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5282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属于建筑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是该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包括前主横梁、后主横梁、左外侧支撑梁、右外侧支撑梁、左内侧支撑梁、右内侧支撑梁、加强筋板、上吊耳和下吊耳,将前主横梁、后主横梁呈前后对称间隔设置,在此前、后主横梁上均布设置加强筋板,在此前主横梁与后主横梁的腹板之间对应设置左、右外侧支撑梁和左、右内侧支撑梁,在此前、后主横梁的左段、右段的上表面上对称地分别设置上吊耳,在前、后主横梁的左段、右段的下表面上对应设置下吊耳,使用时,将起重机械的钢丝绳上的吊钩挂住上吊耳,而在下吊耳上用钢丝绳吊挂钢包回转台的零部件,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

Ladle turret lifting device for po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ole device of ladle turret lifting use, which belongs to the building installation auxiliary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lifting device of the pole comprises a front main beam, main beam, left lateral, right lateral support beam supporting beam, the left medial support beam and the right side of supporting beam, reinforcement plate and hanging ears and under the ear, the main beam, main beam is symmetric interval setting, the front and rear main beam are uniformly arranged between the reinforcement plate, before and after the main beam main beam webs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left and right lateral support beam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support within the beam. This before and after the left and right main beam section on the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the hanging ear, in the front and rear main beam left and right sections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orresponding setting lug, when used, will have the weight of the wire rope on the hang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reduced construction cost, improved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shortened construction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安装辅助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钢包回转台用的扁担装置。
技术介绍
钢包回转台是现有连铸生产中最普遍也是最常用的承载钢水包进行浇铸的关键机械设备,钢包回转台设置在连铸机浇铸位置的上方,是用于衔接钢水的接受与浇铸的中转设备;钢包回转台由底座、回转臂、驱动装置、回转支撑、事故驱动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和锚固件六部分组成,由于钢包回转台处于接收跨与浇铸跨行车梁的中间位置,施工中无法直接使用厂房内的行车进行吊装,一般情况下钢包回转台采用抬吊安装就位,如何合理抬吊及采取何种抬吊工具是钢包回转台安装环节中的关键,为此,引发了钢包回转台安装吊具的专利技术创造:如专利号为ZL201520244151.1的“行车扁担法吊装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利用行车吊装扁担,利用杠杆原理吊运物体的装置,又如专利号为ZL201520545040.4的专利“多功能抬吊扁担梁”,其包括主梁,在主梁的两端上面分别设有一个专用吊耳,吊钩与主梁通过销轴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适用于钢包回转台的安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进度,缩短工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简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其特征是:该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包括前主横梁、后主横梁、左外侧支撑梁、右外侧支撑梁、左内侧支撑梁、右内侧支撑梁、加强筋板、上吊耳和下吊耳,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呈前后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均用H型钢制成,且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的长×宽×高均可为9800mm×500mm×300mm,在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的上下翼板与腹板之间自左至右均布设置加强筋板,所述的加强筋板为矩形钢板,该加强筋板两两相邻之间的距离可为1000mm,所述的加强筋板的长×宽×厚可为470mm×140mm×20mm,在所述的前主横梁与后主横梁的左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外侧支撑梁,在所述的前主横梁与后主横梁的右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外侧支撑梁,并使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右外侧支撑梁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的中心线与右外侧支撑梁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可为8500mm,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右外侧支撑梁均用H型钢制成,且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与右外侧支撑梁的长×宽×高均可为1820mm×350mm×250mm,同时,在所述的前主横梁与后主横梁的左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左外侧支撑梁的右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内侧支撑梁,在所述的前主横梁与后主横梁的右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右外侧支撑梁的左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内侧支撑梁,并使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右内侧支撑梁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的中心线与右内侧支撑梁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可为3700mm,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右内侧支撑梁均用H型钢制成,且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与右内侧支撑梁的长×宽×高均可为1820mm×350mm×250mm,在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的左段、右段的上表面上对称地分别设置上吊耳,所述的上吊耳为呈前后向的且顶部呈圆弧状的立面板,在所述的上吊耳上设置吊孔,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的左段、右段上的上吊耳之间的间距均可为6500mm,所述的上吊耳可用厚度为40mm的钢板制成,在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的左段、右段的下表面上对应位于左内侧支撑梁、右内侧支撑梁的部位对称地分别设置下吊耳,所述的下吊耳为呈前后向的且顶部呈圆弧状的立面板,在所述的下吊耳上设置吊孔,所述的前主横梁、后主横梁的左段、右段上的下吊耳之间的中心线间距均可为3700mm,所述的下吊耳可用厚度为36mm的钢板制成。使用时,将起重机械的钢丝绳上的吊钩挂住本抬吊用的扁担装置上的上吊耳,而将本抬吊用的扁担装置上的下吊耳用钢丝绳吊挂装物件(如钢包回转台的零部件),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本技术所提出的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提高了吊装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的左视示意图。