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580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包括建设在岩土层中的呈梯形体结构的大坝地基,大坝地基上设有大坝主体,大坝地基的上端设有与大坝主体下端契合的内凹结构,内凹结构的中部设有呈梯形体的凸起部,大坝主体对应凸起部设有内凹部,大坝主体包括与凸起部固定契合的堆石层和设在堆石层上的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游侧还依序铺设有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第一混凝土层、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下端均延伸至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中并与大坝地基内凹结构表面贴合,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与大坝主体下端贴合处的边角上均设有膨胀止水条,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能够使大坝基础具有良好的防渗止水效果,使大坝的结构可靠性得到保证。

Dam foundation for seepage prevention and water stopp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am foundation seepage of the dam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dder body structure in the rock in the dam foundatio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dam body, dam foundation and dam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concave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main body, the central concave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art of the trapezoid body, dam the corresponding convex part of the inner concave, the dam body includes a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with fixed convex part and a pile of gravel pile of gravel on the upstream side of the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is sequentially paved with a geotextile layer and the concrete layer second, the surface fitting and dam foundation structure concave concave structure the first layer of concrete, geotextile layer and the second layer extends to the lower concrete dam foundation, concave structure and dam body of dam foundation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tacting position are arranged on the corn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dam foundation has good anti-seepage and water stopping effect, and th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of the dam is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
本技术涉及水利大坝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
技术介绍
水库是水利产业的重要设施,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城乡供水和水产养殖的功能,兴建水库可以调节利用水资源,抗御洪涝灾害,除害兴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古人有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想要使大坝在建设后能够维护方便和使用长久,大坝基础的建设可靠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大坝基础长期浸没在水面下方,长期受到水体侵蚀,若没有可靠的防水措施,则容易在日积月累的水体侵蚀下造成大坝强度不断下降,使大坝防洪蓄水能力大打折扣,由于传统水库的建设,选址要求严格,所处的地理位置既要有足够的蓄水空间,又要有途径的河流或充足的水源,往往由于地理及气候的变化,一些水库污水可蓄,还有一些水库因坝体厚度不够,常有溃坝的风险,由于技术限制,很大一部分工程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成为病险水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固、防水效果好的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包括建设在岩土层中的大坝地基,所述的大坝地基上设有大坝主体,所述的大坝地基呈梯形体结构,大坝地基的上端设有与大坝主体下端契合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中部设有呈梯形体的凸起部,所述的大坝主体对应凸起部设有内凹部,所述的大坝主体包括与大坝地基凸起部固定契合的堆石层和设置在堆石层上的第一混凝土层,所述大坝主体的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游侧还依序铺设有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下端均延伸至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中并与大坝地基内凹结构表面贴合,所述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与大坝主体下端贴合处的边角上均设有膨胀止水条。进一步,所述的大坝地基上对应膨胀止水条位置还设有用于监测水分明渗透程度的渗透传感器,所述的渗透传感器与大坝中控室的控制主机通讯连接。进一步,所述的大坝地基与岩土层接触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第一沥青防水层。进一步,所述的大坝地基下端面还设有进一步插入岩土层的固定桩。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上端面设有第二沥青防水层。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位于下游侧的下端外表面与大坝地基的上端面贴合处固定设有PVC防水带,所述的第二混凝土层下端外表面与大坝地基的上端面贴合处固定设有PVC防水带。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下游侧的下端面穿设有钢筋,所述的钢筋另一端延伸至大坝地基内。