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25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原料包括改性聚乳酸纤维、亚麻纤维、红麻纤维、棉纤维、大豆纤维、聚酯纤维、碳黑、高岭土、纳米氧化锌、磷酸钙、磷苯二甲酸二辛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甲基含氢硅油、羟基硅油、丙二醇、硅烷偶联剂KH‑560和改性防水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卫面料用纺丝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和防水性能。

Anti ultraviolet waterproof spinning of fabric for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ti UV waterproof fabric spinning a sanitation, the raw materials include modified polylactic acid fiber, flax fiber, kenaf fiber, cotton fiber, soybean fiber, polyester fiber, carbon black, kaolin, Zinc Oxide, nano calcium phosphate, phosphorus two formic acid two, poly terephthalic acid, adipic acid octyl methyl hydrogen Ding Erzhi hydroxy silicone oil, silicone oil, propylene glycol,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 and 560 modified waterproof agent. The spinning fabric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excellent anti ultraviolet and waterproof propert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丝的
,尤其涉及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
技术介绍
紫外线是太阳光谱中波长最短的一种光波,一般紫外线可分为短波、中波和长波。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照射紫外线有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接收紫外线会造成一些损害。其中短波经过大气同温层时可被距离地面25km的臭氧层所吸收,不会到达地面;中波中的大部分被皮肤真皮吸收,促使皮肤细胞内的核酸或蛋白质变性,长久辐射就会出现红斑、皮肤老化,严重时会引起皮肤癌;长波能量虽较低,但对衣物和皮肤的穿透性比中波深,会引起黑色素的沉着,使皮肤黝黑,长期积累,仍可导致皮肤老化。故此环卫工人穿着的衣服不仅需要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还需具有优异的耐紫外线性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环卫工人穿着的衣服面料的防水和耐紫外线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故此亟需设计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和防水性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乳酸纤维30-50份、亚麻纤维5-15份、红麻纤维2-6份、棉纤维1-5份、大豆纤维3-8份、聚酯纤维3-5份、碳黑1-4份、高岭土3-6份、纳米氧化锌3-6份、磷酸钙1-4份、磷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6份、甲基含氢硅油3-9份、羟基硅油2-6份、丙二醇5-15份、硅烷偶联剂KH-5604-8份、改性防水助剂4-9份。优选地,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二氧化钛4-9份、乙醇3-5份、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氯化铵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3份、六偏硫酸钠2-5份、正硅酸乙酯1-4份、聚磷酸铵3-6份、丙醇4-6份、硅烷偶联剂KH-5702-6份、冰醋酸1-5份、聚乳酸纤维15-25份。优选地,改性聚乳酸纤维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纳米二氧化钛和乙醇混合均匀,超声分散,接着滴加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氯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偏硫酸钠混合均匀,磁力搅拌,接着用氨水调节pH,然后添加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接着离心水洗至pH至为中性,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将聚磷酸铵和丙醇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接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冰醋酸混合均匀,搅拌,调节pH,然后升温,保温,洗涤后真空中干燥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聚乳酸纤维和物料a混合均匀,搅拌,升温,保温,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聚乳酸纤维。优选地,改性聚乳酸纤维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纳米二氧化钛和乙醇混合均匀,超声分散10-30min,接着滴加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氯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偏硫酸钠混合均匀,磁力搅拌15-25min,接着用氨水调节pH至8.5-9.5,然后添加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升温至30-40℃,保温22-26h,接着离心水洗至pH至为中性,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将聚磷酸铵和丙醇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60-80℃,保温20-40min,接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冰醋酸混合均匀,于650-850r/min转速搅拌10-30min,调节pH至3.5-5.0,然后升温至65-75℃,保温0.5-1.5h,洗涤后真空中于65-75℃干燥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聚乳酸纤维和物料a混合均匀,于80-120r/min转速搅拌10-20min,升温至150-160℃,保温10-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聚乳酸纤维。优选地,改性防水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二羟乙基硅烷4-8份、羟基氟硅油2-6份、聚乙二醇3-5份、二羟甲基丙酸1-4份、二异氰酸酯2-6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3-6份、1,4-丁二醇2-5份、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4-6份、去离子水5-15份。