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源插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817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电源插座结构,所述的新型电源插座由多个插座单元和一个插头单元构成,所述的插座单元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且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公母配合,所述的单元连接插孔设有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座单元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所述的单电源插孔和双电源插孔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头单元设有与插座单元连接的单元连接插孔,且单元连接插孔也设有电源线连接处,并通过导线连接插头。将插座外形设计为“可变”,当插孔由于其他插头和变压器体积过大而被“占用”时,可通过旋转各模块来配合插头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占用问题,大大提高了插座的利用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ovel power socket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power socket structure, power supply socke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ocket unit and a plug socket unit, both ends of the unit are provided with the unit connection jack,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un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jack of male and female with a single element connected with power line jack the connection unit, one side of the so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ingle power jack, the other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double power jack, power jack of the single and double power socket connection power line connected by wires; the plug unit is connected with a socket unit connection jack, and Jack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unit connected to power line connection, and connect the plug through wires. The socket is designed as \variable\, when jack plugs and other due to volume is too large to be \occupied\, by rotating the plug with each module to use,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occupation, greatl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为日常使用的电器配件,目前使用中一些问题,例如,很多电器的充电器,插头和变压器结合,体积较大,会遮挡插孔,影响其它插头的使用,从而不能充分利用插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外形可变,能够充分利用插座上所有插孔的新型电源插座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电源插座结构,所述的新型电源插座由多个插座单元和一个插头单元构成,所述的插座单元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且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公母配合,所述的单元连接插孔设有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座单元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所述的单电源插孔和双电源插孔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头单元设有与插座单元连接的单元连接插孔,且单元连接插孔也设有电源线连接处,并通过导线连接插头。所述的插头单元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且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公母配合,且插头单元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所述的插座单元和插头单元的单元连接插孔中间为贯通的孔。所述的插座单元和插头单元外设有用于固定的固定框。所述的单电源插孔不连接导线,所述的双电源插孔在两端的电源线连接处设有公母配合的插接件。所述的电源线连接处为连接所在单元双电源插孔和单电源插孔的导电插孔,相邻单元的电源线连接处通过插接的连接导线连接,所述的连接导线置于单元连接插孔中间的贯通孔内。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插座外形设计为“可变”,当插孔由于其他插头和变压器体积过大而被“占用”时,可通过旋转各模块来配合插头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占用问题,大大提高了插座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2为单个插座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4为两个插座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个插座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A、插座单元;B、插头单元;C、固定框;D、插头;1、双电源插孔;2、单电源插孔;3、单元连接插孔;4、电源线连接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参见图5可知,新型电源插座由多个插座单元A和一个插头单元B构成,插座单元A和插头单元B相互插接构成一个长条形的插排,由于插座单元A和插头单元B是分体式的,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任旋转组合,调节出适合使用的插排结构组合,为确保插排的连接可靠性,还可以在连接好的插座单元A和插头单元B外套上固定框C,确保插座工作稳定性,避免漏电事故。下面就插座单元A和插头单元B的结构详细说明。参见图1-4可知,插座单元A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3,且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3公母配合,这可以任意增加插座单元A的数量,插座单元A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2,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1,通过单双配合,可以适用于与三向和两向插头,在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3设有电源线连接处4,即与相邻单元电连接的部件,插座单元A内部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连接处4与双电源插孔1和单电源插孔2。参见图1-4可知,插头单元B设有与插座单元A连接的单元连接插孔3,其单元连接插孔3也设有电源线连接处4,并通过导线连接插头D。插头单元B通常设置在新型电源插座的一端。为方便与插座单元A连接,插头单元B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3,且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公母配合,且插头单元B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2,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2。此外,插座单元A和插头单元B的单元连接插孔3中间为贯通的孔,其可以用于放置导线,也有利于插座散热。关于电源线连接处4有两种实施例:1、单电源插孔2不连接导线,电源线连接处4仅设有与双电源插孔1连接的公母配合的插接件,分别为零线和火线连接线,且插座单元A和插头单元B两端各设有两组插接件,方便插座单元A和插头单元B任意旋转连接,2、电源线连接处4为连接所在单元双电源插孔1和单电源插孔2的导电插孔,相邻单元的电源线连接处4通过插接的连接导线连接,连接导线置于单元连接插孔3中间的贯通孔内。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电源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电源插座由多个插座单元和一个插头单元构成,所述的插座单元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且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公母配合,所述的单元连接插孔设有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座单元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所述的单电源插孔和双电源插孔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头单元设有与插座单元连接的单元连接插孔,且单元连接插孔也设有电源线连接处,并通过导线连接插头。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电源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电源插座由多个插座单元
和一个插头单元构成,所述的插座单元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且两端的
单元连接插孔公母配合,所述的单元连接插孔设有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座
单元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所述的单电源插孔和双电
源插孔通过导线连接电源线连接处;所述的插头单元设有与插座单元连接的单
元连接插孔,且单元连接插孔也设有电源线连接处,并通过导线连接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源插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单
元两端均设有的单元连接插孔,且两端的单元连接插孔公母配合,且插头单元
一侧设有单电源插孔,另一侧设有双电源插孔。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