图1、图2中:1-1、前主横梁1-2、后主横梁2-1、左外侧支撑梁2-2、右外侧支撑梁3-1、左内侧支撑梁3-2、右内侧支撑梁4、加强筋板5、上吊耳6、下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简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其特征是:该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包括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加强筋板4、上吊耳5和下吊耳6,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呈前后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均用H型钢制成,且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长×宽×高均可为9800mm×500mm×300mm,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上下翼板与腹板之间自左至右均布设置加强筋板4,所述的加强筋板4为矩形钢板,该加强筋板4的两两相邻之间的距离可为1000mm,所述的加强筋板4的长×宽×厚可为470mm×140mm×20mm,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左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外侧支撑梁2-1,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右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外侧支撑梁2-2,并使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的中心线与右外侧支撑梁2-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可为8500mm,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均用H型钢制成,且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与右外侧支撑梁2-2的长×宽×高均可为1820mm×350mm×250mm,同时,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左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左外侧支撑梁2-1的右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内侧支撑梁3-1,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右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右外侧支撑梁2-2的左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内侧支撑梁3-2,并使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的中心线与右内侧支撑梁3-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可为3700mm,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均用H型钢制成,且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与右内侧支撑梁3-2的长×宽×高均可为1820mm×350mm×250mm,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的上表面上对称地分别设置上吊耳5,所述的上吊耳5为呈前后向的且顶部呈圆弧状的立面板,在所述的上吊耳5上设置吊孔,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上的上吊耳5之间的间距均可为6500mm,所述的上吊耳5可用厚度为40mm的钢板制成,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的下表面上对应位于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的部位对称地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其特征是:该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包括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加强筋板(4)、上吊耳(5)和下吊耳(6),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呈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均用H型钢制成,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上下翼板与腹板之间自左至右均布设置加强筋板(4),所述的加强筋板(4)为矩形钢板,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左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外侧支撑梁(2‑1),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右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外侧支撑梁(2‑2),并使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的中心线与右外侧支撑梁(2‑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8500mm,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均用H型钢制成,同时,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左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左外侧支撑梁(2‑1)的右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内侧支撑梁(3‑1),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右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右外侧支撑梁(2‑2)的左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内侧支撑梁(3‑2),并使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的中心线与右内侧支撑梁(3‑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3700mm,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均用H型钢制成,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的上表面上对称地分别设置上吊耳(5),所述的上吊耳(5)为呈前后向的且顶部呈圆弧状的立面板,在所述的上吊耳(5)上设置吊孔,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上的上吊耳(5)之间的间距均为6500mm,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的下表面上对应位于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的部位对称地分别设置下吊耳(6),所述的下吊耳(6)为呈前后向的且顶部呈圆弧状的立面板,在所述的下吊耳(6)上设置吊孔,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上的下吊耳(6)之间的中心线间距均为370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其特征是:该钢包回转台抬吊用的扁担装置包括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加强筋板(4)、上吊耳(5)和下吊耳(6),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呈对称间隔设置,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均用H型钢制成,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上下翼板与腹板之间自左至右均布设置加强筋板(4),所述的加强筋板(4)为矩形钢板,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左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外侧支撑梁(2-1),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右端段腹板之间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外侧支撑梁(2-2),并使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的中心线与右外侧支撑梁(2-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8500mm,所述的左外侧支撑梁(2-1)、右外侧支撑梁(2-2)均用H型钢制成,同时,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左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左外侧支撑梁(2-1)的右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左内侧支撑梁(3-1),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与后主横梁(1-2)的右段腹板之间且对应位于右外侧支撑梁(2-2)的左侧部位设置连接成一体的右内侧支撑梁(3-2),并使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呈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的中心线与右内侧支撑梁(3-2)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为3700mm,所述的左内侧支撑梁(3-1)、右内侧支撑梁(3-2)均用H型钢制成,在所述的前主横梁(1-1)、后主横梁(1-2)的左段、右段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炯周金龙金仁才施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