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简高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设置在滤芯本体顶部的上端盖、设置在滤芯本体底部的下端盖,所述滤芯本体包括内过滤单元、外过滤单元,以及设置在内过滤单元和外过滤单元之间的过滤介质,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可拆卸卡接接头,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可拆卸翅片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滤芯本体分层设置,从而实现对一些小分子杂质以及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杂质进行有效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简高效滤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精简高效滤芯。
技术介绍
过滤器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等的进口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机械、轻纺、电子等行业。过滤器通过一定规格滤网的滤芯后,其杂质被阻挡,当需要清洗时,只要将可拆卸的滤芯取出,处理后重新装入即可,因此,经济实用,维护极为方便。滤芯种类繁多,功能日趋全面,但是现有技术中,滤芯一般由筒体和底座构成,通过在筒体上设置过滤筛网,然后将筒体与底座连接固定,实现过滤作用,但是这种滤芯只能过滤大分子杂质,但是对于一些小分子杂质以及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杂质很难过滤,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滤芯的筒体直接设置成高精度滤筛网,需要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求高,制造比较麻烦,一旦筒体损坏整体都要替换掉,造成浪费,且底座和筒体采用简单的连接,当受热受压时很容易变形导致密封性不好,引起滤液泄漏,造成浪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对一些小分子杂质以及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杂质的滤芯,并且受热受压时不容易漏液的滤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简高效滤芯,能对于一些小分子杂质以及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杂质进行过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简高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设置在滤芯本体顶部的上端盖、设置在滤芯本体底部的下端盖,所述滤芯本体包括内过滤单元、夕卜过滤单元,以及设置在内过滤单元和外过滤单元之间的过滤介质,所述上端盖上设有可拆卸卡接接头,所述下端盖上设有可拆卸翅片接头。作为优选,所述外过滤单元从外到外依次叠设有的第一过滤网层、渗透层、超微滤层和第二过滤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过滤单元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的第一过滤网层、渗透层、超微滤层和第二过滤网层,防止了带杂质滤液的渗透,然后对待过滤的滤液进行预澄清,截止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杂质。作为优选,所述内过滤单元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第三过滤网层、初滤层、生物过滤膜层和第四过滤网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过滤单元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第三过滤网层、初滤层、生物过滤膜层和第四过滤网层,对一些小分子杂质以及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杂质进行有效过滤,过滤效果明显。作为优选,所述过滤介质采用活性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介质采用活性炭,活性高,微孔发达,脱色力强,孔隙结构较大等特点,孔隙结构大,能有较吸附液体中的颜色等较大的各种物质、杂质。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上设有压力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可拆卸卡接接头上设有压力垫圈,提高抗压能力。作为优选,所述压力垫圈采用硅胶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垫圈采用硅胶垫圈,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低温弹性和特别优异的耐氧化和臭氧的性能,具有高透气性和对气体透过的选择性。作为优选,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上设有防渗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可拆卸卡接接头上设有防渗环,防止渗透,减少渗漏造成的浪费,安全环保。作为优选,所述防渗环采用RO膜防渗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环采用RO膜防渗环,能够有效的防止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渗入。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接头外盖有防尘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接头外盖有防尘盖,避免卡接接头沾染尘肩。作为优选,所述防尘盖外壁上环设有若干防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尘盖外壁上环设有若干防滑条,防止开启防尘盖时手部打滑,省时省力。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精简高效滤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滤芯本体分层设置为内过滤单元、外过滤单元,以及设置在内过滤单元和外过滤单元之间的过滤介质,从而实现对一些小分子杂质以及钙、镁、细菌、有机物、无机物、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等杂质进行有效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滤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中内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中外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滤芯本体,2、上端盖,3、下端盖,4、过滤介质,5、可拆卸卡接接头,6、可拆卸翅片接头,7、压力垫圈,8、防渗环,9、防尘盖,10、防滑条,100、内过滤单元,101、第一过滤网层,102、渗透层,103、生物过滤膜层,104、第二过滤网层,200、外过滤单元,201、第三过滤网层,202、初滤层,203、超微滤层,204、第四过滤网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一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种精简高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1、设置在滤芯本体I顶部的上端盖2、设置在滤芯本体I底部的下端盖3,所述滤芯本体I包括内过滤单元100、外过滤单元200,以及设置在内过滤单元100和外过滤单元200之间的过滤介质4,所述上端盖2上设有可拆卸卡接接头5,所述下端盖3上设有可拆卸翅片接头6。所述内过滤单元100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的第一过滤网层101、渗透层102、生物过滤膜层103和第二过滤网层104。所述外过滤单元200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第三过滤网层201、初滤层202、超微滤层203和第四过滤网层204。所述过滤介质4采用活性炭。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上设有压力垫圈7。所述压力垫圈7采用硅胶垫圈。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上设有防渗环8。所述防渗环8采用RO膜防渗环。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外盖有防尘盖9。所述防尘盖9外壁上环设有若干防滑条10。实施例一:一种精简高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1、设置在滤芯本体I顶部的上端盖2、设置在滤芯本体I底部的下端盖3,所述滤芯本体I包括内过滤单元100,所述上端盖2上设有可拆卸卡接接头5,所述下端盖3上设有可拆卸翅片接头6。所述内过滤单元100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的第一过滤网层101、渗透层102、生物过滤膜层103和第二过滤网层104。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上设有压力垫圈7。所述压力垫圈7采用硅胶垫圈。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上设有防渗环8。所述防渗环8采用RO膜防渗环。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外盖有防尘盖9。所述防尘盖9外壁上环设有若干防滑条10。实施例二:一种精简高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1、设置在滤芯本体I顶部的上端盖2、设置在滤芯本体I底部的下端盖3,所述滤芯本体I包括内过滤单元100、外过滤单元200,以及设置在内过滤单元100和外过滤单元200之间的过滤介质4,所述上端盖2上设有可拆卸卡接接头5,所述下端盖3上设有可拆卸翅片接头6。所述内过滤单元100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的第一过滤网层101、渗透层102、生物过滤膜层103和第二过滤网层104。所述外过滤单元200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第三过滤网层201、初滤层202、超微滤层203和第四过滤网层204。所述过滤介质4采用活性炭。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上设有压力垫圈7。所述压力垫圈7采用硅胶垫圈。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上设有防渗环8。所述防渗环8采用RO膜防渗环。所述可拆卸卡接接头5外盖有防尘盖9。所述防尘盖9外壁上环设有若干防滑条10。实际工作时,将滤芯本体I安装在过滤器的进口端,当滤液进入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简高效滤芯,包括滤芯本体(I)、设置在滤芯本体(I)顶部的上端盖(2)、设置在滤芯本体(I)底部的下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I)包括内过滤单元(100)、外过滤单元(200),以及设置在内过滤单元(100)和外过滤单元(200)之间的过滤介质(4),所述上端盖(2)上设有可拆卸卡接接头(5),所述下端盖(3)上设有可拆卸翅片接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简高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过滤单元(100)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的第一过滤网层(101)、渗透层(102)、生物过滤膜层(103)和第二过滤网层(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简高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单元(200)从外到内依次叠设有第三过滤网层(201)、初滤层(202)、超微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斯玛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