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635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4:07
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两侧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为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为中空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后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设置在侧边条下部,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的间隙处;气流通过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经通气管道到达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的间隙喷出,以改善或解决间隙处无气流通过而成为气流死区的状况。

A blowing type body flow rectifying device

A blowing type body flow rectifying device, including symmetrically arranged in the air blowing type after the flow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on both sides of the rear engine, blowing after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for ventilation pipeline flow, ventilation pipe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ir blowing afterbody flow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air blowing air inlet, outlet flow after the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after blowing the air inlet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low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side strips, blowing out flow afterbody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at the gap between the engine and the ai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side edge; airflow by air blowing type flow after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through ventilation duct to blow air inlet outlet flow after the rectification mechanism, the gap between the engine and the tail of the side jet while, solve the gap to improve or no airflow passed into the dead zone of 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流场整流
,尤其涉及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
技术介绍
对带侧边条的单发或双发气动布局的飞机,因飞机在飞行的各个阶段发动机的尾部不断进行收缩或张开变化,因此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必须保留一定的间隙,否则易导致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发生干涉;同时流经飞机后体上部、下部、侧部的气流均无法到达此间隙处,使此间隙成为气流的死区,进而造成间隙处气流紊乱,引起气流分离,促使飞机后体上产生压力脉动,造成飞机后体振动等问题,对飞机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两侧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为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为中空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后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设置在侧边条下部,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的间隙处,且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开口形状是上半部分为大端口逐渐缩小端口口径直至下半部分端口口径为上半部分口径一半,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开口形状为长弧形;气流通过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经通气管道到达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的间隙喷出,以改善或解决间隙处无气流通过而成为气流死区的状况。在本专利技术中,通气管道为薄壁型通气管道。在本专利技术中,侧边条下部开有进气口,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铆接在侧边条的进气口上,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与侧边条铆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气管道,从侧边条下部引入气流,气流经通气管道在飞机后体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喷出,以改变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无气流通过而成为气流死区的状况,有效改善飞机后体流场,降低压力脉动,从而减少对飞机不利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45°后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图4的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包括一对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3,对称设置在发动机尾部1两侧,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3为薄壁型通气管道,薄壁型通气管道为中空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4,后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5;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4开口形状考虑侧边条2的宽度及进气量要求,上半部分为大端口逐渐缩小端口口径直至下半部分端口口径为上半部分口径一半,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5开口形状根据发动机尾部1与侧边条2之间的间隙宽度及出气量要求,设计为长弧形;气流通过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4经通气管道到达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5,在发动机尾部1与侧边条2之间的间隙喷出,以改善或解决间隙处无气流通过而成为气流死区的状况。在本实施例中,侧边条2下部开有进气口,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4铆接在侧边条2的进气口上,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5设置在发动机尾部1与侧边条2之间的间隙,并与侧边条2铆接,使气流可以在发动机尾部1与侧边条2之间的间隙顺利喷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两侧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为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为中空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后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设置在侧边条下部,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的间隙处,且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开口形状是上半部分为大端口逐渐缩小端口口径直至下半部分端口口径为上半部分口径一半,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开口形状为长弧形;气流通过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经通气管道到达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的间隙喷出,以改善或解决间隙处无气流通过而成为气流死区的状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两侧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为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为中空结构,其前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后端设置有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设置在侧边条下部,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设置在发动机尾部与侧边条之间的间隙处,且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进气口开口形状是上半部分为大端口逐渐缩小端口口径直至下半部分端口口径为上半部分口径一半,吹气式后体流场整流机构出气口开口形状为长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泰安马经忠施敬胡志东闫会明刘卓王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