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用载体和生物处理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55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3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处理用载体以及具有该生物处理用载体的生物处理槽,所述生物处理用载体能够提高对保持微生物有效的可挠性片状载体的强度,即使进行曝气洗涤也能够不损坏载体且稳定地保持微生物。为此,在片材(1)的侧边部、上边部以及下边部分别缝合布制的加强材(3)、(5)。设置板状体(7)以夹持加强材(5)。在两侧设置隔流板(13)以形成载体单元(10),并将所述载体单元(10)配置在槽体(20)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处理用载体和生物处理槽
本技术涉及用于对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的生物处理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生物处理槽内的生物处理用载体。
技术介绍
对有机性排水进行生物处理时所使用的活性污泥法,由于具有处理水质良好且易于维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中。然而,活性污泥法中的BOD容积负荷通常为0.5?0.8kg/m3/d左右,因此,需要大的占地面积。为了实现有机性排水的高负荷处理,使用可保持微生物的载体。目前,作为保持微生物的载体,已知有带状载体、网状载体、编织物状载体以及绒毛状载体(专利文献I?4)。然而,在这些载体中,存在微生物的附着稳定性低的问题。在专利文献5?6中记载了微生物附着稳定性高的片状载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1-191090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9622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99614;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081392;专利文献5:W02012-124675;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3-121558。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片状载体而言,虽然微生物附着的稳定性高,但易于发生过量的附着,因此,需要从下部进行曝气以防止过量附着的同时进行运转。然而,此时,由于曝气引起的水流的作用,可能导致片材伸长至极限而发生损坏。另外,由于整个槽内的对流的作用,可能导致片材伸长至极限而发生损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处理用载体以及具有该生物处理用载体的生物处理槽,所述生物处理用载体能够提高对保持微生物有效的可挠性片状载体的强度,即使在进行曝气洗涤的情况下,也能够不损坏载体且稳定地保持微生物。本技术的生物处理用载体是具有在生物处理槽内上下方向配置的可挠性树脂制片材的生物处理用载体,所述生物处理用载体的特征在于,所述片材在被配置于该生物处理槽内的状态下,具有作为上位的上边部、作为下位的下边部、以及连接该上边部和下边部的一对侧边部,所述片材的所述侧边部通过加强材进行加强。加强材是指,例如布等抗拉强度大于片材的材料,且优选缝合在所述片材的侧边部。片材为泡沫塑料制成,优选上下方向长度为50?200cm,宽度为5?200cm,厚度为0.5?5cm0本技术的生物处理槽具有槽体、以及本技术的生物处理用载体,并且在该槽体内,对所述载体进行配置以使所述片材的片材表面为近似垂直方向。在该生物处理槽中,优选将多片所述生物处理用载体以载体单元的形式进行设置,所述载体单元具有在片材表面彼此之间间隔地排列而成的排列体。对本技术的生物处理用载体而言,由于片材的侧边部通过加强材进行加强,因此,即使由基于曝气引起的水流、槽内的水流的作用导致在片材上产生了大的应力,也可防止片材发生破损。另外,也可防止片材的过度挠曲。通过将多个所述片材平行配置以进行单元化、并将由此得到的单元设置在生物处理槽内,能够容易地将片状载体以达成最佳填充率的方式设置在生物处理槽内。如果将本技术的挠性片状载体设成泡沫塑料制的载体,优选软质聚氨酯泡沫,则在将其放入水中时,可进行吸水膨胀,因而具有适度的挠性,另外,由于流入生物处理槽的水的流动、基于曝气引起的向上的流动的作用,形成可适度摇动的摇动性固定床。【附图说明】图1(a)-图1(d)表示实施方式的生物处理用载体,图1(a)为片材的立体图、图1(b)为生物处理用载体的立体图、图1(c)为图1(b)的C-C线的剖面图、图1(d)为表示另一个实例中的与图1(c)同样部分的剖面图。图2(a)、图2(b)是实施方式涉及的生物处理用载体的立体图、图2(c)为图2(b)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表示载体单元的组装方法的立体图。