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指挥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6171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指挥棒,它涉及交通技术领域;所述把手上分别安装有灯源控制开关与双联动控制开关,所述棒体的上端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安装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内部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棒体为矩形,其前侧壁与后侧壁上均安装有反光板,所述棒体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内部均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所述充电器上安装有充电接插器,所述蓄电池的放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灯源控制开关、双联动控制开关的一接线柱连接,所述灯源控制开关的另一接线柱分别与LED灯珠、蜂鸣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双联动控制开关的另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的电源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实现灯光的控制与操作,提高安全性,效率高。

A bat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to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ffic; a light source control switch and a double linkage control switch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handle, the ro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amp, LED lamp installed inside the lamp cover, the inside of the LED bulb is arranged by the buzzer the bar body is rectangular, the front side wall and the rear wall are arranged on the reflecting plate inside the rod of the left side wall and the right wall of the red light, green light, the charger is installed on the charging connector, discharge of the battery is connected with a control switch, light source a terminal double linkage control switch is connected by a wire, wherein the light source control another terminal switch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ED lamp, a buzzer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end, the double linkage control the other two terminal switch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red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realize the control and operation of light, improve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指挥棒
:本技术涉及一种指挥棒,属于交通

技术介绍
:指挥棒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交通指挥、野外探险等领域的手持器备,其主要是利用指挥棒发光的特性达到警示、引导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指示棒在使用时其安全性低,操作复杂,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挥棒。本技术的一种指挥棒,它包含棒体、把手、灯源控制开关、双联动控制开关、灯罩、LED灯珠、蜂鸣器、反光板、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蓄电池、充电器;所述棒体的底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分别安装有灯源控制开关与双联动控制开关,所述棒体的上端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安装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内部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棒体为矩形,其前侧壁与后侧壁上均安装有反光板,所述棒体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内部均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所述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上安装有充电接插器,所述充电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放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灯源控制开关、双联动控制开关的一接线柱连接,所述灯源控制开关的另一接线柱分别与LED灯珠、蜂鸣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双联动控制开关的另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的电源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上套接有耐磨套。作为优选,所述棒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灯光的控制与操作,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提高安全性,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棒体;2-把手;3-灯源控制开关;4-双联动控制开关;5-灯罩;6-LED灯珠;7-蜂鸣器;8-反光板;9-红色指示灯;10-绿色指示灯;11-蓄电池;12-充电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棒体1、把手2、灯源控制开关3、双联动控制开关4、灯罩5、LED灯珠6、蜂鸣器7、反光板8、红色指示灯9、绿色指示灯10、蓄电池11、充电器12;所述棒体1的底部安装有把手2,所述把手2上分别安装有灯源控制开关3与双联动控制开关4,所述棒体1的上端安装有灯罩5,所述灯罩5的内部安装有LED灯珠6,所述LED灯珠6的内部安装有蜂鸣器7,所述棒体1为矩形,其前侧壁与后侧壁上均安装有反光板8,所述棒体1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内部均红色指示灯9、绿色指示灯10,所述棒体1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11、充电器12,所述充电器12上安装有充电接插器,所述充电器12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1的充电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11的放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灯源控制开关3、双联动控制开关4的一接线柱连接,所述灯源控制开关3的另一接线柱分别与LED灯珠6、蜂鸣器7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双联动控制开关4的另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红色指示灯9、绿色指示灯10的电源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把手2上套接有耐磨套。进一步的,所述棒体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器。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通过手持把手来支撑棒体,将灯源控制开关3打开,实现LED灯珠6、蜂鸣器7的通电工作,LED等值6实现光源指示,且蜂鸣器7实现声音的提示,在指挥时,通过双联动控制开关4控制红色指示灯9、绿色指示灯10实现交替式指示,能提高安全性,效率高,使得交通人员能直观的看出指挥的信息,蓄电池通过充电器实现快速充电,且夜间其反光板8实现灯光的反光指引,能看清指挥棒的指示信息,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指挥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挥棒,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棒体、把手、灯源控制开关、双联动控制开关、灯罩、LED灯珠、蜂鸣器、反光板、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蓄电池、充电器;所述棒体的底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分别安装有灯源控制开关与双联动控制开关,所述棒体的上端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安装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内部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棒体为矩形,其前侧壁与后侧壁上均安装有反光板,所述棒体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内部均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所述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上安装有充电接插器,所述充电器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充电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放电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灯源控制开关、双联动控制开关的一接线柱连接,所述灯源控制开关的另一接线柱分别与LED灯珠、蜂鸣器的电源端连接,所述双联动控制开关的另两个接线柱分别与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的电源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挥棒,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棒体、把手、灯源控制开关、双联动控制开关、灯罩、LED灯珠、蜂鸣器、反光板、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蓄电池、充电器;所述棒体的底部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分别安装有灯源控制开关与双联动控制开关,所述棒体的上端安装有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安装有LED灯珠,所述LED灯珠的内部安装有蜂鸣器,所述棒体为矩形,其前侧壁与后侧壁上均安装有反光板,所述棒体的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内部均红色指示灯、绿色指示灯,所述棒体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