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162698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属于终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充电环境预先建立对应的充电数据库;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在充电数据库中读取各待充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得到剩余充电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不同的充电环境,具有针对性的计算剩余充电时长,将充电时长细化至对应每个电量值,且在每次充电时,实时计算每个电量值当前的充电时长,使得计算出的剩余充电时长更加精准,不会受限于移动终端电池老化、充电环境变化的限制,使得用户可以精准获知剩余充电时长,提高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移动终端产品层出不穷,并以其快速、便捷的操作以及强大的功能激发了消费者的强烈购买欲。用户在购买手机时除了选择其时尚和个性的外形之外,操作直观方便,功能强大也是必不可少的选择因素。因此,想要在众多竞争产品中独树一帜,良好的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移动终端充电显示界面都是单一的充电进度显示,或者也仅仅是显示电池已经充了多少百分比。这种显示直观性较差,更多时候用户希望自己可以直接看到还有多少时间充满,然后按照剩余的时间去计划何时插拔充电电源线。例如,如果用户想要携带移动终端外出,如果只能看到还剩余多少电量被充满或者已经充满了多少百分比而没有一个准确的剩余时间的话,用户很难直观的计划外出的时间点。另外,现有的很多手机电池显示功能均会硬性要求用户将电池电量全部用完或者完全充满后才能正确显示参数,而这无疑限制了用户的使用,但由于很多原因用户不能完全按照这种前提充电,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能够准确地计算剩余充电时长,提高用户体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充电环境预先建立对应的充电数据库,其中,所述充电环境包括:电源充电、USB充电及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数据库包括:电量值、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在充电数据库中读取各待充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得到剩余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的步骤,包括:在对应的充电数据库中获取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并记录当前电量值的实际充电时长;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在所述充电数据库更新所述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N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次数,ti为电量值i的实际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剩余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need为剩余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终端,所述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下述步骤:根据充电环境预先建立对应的充电数据库,其中,所述充电环境包括:电源充电、USB充电及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数据库包括:电量值、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在充电数据库中读取各待充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得到剩余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下述步骤:在对应的充电数据库中获取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并记录当前电量值的实际充电时长;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在所述充电数据库更新所述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N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次数,ti为电量值i的实际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剩余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need为剩余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剩余充电时长计算程序,所述剩余充电时长计算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根据充电环境预先建立对应的充电数据库,其中,所述充电环境包括:电源充电、USB充电及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数据库包括:电量值、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在充电数据库中读取各待充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得到剩余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广告拦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步骤:在对应的充电数据库中获取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并记录当前电量值的实际充电时长;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在所述充电数据库更新所述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N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次数,ti为电量值i的实际充电时长。进一步地,所述剩余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need为剩余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结合不同的充电环境,具有针对性的计算剩余充电时长,将充电时长细化至对应每个电量值,且在每次充电时,实时计算每个电量值当前的充电时长,使得计算出的剩余充电时长更加精准,不会受限于移动终端电池老化、充电环境变化的限制,使得用户可以精准获知剩余充电时长,提高用户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的初始值表格;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专利技术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充电环境预先建立对应的充电数据库,其中,所述充电环境包括:电源充电、USB充电及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数据库包括:电量值、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在充电数据库中读取各待充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得到剩余充电时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充电环境预先建立对应的充电数据库,其中,所述充电环境包括:电源充电、USB充电及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数据库包括:电量值、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在充电数据库中读取各待充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得到剩余充电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时更新所述充电数据库的步骤,包括:在对应的充电数据库中获取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并记录当前电量值的实际充电时长;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在所述充电数据库更新所述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Ni为电量值i对应的充电次数,ti为电量值i的实际充电时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充电时长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充电时长的计算公式为:其中,Tneed为剩余充电时长,Ti为电量值i在所述充电数据库中对应的充电时长。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下述步骤:根据充电环境预先建立对应的充电数据库,其中,所述充电环境包括:电源充电、USB充电及无线充电,所述充电数据库包括:电量值、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及充电次数;在充电时,根据当前充电环境及当前电量值,计算当前电量值对应的充电时长,并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伦奎
申请(专利权)人: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