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354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它包括盛放盘、集蛹纸和盘盖,所述的盛放盘的周壁设有若干个透气口,透气口上盖有40~60目筛网,所述的集蛹纸为B型瓦楞纸,集蛹纸位于盛放盘和盘盖之间,瓦楞纸的瓦楞面朝向盛放盘,在盘盖上表面还设有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调查方便,既可保障数据的准确,又操作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害虫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上的头号害虫,也是影响荔枝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荔枝蒂蛀虫以幼虫钻蛀荔枝果实造成为害,其幼虫一旦蛀入果实,便无法再实施防治。因而在防治蒂蛀虫时,防治时机尤为重要,在防治适期进行防治,可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错过防治适期,则防治难度剧增。因此通过预测预报,推荐蒂蛀虫防治适期,是荔枝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化蛹进度预测法是预测蒂蛀虫防治适期的常用方法之一,每日收集蒂蛀虫虫蛹并对其数量进行统计,是该法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要收集蒂蛀虫虫蛹,首先需收集荔枝落果。这是因为,蒂蛀虫幼虫蛀入果实而引起荔枝落果后,幼虫需继续在落果中生长发育至老熟,才能出果化蛹,这是蒂蛀虫的发生规律。目前,在实施化蛹进度预测法时,收集蒂蛀虫虫蛹的方法为:收集荔枝落果后,将其放置于广口瓶中,让出果的老熟幼虫在其内化蛹(陈观浩,植物保护,Vol.30.N0.4, pp70-71,2004);或直接以纸张包裹落果,让出果的老熟幼虫在纸张上化蛹(冼继东等,华南农业大学学报,Vol.25.N0.3,pp67-69,2004)。上述方法存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在盛放荔枝落果时,会出现上下推挤的情况,落果霉变腐烂速度加快,从而增加蒂蛀虫幼虫死亡率,幼虫常常尚未发育至老熟即在落果中死亡,或出果后尚未化蛹即死亡。2、在每日统计蒂蛀虫的虫蛹数量时,由于老熟幼虫在容器中化蛹,容易出现遗漏,常常将前一天所化的虫蛹误认为是当日的虫蛹,出现重复统计的情况,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3、即便每日更换盛放落果的容器,以避免重复统计,也会增加操作步骤,费工费时,而且容易造成老熟幼虫或虫蛹损伤,增加虫体死亡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调查方便,既可保障数据的准确,又操作简单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的:本技术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盘、集蛹纸和盘盖,所述的盛放盘的周壁设有若干个透气口,透气口上盖有40?60目筛网,所述的集蛹纸为B型瓦楞纸,集蛹纸位于盛放盘和盘盖之间,瓦楞纸的瓦楞面朝向盛放盘,在盘盖上表面还设有把手。优选,所述的盛放盘和盘盖都为长方体形,集蛹纸为长方形,盛放盘四个盘壁各具有一个透气口。所述的盛放盘,其内尺寸为长38cmX宽28cmX高4cm,材料厚度为0.2?0.4cm,所述的透气孔在相对的两面大小分别为长18cmX宽2cm和长IOcmX宽2cm ;;所述的集蛹纸为矩形,大小为长38cmX宽28cm;所述盘盖为长方体形,内尺寸为长39cmX宽29cmX高1cm,材料厚度为0.2?0.4cm ;所述的B型瓦楞纸,其下表面的瓦楞为弧形,高为0.28?0.3mm,整张集蛹纸的的瓦楞数量为58?64条。本技术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在进行蒂蛀虫预测预报时,将荔枝落果放于盛放盘内,单层铺开,铺满,但须避免落果上下堆积重叠。蒲好落果后,再将集蛹纸盖置于落果上,瓦楞面朝下,最后以盘盖罩盖盛放盘。每日统计集蛹纸上的蒂蛀虫虫蛹数量,并更换集蛹纸,直至无幼虫出果化蛹为止。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延缓荔枝落果霉变腐烂。以盛放盘盛放荔枝落果,避免了落果上下推挤,透气孔又增加了盘内空气流动,这样可大大降低荔枝落果霉变腐烂速度,从而提高落果中的蒂蛀虫幼虫或出果老熟幼虫的存活率,让更多幼虫化蛹。