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门锁同步门刀及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56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轿门锁同步门刀及电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用于设置于电梯的轿门并且与在电梯的层门安装的门球配合来控制轿门的开关,该轿门锁同步门刀包括能够调整各刀臂与锁钩组件之间的距离的至少一个联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应对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且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的轿门锁同步门刀以及采用该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电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门锁同步门刀及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轿门锁同步门刀及采用该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梯己经成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现有技术的电梯中,由于国家标准对轿门锁同步门刀中各刀臂的长度的限制,因此无法应对电梯的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较长的情况;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应对各种情况下的不同距离参数要求的灵活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应对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且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的轿门锁同步门刀以及采用该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电梯。为了实现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轿门锁同步门刀,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用于设置于电梯的轿门,并且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与在所述电梯的层门安装的门球配合来控制所述轿门的开关,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用于固定于所述轿门;固定刀臂,所述固定刀臂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固定刀臂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触发刀臂,所述触发刀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并且位于所述固定刀臂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安装空间中,使得所述触发刀臂能够与所述固定刀臂贴合和分离;活动刀臂,所述活动刀臂与所述固定刀臂、所述触发刀臂间隔开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活动刀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使得所述活动刀臂能够朝向和远离所述固定刀臂运动;动锁钩组件;静锁钩组件,所述静锁钩组件能够与所述动锁钩组件扣合和分离;第一联动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触发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动锁钩组件固定;以及第二联动机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联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机构的另一端为能够与所述静锁钩组件接触和分离的自由端,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触发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的、能够调整自身长度的第一长度调整机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的、能够调整自身长度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优选地,在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安装于所述轿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联动机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所述动锁钩组件和所述静锁钩组件均位于所述固定刀臂、所述触发刀臂和所述活动刀臂的上方。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扣钩杆,所述扣钩杆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动锁钩组件固定于所述扣钩杆的一端;以及第一长度调整杆,作为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机构的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杆的一端与所述扣钩杆的另一端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发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进一步,更优选地,在所述扣钩杆与所述底板的转动连接的部位处,在所述扣钩杆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杆包括彼此固定且彼此至少部分地重叠的第一杆部和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所述扣钩杆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杆部的另一端的重叠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杆部固定的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与所述触发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杆部的另一端的重叠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杆部的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附加安装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和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安装孔中的至少一方为长孔,通过穿过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和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安装孔的固定件将所述第一杆部和所述第二杆部固定在一起。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弯折杆,所述弯折杆的弯折部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所述弯折杆的一端为所述自由端;以及第二长度调整杆,作为所述第二长度调整机构的所述第二长度调整杆的一端与所述弯折杆的另一端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长度调整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进一步,更优选地,在所述弯折杆与所述底板的转动连接的部位处,在所述弯折杆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第二弹性件。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长度调整杆包括彼此固定且彼此至少部分地重叠的第三杆部和第四杆部,所述第三杆部的一端与所述弯折杆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杆部的另一端的重叠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杆部固定的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第四杆部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刀臂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四杆部的另一端的重叠部分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杆部的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附加安装孔,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和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安装孔中的至少一方为长孔,通过穿过所述至少两个安装孔和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安装孔的固定件将所述第三杆部和所述第四杆部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更优选地,在所述弯折杆的所述自由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静锁钩组件接触和分离的滚轮,并且所述静锁钩组件固定于所述电梯的门机,所述静锁钩组件包括与所述动锁钩组件的扣钩扣合和分离的锁扣、与所述动锁钩组件的第一开关触点接合和分离的第二开关触点以及与所述自由端接触和分离的悬臂片。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所述电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轿门锁同步门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应对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且能够根据需要调整锁钩组件与各刀臂之间的距离的轿门锁同步门刀以及采用该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电梯。【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分解结构图;图2A示出了轿门关闭到位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B示出了轿门关闭到位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平面图;图3A示出了轿门正常开启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B示出了轿门正常开启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A示出了在轿厢外开启轿门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B示出了在轿厢外开启轿门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A示出在非平层区域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B示出在非平层区域时图1中的轿门锁同步门刀的状态的平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固定刀臂3:触发刀臂4:活动刀臂 5:动锁钩组件501:扣钩502:第一开关触点6:静锁钩组件601:锁扣602:第二开关触点603:悬臂片7:第一联动机构701:扣钩杆702:第一长度调整杆7021:第一杆部7022:第二杆部703:第一弹性件8:第二联动机构801:弯折杆802:第二长度调整杆8021:第三杆部8022:第四杆部803:第二弹性件804:滚轮901:第一杆902:第二杆903:第三杆904:第四杆905:第五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技术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突显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门锁同步门刀,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用于设置于电梯的轿门,并且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与在所述电梯的层门安装的门球配合来控制所述轿门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包括: 底板(I),所述底板(I)用于固定于所述轿门; 固定刀臂(2),所述固定刀臂(2)固定于所述底板(I),所述固定刀臂(2)与所述底板(I)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触发刀臂(3),所述触发刀臂(3)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I)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I)并且位于所述固定刀臂(2)与所述底板(I)之间的安装空间中,使得所述触发刀臂(3)能够与所述固定刀臂(2)贴合和分离; 活动刀臂(4),所述活动刀臂(4)与所述固定刀臂(2)、所述触发刀臂(3)间隔开地安装于所述底板(I),所述活动刀臂(4)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I)转动使得所述活动刀臂(4)能够朝向和远离所述固定刀臂(2)运动; 动锁钩组件(5); 静锁钩组件(6),所述静锁钩组件(6)能够与所述动锁钩组件(5)扣合和分离; 第一联动机构(7),所述第一联动机构(7)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I),所述第一联动机构(7)的一端与所述触发刀臂(3)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机构(7)的另一端与所述动锁钩组件(5)固定;以及 第二联动机构(8),所述第二联动机构(8)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I),所述第二联动机构(8)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刀臂(4)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机构(8)的另一端为能够与所述静锁钩组件(6)接触和分离的自由端, 所述第一联动机构(7)包括与所述触发刀臂(3)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的、能够调整自身长度的第一长度调整机构(702),所述第二联动机构(8)包括与所述活动刀臂(4)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的、能够调整自身长度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8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门锁同步门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轿门锁同步门刀安装于所述轿门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联动机构(7)、所述第二联动机构(8)、所述动锁钩组件(5)和所述静锁钩组件(6)均位于所述固定刀臂(2)、所述触发刀臂(3)和所述活动刀臂(4)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轿门锁同步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7)包括: 扣钩杆(701),所述扣钩杆(701)能够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板(I),所述动锁钩组件(5)固定于所述扣钩杆(701)的一端;以及 第一长度调整杆(702),作为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机构的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杆(702)的一端与所述扣钩杆(701)的另一端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杆(702)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发刀臂(3)能够相对转动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门锁同步门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扣钩杆(701)与所述底板(I)的转动连接的部位处,在所述扣钩杆(701)与所述底板(I)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70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轿门锁同步门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长度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亮宅广濑稔王宙姜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于二零一五年一一月一三日提出的申请号为二零一五二零九零四七八零二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内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