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823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1:49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它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包括地基、围墙、门和窗户,还包括太阳能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所述太阳能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地面集热器、太阳能外墙集热器和太阳能屋顶集热器,还包括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装置、太阳能供暖装置、太阳能通风装置和太阳能热气流热水装置。该系统具有高效利用太阳能的特点,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气流加热生活热水、通风纳凉、发电和供暖的功能,该系统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建筑物一体化设计,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安全可靠、稳定性好、全年综合高效利用太阳能的特点,可以解决北方地区单体建筑的生活热水供应、冬季供暖、夏季发电和通风纳凉的问题。

Solar and building integrated hot air power generation ventilation and heating system

The integration of solar energy and building chimney power plant ventilation and heat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ain housing, the housing body including foundation, walls, doors and windows, including the solar chimney power plant, ventilation and heating system, the solar chimney power plant, ventilation and heating system comprises a solar heat collector, solar wall ground the heat collector and solar roof collector, including solar chimney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solar heating device, solar ventilation device and solar chimney water heater. This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fficient use of solar energy, heating hot water can flow, ventilation cooling, power generation and heating using solar heat function, the system will be integrated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 and building solar air collector,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afety and reliability, good stability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solar energy, can solve the single body building in north area of hot water supply and heating in winter and summer and the problem of ventilating and cooling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和太阳能暖通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与建筑储热供暖相结合的系统。
技术介绍
从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看,现有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与建筑的结合仅限于太阳能集热器或太阳能烟囱安装在屋顶上或高层建筑外墙上,而没有与建筑在功能上进行有效结合。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有: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基于西部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及应用研究”提出了三种山体复合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2010年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立式集热板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与城市高层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这些文献主要基于太阳能热气流系统与山体或高层建筑的结合,没有能够与农村单层独体房屋结合,因此不能将热气流发电与建筑供暖相结合。检索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的专利文献,有1项成为与本专利技术最为接近的技术,其专利名称是“建筑屋顶式太阳能热气流和风力联合发电系统”的技术专利技术,其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29443.5。该技术提出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的人字形屋顶上,在屋脊平面位置上安装热气流烟囱及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它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包括地基、围墙(35)、门(15)和窗户(10),还包括太阳能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在朝阳的围墙(35)上安装有窗户(10),在围墙(35)上需要人通行的地方设有门(15),在所有围墙(35)外均铺设有第一保温层(36),在朝阳的围墙(35)的第一保温层(36)外设有太阳能光热转换层(39),在太阳能光热转换层(49)外安装有透光层(51),透光层(51)与第一保温层(36)周边用密封材料密封,朝阳围墙的第一保温层(36)、光热转换层(49)和透光层(51)组成太阳能外墙集热器;在房屋围墙(35)顶部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它包括房屋主体,所述房屋主体包括地基、围墙(35)、门(15)和窗户(10),还包括太阳能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在朝阳的围墙(35)上安装有窗户(10),在围墙(35)上需要人通行的地方设有门(15),在所有围墙(35)外均铺设有第一保温层(36),在朝阳的围墙(35)的第一保温层(36)外设有太阳能光热转换层(39),在太阳能光热转换层(49)外安装有透光层(51),透光层(51)与第一保温层(36)周边用密封材料密封,朝阳围墙的第一保温层(36)、光热转换层(49)和透光层(51)组成太阳能外墙集热器;在房屋围墙(35)顶部设有屋顶支架(32),在屋顶支架(32)上固定有第二保温层(52),在第二保温层(52)上边是光热转换层(19),光热转换层(19)由支架(53)支撑,与第二保温层(52)保持一定间距,在光热转换层(19)上边是透光层(20),透光层(20)与光热转换层(19)之间也有一定间距,第二保温层(52)与透光层(20)周边用封边密封,在第二保温层(52)与透光层(20)之间、光热转换层(19)上下形成屋顶通风道(54),屋顶支架(32)、第二保温层(52)、光热转换层(19)、透光层(20)、屋顶通风道(54)组成太阳能屋顶集热器;所述太阳能外墙集热器和太阳能屋顶集热器通过通风口相联通;太阳能屋顶集热器后端设有太阳能热气流汇流槽(21),在汇流槽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烟囱(24),太阳能烟囱(24)底部与汇流槽(21)顶端通过喇叭状聚风管(26)联接在一起,在喇叭状聚风管(26)顶部安装有风力涡轮机(25),风力涡轮机(25)通过联接轴(28)与固定在墙体上的发电机(31)相联接,汇流槽(21)、太阳能烟囱(24)、聚风管(26)、风力涡轮机(25)和发电机(31)组成太阳能热气流发电装置;在背阳的围墙(35)为夹层围墙,围墙(35)内侧设有进风风道(38),进风风道(38)顶端与太阳能屋顶通风道(54)联通,进风风道(38)下端与地下储热体(11)联通,在联接处设有通风口(39),进风风道(38)中间设有与室内相联通的通风口(37),在通风口(37)上设有第一阀门或塞子(57),在进风风道(38)上档风板(63)和下档风板(64)联接处安装有风机(33),风机(33)下面设有第二阀门(56),在朝阳的围墙(35)下部设有通风口(43),通风口(43)处设第三阀门或塞子(59),通风口(43)联通地下储热体与太阳能外墙集热器,在朝阳的围墙(35)上开设有与室内相联通的下通气孔(16)与上通气孔(17),屋内地面水泥层(41)以下与围墙(35)中间是地下储热体(11),地下储热体(11)内是固定形状的储热材料,在定形储热材料下面是地面保温层(40),地面保温层(40)下面是房屋地基,地下储热体(11)通过通风口(39)和通风口(43)直接与进风风道(38)和太阳能墙体集热热器相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热气流发电通风与供热系统,其特征是:在太阳能屋顶集热器内部设有太阳能热气流热水器,太阳能热气流热水器安装在太阳能屋顶集热器中间顶部位置,所述太阳能热气流热水器设有U型盘管(1),在U型盘管(1)上套有导热翅片(2),导热翅片(2)呈竖向平行排列,在斜坡式太阳能屋顶、建筑内吊顶与围墙(35)组成的三角形空间内安装有水箱(7),在水箱(7)内设有换热器(6),U型盘管(1)两端分别与换热器(6)通过循环管路(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振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