2、操作方便,避免数据重复统计。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蒂蛀虫幼虫出果化蛹时,98%以上的个体会选择在集蛹纸两个瓦楞间的凹槽处化蛹。每次进行数据调查时,只需统计集蛹纸上的蒂蛀虫虫蛹数量,并将新的集蛹纸重新盖置落果上即可,无需更换盛放落果的容器。这样即操作简单,又不会重复统计。3、可与田间环境条件保持一致,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本虫蛹收集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可直接在荔枝园中使用。将本装置放置于荔枝树冠下,可使装置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与外界保持一致,使落果中的蒂蛀虫幼虫发育进度更接近自然情况,从而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盛放盘;2、集蛹纸;3、盘盖;4、透气口 ;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包括盛放盘1、集蛹纸2和盘盖3,所述的盛放盘,为长方体形,其内尺寸为长38cmX宽28cmX高4cm,材料厚度为0.2?0.4cm,在盛放盘四个盘壁各具有一个透气口 4,所述的透气口在相对的两面大小分别为长18cmX宽2cm和长IOcmX宽2cm,透气口上盖有40?60目筛网;所述的集蛹纸为B型瓦楞纸,矩形,大小为长38cmX宽28cm,其下表面的瓦楞为弧形,高为0.28?0.3mm,整张集蛹纸的瓦楞数量为58?64条;所述的盘盖为长方体形,开口向下,内尺寸为长39cmX宽29cmX高Icm,材料厚度为0.2?0.4cm ;所述的集蛹纸位于盛放盘和盘盖之间,瓦楞纸的瓦楞面朝向盛放盘,在盘盖上表面还设有把手5。在进行蒂蛀虫预测预报时,将荔枝落果放于盛放盘内,单层铺开,铺满,但须避免落果上下堆积重叠。蒲好落果后,再将集蛹纸盖置于落果上,瓦楞面朝下,最后以盘盖罩盖盛放盘。每日统计集蛹纸上的蒂蛀虫虫蛹数量,更并换集蛹纸,直至无幼虫出果化蛹为止。之所以选择B型瓦楞纸为集蛹纸,是由研究结果决定的。根据研究结果,与90°百褶纸、120°百褶纸、150°百褶纸以及A、C、E、F和G型瓦楞纸相比,蒂蛀虫老熟幼虫更喜好选择在B型瓦楞纸上化蛹,98%以上的蒂蛀虫个体会选择在B型瓦楞纸两个瓦楞间的凹槽处化蛹,而在上述其他规格或型号纸张上化蛹的个体数均不到总虫数的75%。最后根据统计结果,代入公式,计算蒂蛀虫防治适期,至此预测预报结束。实施例2:为了确定放置荔枝落果的方式,应用实施例1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设置了如下试验:在进行预测预报时,放置荔枝落果的目的是让落果中的蒂蛀虫老熟后出果化蛹,然后收集和统计虫蛹数量,并将此数据代入公式,计算蒂蛀虫的防治适期。荔枝蒂蛀虫在荔枝落果中的虫果率一般为10%~30%,为了保证虫蛹数据的准确性,至少需要收集30头以上的蒂蛀虫虫蛹用作计算,因此所需荔枝落果的数量为100~300颗。由于蒂蛀虫幼虫需在落果中生长发育至老熟,落果的霉变腐烂速度对其存活率影响甚大,霉变腐烂得快,化蛹的幼虫则少,反之则多。因此,在进行蒂蛀虫预测预报时,既需堆放大量的落果,又需尽量延缓其霉变腐烂。我们取荔枝落果300颗按以下3种方式放置,每天观察其霉变腐烂情况,统计霉变落果的数量,共观察统计10天,计算落果的霉变率,放置时的温度均为26°C,每种放置方式重复3次。1、以广口瓶堆放落果,盖上瓶盖,广口瓶开口直径为16cm,高为35cm,每天更换广口瓶;2、以纸张将落果完全包裹,每天更换新的纸张;3、以本技术的盛放盘盛放落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盛放盘、集蛹纸和盘盖,所述的盛放盘的周壁设有若干个透气口,透气口上盖有40?60目筛网,所述的集蛹纸为B型瓦楞纸,集蛹纸位于盛放盘和盘盖之间,瓦楞纸的瓦楞面朝向盛放盘,在盘盖上表面还设有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预报的虫蛹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放盘和盘盖都为长方体形,集蛹纸为长方形,盛放盘四个盘壁各具有一个透气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荔枝蒂蛀虫预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易之陈炳旭徐淑陈凯歌姚琼陈耿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