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混凝土层内设有钢筋骨架,所述的钢筋骨架为若干根横纵交错的钢筋构成的网格结构,所述的钢筋骨架下端延伸至大坝地基内。进一步,所述的膨胀止水条为腻子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大坝地基与大坝主体的上端配合侧设置成内凹结构,并在内凹结构中部设置梯形体的凸起部,使大坝主体能够稳固设立在大坝地基上,并在大坝主体与大坝基础贴合部分分别设置了膨胀止水条和渗透传感器,一旦大坝主体与大坝地基的配合间隙出现渗水,膨胀止水条将会吸水膨胀提高间隙密封性,避免因为渗水过多而造成腐蚀,使大坝主体防洪能力降低,同时利用渗透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大坝的渗水情况,以便于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另外还在第一混凝土层位于下游侧的下端外表面与大坝地基的上端面贴合处固定设有PVC防水带,第二混凝土层下端外表面与大坝地基的上端面贴合处固定设有PVC防水带来进一步提高大坝基础的防渗水性能,使得大坝的预计使用寿命得到充分保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技术大坝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E-E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6之一所示,本技术包括建设在岩土层3中的大坝地基1,所述的大坝地基1上设有大坝主体2,所述的大坝地基1呈梯形体结构,大坝地基1的上端设有与大坝主体2下端契合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中部设有呈梯形体的凸起部14,所述的大坝主体2对应凸起部14设有内凹部,所述的大坝主体2包括与大坝地基1凸起部14固定契合的堆石层21和设置在堆石层21上的第一混凝土层22,所述大坝主体2的第一混凝土层22的上游侧还依序铺设有土工织物层23和第二混凝土层24,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22、土工织物层23和第二混凝土层24下端均延伸至大坝地基1的内凹结构中并与大坝地基2内凹结构表面贴合,所述大坝地基2的内凹结构与大坝主体2下端贴合处的边角上均设有膨胀止水条12。为了方便对大坝地基1和大坝主体2配合间隙的渗水监控,进一步,所述的大坝地基上对应膨胀止水条12位置还设有用于监测水分渗透程度的渗透传感器13,所述的渗透传感器13与大坝中控室的控制主机通讯连接,当大坝地基1与大坝主体2配合间隙出现渗水情况时,首先膨胀止水条12会发生吸水膨胀,使膨胀止水条12将配合间隙紧密填充,避免缓解渗水,同时渗透传感器13会将所处位置的渗水情况反馈给大坝中控室的控制主机上,使操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收到相关信息,优选的,所述的渗透传感器13为压力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组成,优选的,所述的膨胀止水条12为腻子型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为了避免大坝地基1与岩土层3在长期接触过程中发生渗水,使得大坝地基1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大坝地基1中的渗水发生冷冻结冰并膨胀导致大坝地基1结构破坏,所述的大坝地基1与岩土层3接触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第一沥青防水层11,另外为了提高大坝地基1的固定稳定性,所述的大坝地基1下端面还设有进一步插入岩土层3的固定桩15。由于大坝主体2在上游侧为多层结构,为了避免雨水从多层结构的间隙中渗入大坝主体2,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22上端面设有第二沥青防水层27,另外,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22位于下游侧的下端外表面与大坝地基1的上端面贴合处固定设有PVC防水带25,所述的第二混凝土层24下端外表面与大坝地基的上端面贴合处固定设有PVC防水带25,通过PVC防水带25能够避免大坝主体2与大坝地基1的外表面结合处被水长期冲刷导致腐蚀。为了提高大坝主体2与大坝地基1的固定结合强度,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22下游侧的下端面穿设有钢筋26,所述的钢筋26另一端延伸至大坝地基内,所述的第二混凝土层24内设有钢筋骨架241,所述的钢筋骨架241为若干根横纵交错的钢筋构成的网格结构,所述的钢筋骨架241下端延伸至大坝地基1内。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此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包括建设在岩土层中的大坝地基,所述的大坝地基上设有大坝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坝地基呈梯形体结构,大坝地基的上端设有与大坝主体下端契合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中部设有呈梯形体的凸起部,所述的大坝主体对应凸起部设有内凹部,所述的大坝主体包括与大坝地基凸起部固定契合的堆石层和设置在堆石层上的第一混凝土层,所述大坝主体的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游侧还依序铺设有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下端均延伸至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中并与大坝地基内凹结构表面贴合,所述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与大坝主体下端贴合处的边角上均设有膨胀止水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包括建设在岩土层中的大坝地基,所述的大坝地基上设有大坝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坝地基呈梯形体结构,大坝地基的上端设有与大坝主体下端契合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的中部设有呈梯形体的凸起部,所述的大坝主体对应凸起部设有内凹部,所述的大坝主体包括与大坝地基凸起部固定契合的堆石层和设置在堆石层上的第一混凝土层,所述大坝主体的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游侧还依序铺设有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所述的第一混凝土层、土工织物层和第二混凝土层下端均延伸至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中并与大坝地基内凹结构表面贴合,所述大坝地基的内凹结构与大坝主体下端贴合处的边角上均设有膨胀止水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坝地基上对应膨胀止水条位置还设有用于监测水分渗透程度的渗透传感器,所述的渗透传感器与大坝中控室的控制主机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止水的大坝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坝地基与岩土层接触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林罗强胡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泰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