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扎带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23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7: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扎带,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奥氏体型304不锈钢68‑75份;CTBN接枝环氧树脂5‑8份;环氧树脂E‑51为3‑7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3份;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好的韧性,不易断裂,可以重复使用并不易使操作人员受伤的优点。

Boat tie belt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rine ban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in parts by weight: 304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68 75; CTBN 5 8 grafted epoxy resin; epoxy resin E 51 3 7 copies; three BN 1 ethylamine complex 3; anatase 1 3 titanium dioxide. The invention has better toughness, is not easy to break and can be used repeatedly, and is not easy to cause the operator to be inj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扎带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运输捆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船用扎带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对于船舶上运输的货物,通常采用船用扎带进行捆扎,而船用扎带的种类较多,较为常用的有不锈钢扎带。不锈钢扎带不仅具有优异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还具有较高的硬度,另一方面,不锈钢捆扎的结构简单,高度简化了传统抱箍的复杂性,因此,不锈钢扎带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工业捆绑等领域。虽然不锈钢扎带具有较高的硬度,但其韧性较差,一旦其经过使用后,其形状被固定,若采用使用后但未受损的不锈钢扎带进行回收使用,再对其弯折以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待捆绑货物时,容易导致其发生折断或者部分断裂的现象,从而不易对其进行重复使用,即使重复使用部分破损的不锈钢扎带进行捆绑货物时,也难以确保货物的稳固性,还易使操作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扎带,具有较好的韧性,不易断裂,可以重复使用并不易使操作人员受伤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扎带,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奥氏体型304不锈钢68-75份;CTBN接枝环氧树脂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用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奥氏体型304不锈钢68‑75份;CTBN接枝环氧树脂5‑8份;环氧树脂E‑51为3‑7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3份;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奥氏体型304不锈钢68-75份;CTBN接枝环氧树脂5-8份;环氧树脂E-51为3-7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3份;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1-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扎带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奥氏体型304不锈钢71-75份;CTBN接枝环氧树脂6-8份;环氧树脂E-51为3-5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2份;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1-1.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扎带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3-5份的增强剂,所述增强剂包括碳化硼、四氮化三硅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扎带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奥氏体型304不锈钢68-75份;CTBN接枝环氧树脂5-8份;环氧树脂E-51为3-7份;三氮化硼乙胺络合物1-3份;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1-3份;增强剂3-5份;所述增强剂包括重量份数比为1∶1.3-1.5的碳化硼、四氮化三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扎带中还包括重量份数为2-4份的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包括硼纤维、氧化铝纤维、碳化硅纤维中的至少两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用扎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扎带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奥氏体型304不锈钢68-75份;CTBN接枝环氧树脂5-8份;环氧树脂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亮黄玉峰左邦进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新兴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