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基平专利>正文

热水手套和挡风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724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保温手套和一种自行车挡风罩,本手套的内芯由排列有致的中空软管或具有贮水夹层的手状软套构成;外层为较厚的织物,也即手套的面子,旨在保温。将热水或沸水经由手套一角所设的进水口注入内芯,拧紧盖子,手套即刻发热,犹如手状热水袋。在北方冬季如骑车外出,保温效果远远胜过皮、棉手套。挡风罩旨在为骑车人两手挡风,可进一步延长热水手套的保温时间,这样,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冬季北方行路人双手挨冻之患。(*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轻工业——中空软管粘接、胶皮手套及弹性膜成形
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严寒,北纬35至40度地区最低温度可达零下二十多度,40度以北地区可低达-30℃至-40℃左右,清晨,在如此低温情况下骑车上班或外出办事,不论戴棉手套还是皮手套,手握车把三、四分钟后,双手便冰凉;七、八分钟后便被冻麻或冻疼,如遇有风天气或骑车速度稍快,以上时间还要缩短。总之,冬季在北方骑车,路途受苦首推十个指头。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使双手免遭冻害,大大提高手套的保温效果。本技术的内容(1)热水手套由内芯和外层(面子)两部分组成。内芯为手状不透水的贮水软套,并设一进水口,旨在向内芯注入热水或沸水;进水口上设一盖子,以防漏水。外层由较厚的织物制成,套在内芯外,旨在保温。此热水手套有两个实施例。例一内芯(附图说明图1与图2中的1)由若干具有弹性的不透水的中空软管粘接排列而成,众软管开口的各端与相同材质的导水管(或称导水腔,见图1中的5)相通,导水管(导水腔)又与进水口(图1中的3)相通,热水或沸水由进水口注入,使其流入各中空软管内,然后拧紧盖子(图1中的4),内芯各部分即发热。外层为热水手套的面子(图1中的2),由较厚的织物制成,套在内芯外,旨在保温。(注图1为实施例一的组装图)。例二内芯(图4中的1)由一付稍小些的单层胶皮手套(图3中的6)与另一付稍大些的单层胶皮手套(图3中的7)套在一起构成(见图3),套好后,大小两付手套的腕口部分实行粘接(图4中的8),只留一个孔(图4中的9),此孔与进水口(图4中的3)连接相通,热水或沸水由进水口注入大、小两手套的贮水夹层中(图4中的10),然后拧紧盖子(图4中的4),内芯各部分即发热。外层为热水手套的面子(图4中的2),由较厚的织物制成,套在内芯外,旨在保温。(注图4为热水手套实施例二的组装图)。以上两个实施例的手套内芯内壁均应贴上绒布,以免刚戴上手套时烫手。(2)挡风罩的外观似碗(图5),共两个,由弹性膜制成,将其安装在自行车左、右两边的车把上,旨在为两手挡风。罩子底部开一个孔径与车把直径相一致的大孔(图6中的11),在大孔下方再开一个孔径与刹车把直径相一致的小孔(图6中的12)。安装时大孔套入车把(图7中的13),小孔套入刹车把(图7中的14)。所谓安装,也即套入。(注图6为俯视图)本技术的积极效果热水手套制造工艺简便,热水(或开水)家家必备,上班或外出前只须作几分钟的准备,一路上十个指头使可免受挨冻之苦。挡风罩的制作更为简单,安装亦方便,却能为热水手套的保温起到极其有效的辅佐作用,因此必不可少。经高山地区试验,在零下二十多度左右戴热水手套骑车(配之以挡风罩挡住迎面而来的寒风),从上路开始到手指最初被冻疼,历时40分钟之久(也即保温时间),而戴一般棉、皮手套,这段时间不到十分钟。据此推算,在北纬40度以北地区,气温在-30℃至-40℃的情况下戴此手套并配之以挡风罩的辅佐骑车疾驶,两手不被冻麻或冻疼的时间亦可保持在30分钟左右。而戴一般冬季手套,这段时间则非常之短。当然,倘若在无挡风罩的情况下戴热水手套骑车,保温时间必然相对缩短无疑,因此热水手套与挡风罩互为唇齿,缺一不可,否则保温效果不尽理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水手套和挡风罩,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1)热水手套分内芯与外层两部分,内芯由排列有致的中空软管或具有贮水夹层的手状软套构成,并有进水口与之相通,旨在向内芯注入热水或沸水,使手套发热,外层为较厚的织物,套在内芯外(也即手套的面子),旨在保温;(2)挡风罩外观似碗,安装在自行车左、右两个车把上,旨在为骑车人两手挡风。

【技术特征摘要】
热水手套和挡风罩,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1)热水手套分内芯与外层两部分,内芯由排列有致的中空软管或具有贮水夹层的手状软套构成,并有进水口与之相通,旨在向内芯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基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