图4(a)为载体单元的立体图、图4(b)为图4(a)的B-B线的切割部端面图、图4(c)为表示图4(a)的C部的L字形支撑部件11a,I Ib的剖面图。图5(a)-图5(e)是表示生物处理槽内的载体单元的配置例的概略俯视图,其中图5(a)表示设置具备两片隔流板13的载体单元的生物处理槽,图5(b)表示设置具备一片隔流板13的载体单元的生物处理槽,图5(c)表示设置具备四片隔流板13的载体单元的生物处理槽,图5(d)表示设置具备三片隔流板13的载体单元的生物处理槽,图5(e)表示设置有两个载体单元的生物处理槽。附图标记的说明I 片材2,2A,2B生物处理用载体3,5加强材 7板状体10,10B,10C,10D 载体单元llaaib L字形支撑部件llclld 间隔物20 槽体21,22,23,24,25 生物处理槽【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并针对实施方式涉及的生物处理用载体进行说明。图1(a)是表示片材I的图。所述片材I是由泡沫塑料等多孔质片构成,片材表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对于片材的优选材料等,将在后面进行说明。在生物处理槽内,对该片材I进行设置以使片材表面为垂直方向。对于片材I而言,在形成垂直地设置在生物处理槽内的姿态的状态下,片材I具有上边部la、下边部Ib以及一对侧边部lc,lc。对于图1(b)中所示的生物处理用载体2而言,在所述片材I的各侧边部Ic上设置了加强材3。作为加强材3,优选例如布等抗拉强度大于片材的材料,作为布而言,优选但并不限于耐水性优越的聚乙烯系的织布、由软质氯乙烯包覆的纤维所制成的布、CORE-TEX(注册商标)等。对于加强材3而言,例如,如图1(c)所示,可使其折回成反C状,从而围绕侧边部Ic的端面。如图1(d)所示,可将2片加强材3配置在片材I的表面侧和背面侧。在该实施方式中,加强材3通过用缝合线4进行缝合的方式固定在片材I上,但是,也可以通过粘合剂等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在片材I上。对于缝合线而言,优选但并不限于生物分解能力强的聚苯硫醚。在本技术中,如图2(a)中的生物处理用载体2A所示,优选在所述生物处理用载体2的片材I的上边部和下边部也设置加强材5。加强材5的材料可以与加强材3相同,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对于加强材5而言,可使其折回成反C状从而配置在片材I的表面和背面上,并用缝合线6缝合在片材I上。但是,与图1(d)相同地,也可将2片加强材5配置在片材I的表面和背面上,并进行缝合。另外,也可以采用除缝合以外的其他固定方法。在本技术中,如图2(b)、图2(c)中的生物处理用载体2B所示,优选在上边部和下边部安装板状体7。使用2片板状体7,7对加强材5进行夹持,并通过螺栓/螺母等连接装置8连接板状体7,7。由此,能够防止水流的应力的负荷局部地施加在上边部或下边部。板状体7在宽度方向上横跨加强材5,从加强材5的两端侧向侧方伸出。固定装置8被设置在该伸出的部分上。如图3,将从加强材5的两端侧分别向侧方伸出的部分放置在朝上的L字形剖面形状的L字形支撑部件I Ib上,同时使间隔物11c、11d夹隔在各部分之间。使间隔物11c夹隔在载体2B之间以保持恒定的间隔。如图4(c)所示,使朝下的L字形剖面形状的L字形支撑部件Ila相对于L字形支撑部件Ilb进行接合,使用螺栓将L字形支撑部件11a、Ilb彼此之间进行固定。图4(a)-图4(c)表示载体单元的一例。该载体单元10具有四条(两对)支柱12、以及跨越在支柱12,12之间的隔流板13。支柱12沿隔流板13的一对侧边部在垂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处理用载体,其具有在生物处理槽内上下方向配置的可挠性树脂制片材,其中, 该片材在配置于该生物处理槽内的状态下,具有作为上位的上边部、作为下位的下边部、以及连结该上边部和下边部的一对侧边部, 该片材的该侧边部由加强材进行加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处理用载体,其中,所述加强材的抗拉强度大于所述片材的抗拉强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处理用载体,其中,所述加强材是布,并且被缝合在所述片材的侧边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处理用载体,其中,所述加强材是布,并且被缝合在所述片材的侧边部。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处理用载体,其中,所述片材为泡沫塑料制片材,上下方向的长度为50?200cm,宽度为5?200cm,厚度为0.5?5cm。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处理用载体,其中,所述生物处理用载体具有夹持所述片材的上边部的第I板状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岛繁树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