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明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613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4:01
一种新型吊顶,由顶沿、单元排吊顶、尾排吊顶组成。其中单元排吊顶包括龙骨、单元板、支撑板、龙骨槽、连接槽、板内槽、钢针,尾排吊顶包括龙骨、单元板、龙骨槽、连接槽、板内槽、钢针,顶沿内设有单元排吊顶和尾排吊顶,单元排吊顶中的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通过连接槽一一对应后并排连接,单元板上均设有板内槽,龙骨通过龙骨槽和板内槽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支撑板的一半面积平行的与单元板连接,尾排吊顶中的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通过连接槽对应并排连接,单元板上均设有板内槽,龙骨通过龙骨槽和板内槽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尾排吊顶一侧置于支撑板未连接单元板的一半面积上,尾排吊顶另一侧置于顶沿,钢针置于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的连接槽内并通过胶水同时粘连相邻的单元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室内美观性,同时方便打扫,易于清洗。

Novel cei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suspended ceiling, which is composed of a top edge, a row of suspended ceiling and a tail suspended ceiling. The row unit comprises a keel, ceiling unit plate, support plate and keel groove, a connecting groove, groove, needle plate, tail ceiling keel, including unit plate, keel groove, a connecting groove, groove, needl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top row along the ceiling and the ceiling exhaust unit, unit discharge unit and unit plate in the ceiling panels are connected by grooves corresponding side-by-side after connection unit plate are arranged on the plate groove, groove and the plate keel keel through the slot connected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unit plate, half of the area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parallel unit plat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board unit unit exhaust connection through the ceiling the connecting groove corresponding side by side, uni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the plate groove, groove plate and keel keel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on groov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unit plate, half of the area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ceiling exhaust not connected unit board, tail exhaust The other side of the ceiling is placed on the top edge, the steel needle is arranged in the connecting groove between the unit plate and the unit plate, and the adjacent plate is adhere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dhesi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door beauty, convenient cleaning and easy clea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吊顶
