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810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1:06
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是为连接预应力楼板的预应力筋的连接而设计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是由扭板、把手、把手孔与穿钢丝孔组成的;把手安装在扭板的上方;把手孔与穿钢丝孔在扭板上开孔,手孔在扭板的上方,穿钢丝孔在扭板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地将两块预应力楼板的钢筋扭结,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是为扭结高强钢丝而设计的,属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用的钢筋都是高强钢丝,采用先张法进行预制;预应力楼板安装时,相邻对接的预制板都用混凝土连接,如果将预留的高强钢丝扭结,则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将大大增加,但由于高强钢丝硬度太大,不容易扭结,实际工程中的高强钢丝并未搭接,正常使用时,都没有什么危害,但一旦出现强烈地震,则经扭结的高强钢丝的预制楼板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将会大大提高,因此设计一种方便扭结高强钢丝的专用工具非常重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方案的具体做法是:如图1、图2所示的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是由扭板1、把手2、把手孔3与穿钢丝孔4组成的;把手2安装在扭板I的上方;把手孔3与穿钢丝孔4在扭板I上开孔,手孔3在扭板I的上方,穿钢丝孔4在扭板I的下方。扭板I是板状部件,优先推荐采用高300-500毫米,宽150-200毫米,厚6-10毫米的钢板制作;扭板I顶部深入到把手2中,并与把手2固结;扭板I上部开把手孔3的孔,底部开两个穿钢丝孔4。把手2固结在扭板I的顶部,优先推荐采用高30-50毫米,长150-200毫米,厚30-50毫米的木柄制作;把手2的下方有槽,槽沿着把手2的长度方向通常设置,槽宽6-10毫米,槽深10-15毫米;把手2的长度方向与扭板I的宽度方向一致。把手孔3是在扭板I距顶部10-15毫米的部位开设的共操作人员手握的孔;优先推荐把手孔3的长度100毫米,宽度40-50毫米;把手孔3的上方与把手2的下方平齐。穿钢丝孔4是工作时将高强钢丝穿入后进行扭结的孔,优先推荐孔径6-10毫米,孔中心距20-30毫米,沿扭板I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布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地将两块预应力楼板的钢筋扭结,增加建筑物的抗震性會K。【附图说明】图1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示意图; 图2 1-1剖面图; 图中:1_扭板;2-把手;3-把手孔;4-穿钢丝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某工程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来扭结预应力楼板的钢丝,将待扭结的高强钢丝伸入穿钢丝孔4的空中,伸出长度约50-70毫米,作业人员一手抓稳把手2转动,待连接的高强钢丝,就被扭结在一起。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是由扭板1、把手2、把手孔3与穿钢丝孔4组成的;把手2安装在扭板I的上方;把手孔3与穿钢丝孔4在扭板I上开孔,手孔3在扭板I的上方,穿钢丝孔4在扭板I的下方。扭板I是板状部件,采用高400毫米,宽150毫米,厚8毫米的钢板制作;扭板I顶部深入到把手2中,并与把手2固结;扭板I上部开把手孔3的孔,底部开两个穿钢丝孔4。把手2固结在扭板I的顶部,采用高40毫米,长150毫米,厚40毫米的木柄制作;把手2的下方有槽,槽沿着把手2的长度方向通常设置,槽宽6-10毫米,槽深10-15毫米;把手2的长度方向与扭板I的宽度方向一致。把手孔3是在扭板I距顶部12毫米的部位开设的共操作人员手握的孔;把手孔3的长度100毫米,宽度45毫米;把手孔3的上方与把手2的下方平齐。穿钢丝孔4是工作时将高强钢丝穿入后进行扭结的孔,孔径8毫米,孔中心距25毫米,沿扭板I的竖向中轴线对称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是由扭板(I)、把手(2)、把手孔(3)与穿钢丝孔(4)组成的;把手(2)安装在扭板(I)的上方;把手孔(3)与穿钢丝孔(4)在扭板(I)上开孔,手孔(3)在扭板(I)的上方,穿钢丝孔(4)在扭板(I)的下方;在预应力屋面板安装完毕找正后屋面板接头灌浆前,将待扭结的相邻两屋面板预留的高强钢丝伸入穿钢丝孔(4)的孔中,作业人员用手抓稳把手(2)转动,待连接的高强钢丝,就被扭结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高强钢丝扭结装置,其特征是,扭板(I)是板状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功业吴玉华张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