标记A~E的数据,制得下表:通过对比5组实验数据可得,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凝土制得的顶管,在东南丘陵酸性土壤中浸泡1个月,被酸性土壤腐蚀的重量远小于普通混凝土,解决了普通混凝土制作的顶管,在酸性土壤中存在裂纹和被腐蚀的问题,同时对比本专利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35~50份、石灰石20~30份、木质素磺酸钙9~21份、硼砂13~21份、碳酸钙30~45份、硫酸钙19~3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35~50份、石灰石20~30份、木质素磺酸钙9~21份、硼砂13~21份、碳酸钙30~45份、硫酸钙19~3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0~45份、石灰石22~28份、木质素磺酸钙12~19份、硼砂15~19份、碳酸钙34~42份、硫酸钙21~2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2~44份、石灰石24~26份、木质素磺酸钙15~17份、硼砂16~18份、碳酸钙38~40份、硫酸钙23~26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顶管的抗酸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按以下重量配比组成,煤矸石43份、石灰石25份、木质素磺酸钙16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晓予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德容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