本技术涉及装修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吊顶。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室内装修中卫生间、厨房的吊顶主要为集成吊顶,这种集成吊顶大都为金属面板,此种面板不仅制作成本高,另外由于受到金属材料限制,面板的花纹和款式受到局限,导致吊顶与卫生间、厨房的墙和地面匹配度差,缺乏协调性,影响室内整体美观度,同时此种吊顶不易清洗,在打扫时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低,增加室内整体协调性和美观性,同时方便打扫清洗的新型吊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吊顶,由顶沿、单元排吊顶、尾排吊顶组成,其中单元排吊顶包括龙骨、单元板、支撑板、龙骨槽、连接槽、板内槽、钢针,尾排吊顶包括龙骨、单元板、龙骨槽、连接槽、板内槽、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沿内设有单元排吊顶和尾排吊顶,所述单元排吊顶中的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通过连接槽一一对应后并排连接,所述单元板上均设有板内槽,所述龙骨通过龙骨槽和板内槽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所述支撑板的一半面积平行的与单元板连接,所述尾排吊顶中的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通过连接槽对应并排连接,所述单元板上均设有板内槽,所述龙骨通过龙骨槽和板内槽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所述尾排吊顶一侧置于支撑板未连接单元板的一半面积上,所述尾排吊顶另一侧置于顶沿,所述钢针置于单元板与单元板之间的连接槽内并通过胶水同时粘连相邻的单元板。进一步的,所述单元排吊顶上的龙骨设有1-3根。进一步的,所述龙骨和支撑板的长度与单元排吊顶以及尾排吊顶的长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龙骨上距离龙骨首端每隔一米处设有一个吊杆孔。进一步的,所述龙骨槽、连接槽、板内槽两两连接处均通过胶水粘连。进一步的,所述龙骨槽、连接槽、板内槽分别是倾斜角度为30°-60°的切割槽。进一步的,所述龙骨槽之间的切割距离为2-5cm,所述连接槽之间的切割距离为2-5cm,所述板内槽之间的切割距离为2-5cm。进一步的,为增加吊顶稳固性,所述钢针置入连接槽后将连接槽内注满胶水。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吊顶的稳固性,在单元排吊顶和尾排吊顶长度每超过一米时至少在单元排吊顶和尾排吊顶的一根龙骨上每隔一米增加一根穿过吊杆孔的吊杆,确保单元排吊顶和尾排吊顶的稳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将装修石材吊顶,增加了室内美观性,利用龙骨增加吊顶的稳固性,同时方便打扫,易于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单元板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单元板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单元板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龙骨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龙骨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支撑板的主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支撑板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吊顶单元排吊顶和尾排吊顶的局部示意图。在图中,1.顶沿,2.龙骨,3.单元板,4.单元排吊顶,5.尾排吊顶,6.支撑板,7.龙骨槽,8.连接槽,9.板内槽,10.吊杆孔,11.钢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的实施例拟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中,1.顶沿,2.龙骨,3.单元板,4.单元排吊顶,5.尾排吊顶,6.支撑板,7.龙骨槽,8.连接槽,9.板内槽,10.吊杆孔,11.钢针。一种新型吊顶,由顶沿1、单元排吊顶4、尾排吊顶5组成,其中单元排吊顶4包括龙骨2、单元板3、支撑板6、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钢针11,尾排吊顶5包括龙骨2、单元板3、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钢针11,其特征在于:顶沿1内设有单元排吊顶4和尾排吊顶5,单元排吊顶4中的单元板3与单元板3之间通过连接槽8一一对应后并排连接,单元板3上均设有板内槽9,龙骨2通过龙骨槽7和板内槽9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3,支撑板6的一半面积平行的与单元板3连接,尾排吊顶5中的单元板3与单元板3之间通过连接槽8对应并排连接,单元板3上均设有板内槽9,龙骨2通过龙骨槽7和板内槽9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3,尾排吊顶5一侧置于支撑板6未连接单元板3的一半面积上,尾排吊顶5另一侧置于顶沿1上,所述钢针11置于单元板3与单元板3之间的连接槽8内并通过胶水同时粘连相邻的单元板3。进一步的,单元排吊顶4上的龙骨2设有1-3根。进一步的,龙骨2和支撑板6的长度与单元排吊顶4以及尾排吊顶5的长度相同。进一步的,单元排吊顶4中龙骨2上距离龙骨2首端每隔一米处设有一个吊杆孔10。