优选地,改性防水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二羟乙基硅烷、羟基氟硅油和聚乙二醇混合均匀,搅拌,然后抽真空,接着加入二羟甲基丙酸混合均匀,降温,再加入二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接着降温,再加入1,4-丁二醇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接着降温,调节pH至中性,然后加入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搅拌,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防水助剂。优选地,改性防水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二羟乙基硅烷、羟基氟硅油和聚乙二醇混合均匀,于450-650r/min转速搅拌20-40min,然后于110-130℃抽真空1.5-3.5h,接着加入二羟甲基丙酸混合均匀,降温至70-80℃,再加入二异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保温1-2h,接着降温至60-70℃,再加入1,4-丁二醇混合均匀,升温至70-80℃,保温40-50min,接着降温至20-40℃,调节pH至中性,然后加入纳米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20-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防水助剂。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改性聚乳酸纤维、亚麻纤维、红麻纤维、棉纤维、大豆纤维、聚酯纤维、碳黑、高岭土、纳米氧化锌、磷酸钙、磷苯二甲酸二辛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甲基含氢硅油、羟基硅油、丙二醇、硅烷偶联剂KH-560和改性防水助剂混合均匀,然后于500-800r/min转速搅拌20-40min,然后放入熔体纺丝机中,于140-160℃,喷丝孔挤出,冷却固化后得到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原料包括改性聚乳酸纤维、亚麻纤维、红麻纤维、棉纤维、大豆纤维、聚酯纤维、碳黑、高岭土、纳米氧化锌、磷酸钙、磷苯二甲酸二辛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甲基含氢硅油、羟基硅油、丙二醇、硅烷偶联剂KH-560和改性防水助剂。以改性聚乳酸纤维、亚麻纤维、红麻纤维、棉纤维、大豆纤维和聚酯纤维作为纤维基料,以碳黑、高岭土、纳米氧化锌和磷酸钙为增强填料,以磷苯二甲酸二辛酯、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甲基含氢硅油、羟基硅油、丙二醇、硅烷偶联剂KH-560和改性防水助剂为补强改性助剂,得到的环卫面料用纺丝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和防水性能,其中甲基含氢硅油和羟基硅油作为有机硅,其主链十分柔顺,是一种易挠曲的螺旋形结构,与硅原子剩余两键相连的有机基团,是非极性部分,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硅氧主链发生极化,极性部分向纤维上的极性基团靠拢,硅氧主链上的氧原子可与纤维上的某些原子形成氢键,羟基硅油上的羟基则可与纤维上的某些基团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共价键,这样便将有机硅化合物固定载纤维的表面,极性基团发生定位的同时,迫使非极性部分的甲基定向旋转,连续整齐地排列咋子纤维最外层。这些疏水的甲基使纤维疏水化,从而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产生了据水效果。磷酸钙是硅氢键水解和硅醇键缩合的有效催化剂,硅氢键具有较大的活性,在催化剂作用下,易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形成的Si-OH键可自身脱水缩合,使之交联,形成更大的网络,进一步提高有机硅膜的弹性和柔韧性,固化后的有机硅弹性体膜盖覆于织物表面,从而赋予织物优良的防水性。其中改性聚乳酸纤维通过将纳米二氧化钛和乙醇混合均匀,超声分散,接着滴加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氯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偏硫酸钠混合均匀,磁力搅拌,接着用氨水调节pH,然后添加正硅酸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乳酸纤维30‑50份、亚麻纤维5‑15份、红麻纤维2‑6份、棉纤维1‑5份、大豆纤维3‑8份、聚酯纤维3‑5份、碳黑1‑4份、高岭土3‑6份、纳米氧化锌3‑6份、磷酸钙1‑4份、磷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6份、甲基含氢硅油3‑9份、羟基硅油2‑6份、丙二醇5‑15份、硅烷偶联剂KH‑560 4‑8份、改性防水助剂4‑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改性聚乳酸纤维30-50份、亚麻纤维5-15份、红麻纤维2-6份、棉纤维1-5份、大豆纤维3-8份、聚酯纤维3-5份、碳黑1-4份、高岭土3-6份、纳米氧化锌3-6份、磷酸钙1-4份、磷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2-6份、甲基含氢硅油3-9份、羟基硅油2-6份、丙二醇5-15份、硅烷偶联剂KH-5604-8份、改性防水助剂4-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乳酸纤维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二氧化钛4-9份、乙醇3-5份、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氯化铵2-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3份、六偏硫酸钠2-5份、正硅酸乙酯1-4份、聚磷酸铵3-6份、丙醇4-6份、硅烷偶联剂KH-5702-6份、冰醋酸1-5份、聚乳酸纤维15-2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乳酸纤维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纳米二氧化钛和乙醇混合均匀,超声分散,接着滴加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氯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偏硫酸钠混合均匀,磁力搅拌,接着用氨水调节pH,然后添加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接着离心水洗至pH至为中性,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将聚磷酸铵和丙醇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接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冰醋酸混合均匀,搅拌,调节pH,然后升温,保温,洗涤后真空中干燥至恒重,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聚乳酸纤维和物料a混合均匀,搅拌,升温,保温,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聚乳酸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环卫用面料的抗紫外线防水纺丝,其特征在于,改性聚乳酸纤维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纳米二氧化钛和乙醇混合均匀,超声分散10-30min,接着滴加十六烷基三甲氧基氯化铵、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六偏硫酸钠混合均匀,磁力搅拌15-25min,接着用氨水调节pH至8.5-9.5,然后添加正硅酸乙酯混合均匀,升温至30-40℃,保温22-26h,接着离心水洗至pH至为中性,冷却至室温得到物料a;将聚磷酸铵和丙醇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县鸿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