进一步的,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两两连接处均通过胶水连接。进一步的,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分别是倾斜角度为30°-60°的切割槽。进一步的,龙骨槽7之间的切割距离为2-5cm,连接槽8之间的切割距离为2-5cm,板内槽9之间的切割距离为2-5cm。进一步的,为增加吊顶稳固性,钢针11置入连接槽8后将连接槽8内注满胶水。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吊顶的稳固性,在单元排吊顶4和尾排吊顶5长度每超过一米时至少在单元排吊顶4和尾排吊顶5的一根龙骨2上每隔一米增加一根穿过吊杆孔10的吊杆,确保单元排吊顶4和尾排吊顶5的稳固。进一步的,单元板3为厨房、卫生间装修常用的规格为30cm*60cm的瓷砖。实施例一以需要吊顶的卫生间面积为2.1m*1.8m为例,单元支撑板的长度为210cm,宽度为7cm。贴好墙砖后,使墙砖的顶边与屋顶保持有10cm距离,墙砖与室内墙壁之间的距离为本技术的顶沿1。步骤①:取七块规格为30cm*60cm的单元板3,将其并排连接,连接槽8一一对应连接处放入钢针11后注满结构胶,使其组成210cm*60cm的矩形;步骤②:取三根210cm长的龙骨2,将龙骨槽7和单元板3上的板内槽9对应连接,使龙骨2互相平行且与单元板3垂直,同时两边的龙骨2与单元板3的宽边距离保持3.5cm;步骤③:取一根长度为210cm的支撑板6,然后将支撑板6上的连接槽8与龙骨2垂直、与单元板3平行的连接,并使支撑板6的一半面积连接单元板3;至此,七块单元板3和三根龙骨2以及一根支撑板6组成一组单元排吊顶4。用上述同样方法和同等材料再制成另一组单元排吊顶4,再用上述步骤①、步骤②同等方法和材料制成一个尾排吊顶5。在每组单元排吊顶4和尾排吊顶5上的中间龙骨2的吊杆孔10位置处分别增加一根吊杆,同时将后组的单元排吊顶4无支撑板6的一边置于前组单元排吊顶4的支撑板6上,最后将尾排吊顶5置于顶沿1和后组单元排吊顶的支撑板6之间,吊顶结束。实施例二以需要吊顶的厨房面积为1.8m*0.9m为例,单元支撑板的长度为90cm,宽度为7cm。贴好墙砖后,使墙砖的顶边与屋顶保持有15cm距离,墙砖与室内墙壁之间的距离为本技术的顶沿1。步骤①:取三块规格为30cm*60cm单元板3,将其并排连接,连接槽8一一对应连接处放入钢针11后注满结构胶,使其连接后组成90cm*60cm的矩形;步骤②:取两根90cm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新型吊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吊顶,由顶沿(1)、单元排吊顶(4)、尾排吊顶(5)组成,其中单元排吊顶(4)包括龙骨(2)、单元板(3)、支撑板(6)、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钢针(11),尾排吊顶(5)包括龙骨(2)、单元板(3)、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钢针(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沿(1)内设有单元排吊顶(4)和尾排吊顶(5),所述单元排吊顶(4)中的单元板(3)之间通过连接槽(8)一一对应后并排连接,所述单元板(3)上均设有板内槽(9),所述龙骨(2)通过龙骨槽(7)和板内槽(9)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3),所述支撑板(6)的一半面积平行的与单元板(3)连接,所述尾排吊顶(5)中的单元板(3)与单元板(3)之间通过连接槽(8)对应并排连接,所述单元板(3)上均设有板内槽(9),所述龙骨(2)通过龙骨槽(7)和板内槽(9)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3),所述尾排吊顶(5)一侧置于支撑板(6)未连接单元板(3)的一半面积上,所述尾排吊顶(5)另一侧置于顶沿(1)上,所述钢针(11)置于单元板(3)与单元板(3)之间的连接槽(8)内并通过胶水同时粘连相邻的单元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吊顶,由顶沿(1)、单元排吊顶(4)、尾排吊顶(5)组成,其中单元排吊顶(4)包括龙骨(2)、单元板(3)、支撑板(6)、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钢针(11),尾排吊顶(5)包括龙骨(2)、单元板(3)、龙骨槽(7)、连接槽(8)、板内槽(9)、钢针(1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沿(1)内设有单元排吊顶(4)和尾排吊顶(5),所述单元排吊顶(4)中的单元板(3)之间通过连接槽(8)一一对应后并排连接,所述单元板(3)上均设有板内槽(9),所述龙骨(2)通过龙骨槽(7)和板内槽(9)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3),所述支撑板(6)的一半面积平行的与单元板(3)连接,所述尾排吊顶(5)中的单元板(3)与单元板(3)之间通过连接槽(8)对应并排连接,所述单元板(3)上均设有板内槽(9),所述龙骨(2)通过龙骨槽(7)和板内槽(9)对应连接并垂直于单元板(3),所述尾排吊顶(5)一侧置于支撑板(6)未连接单元板(3)的一半面积上,所述尾排吊顶(5)另一侧置于顶沿(1)上,所述钢针(11)置于单元板(3)与单元板(3)之间的连接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胜
申请(专利权)人:侯明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