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27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58
一种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属于观光电梯技术领域。包括一轿厢和一轿厢架,特点:所述的轿厢架罩置在所述轿厢外,在该轿厢架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以及右侧下部各设置有一对导靴,所述轿厢的前侧底部以及后侧底部支承在所述轿厢架上,在对应于轿厢的左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循着轿厢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左立柱,该轿厢左立柱的上端与轿厢架左侧上部连接,而下端与轿厢的底部的轿厢左护板固定,在对应于轿厢的右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同样循着轿厢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右立柱,该轿厢右立柱的上端与轿厢架的顶部连接,而下部与轿厢的底部的轿厢右护板固定。保障轿厢运行的安全性,体现轿厢运行的平稳性;降低设计与安装难度。

Car structure of inclined elevator at high steep slo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ar structure of a high steep slope inclined elevator,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ightseeing elevators. Features include a car and a car frame, the car frame covered in the car, a pair of guide shoes to the car frame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 of the left side,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t, the car in front of the bottom and the bottom of the rear side of the support in the the car frame, the outer wall in the height direc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cage center position and follow the car is equipped with a car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car Zuo Lizhu, Zuo Lizhu connected with the car frame on the left upper and left lower plate, the car with the car at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is fix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The right side wall corresponding to the car and the car along the height direction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ar right column, the upper end of the car right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car frame, the car and the car in the lower right panel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support. Ensure the safety of car running, reflect the stability of car running, and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
本技术属于观光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不少名胜古迹位于层峦叠嶂之山区,慕名前往游览的观光客流量大,于是一方面为了保障期望的观光秩序和观光客的安全,另一方面旨在节省观光客的时间和减少体能消耗,因而在此类景区通常配套有观光电梯。如业界所知,由于山间坡面通常较为陡峭,因而电梯的轿厢结构与常见的用于高层建筑上的垂直上下行的电梯(即直梯)的轿厢结构不论是设计还是安装,其难度尤其是安全因素要严苛得多。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斜行电梯的技术信息,如CN201494989U(一种斜行电梯)、CN203976173U(无对重双轿厢斜行电梯)、CN102756965A(一种轿厢架结构)和CN204490277U(一种用于斜行电梯的轿厢架),等等。进而如业界所知,斜行电梯的轿厢架结构的合理与否既对斜行电梯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又对轿厢的设计与安装难度产生相应的影响并且还对斜行电梯的运行安全性产生影响。然而并非限于前述例举的专利文献公开的斜行电梯虽然各有独到的技术之长,但存在以下通弊:其一,由于相对于一部斜行电梯仅有四个导靴,四个导靴两两对应地与敷设在坡面上的一对彼此并行的斜行导轨形成滚动副,因而其安全性相对脆弱;其二,由于受轿厢架结构的限制或称制约,因而对轿厢的安装无法采用类似于垂直上下行电梯的安装方式,致安装难度大。本申请人认为,对于高陡坡斜行电梯,如果在原有的一对导轨的基础再增设一对导轨,具体而言,在对应于一对下导轨的上方通过支架增加一对上导轨,或者在一对左导轨的基础上增设一对右导轨,那么毫无疑问可以增进高陡坡斜行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并且同时能使轿厢的设计与安装趋于类似于垂直上下行电梯的设计安装风格。然而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得以使高坡度斜行电梯具备八个导靴而藉以与两对导轨同时构成滚动副的技术信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经计算机模拟推演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增进轿厢的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并且有利于降低对轿厢的安装难度的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包括一轿厢和一轿厢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架罩置在所述轿厢外,并且在该轿厢架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以及右侧下部各设置有一对导靴,所述轿厢的前侧底部以及后侧底部支承在所述轿厢架上,在对应于轿厢的左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循着轿厢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左立柱,该轿厢左立柱的上端与轿厢架左侧上部连接,而下端与轿厢的底部的轿厢左护板固定,在对应于轿厢的右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同样循着轿厢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右立柱,该轿厢右立柱的上端与轿厢架的顶部连接,而下部与轿厢的底部的轿厢右护板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轿厢架包括一前架体、一后架体、左连接横梁、右连接横梁和顶连接横梁,前架体以及后架体罩置在所述的轿厢外,左连接横梁的前端与前架体的左侧上部固定,而左连接横梁的后端与后架体的左侧上部固定,所述轿厢左立柱的上端与左连接横梁的中部连接,右连接横梁的前端与前架体的右侧上部固定,而右连接横梁的后端与后架体的右侧上部固定,并且在该右连接横梁与所述轿厢右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立柱斜支撑,顶连接横梁的前端与前架体的顶部朝向后的一侧固定,而顶连接横梁的后端与后架体的顶部朝向前的一侧固定,所述轿厢右立柱的上端与顶连接横梁的中部连接,在所述前架体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各设置有一所述的导靴,在所述后架体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同样各设置有一所述的导靴。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前架体包括前架体上横梁、前架体下横梁、前架体左纵梁和前架体右纵梁,前架体上横梁的左端与前架体左纵梁的顶部固定连接,前架体上横梁的右端与前架体右纵梁的顶部固定连接,前架体下横梁的左端通过前架体下横梁左连接件与前架体左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前架体下横梁的右端通过前架体下横梁右连接件与前架体右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藉由前架体上、下横梁、前架体左纵梁以及前架体右纵梁的彼此连接而使前架体形成口字形的构造并且罩置在所述的轿厢外,所述的后架体包括后架体上横梁、后架体下横梁、后架体左纵梁和后架体右纵梁,后架体上横梁的左端与后架体左纵梁的顶部固定连接,后架体上横梁的右端与后架体右纵梁的顶部固定连接,后架体下横梁的左端通过后架体下横梁连接件与后架体左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后架体下横梁的右端同样通过后架体下横梁右连接件与后架体右纵梁的底部固定连接,藉由后架体上、下横梁、后架体左纵梁以及后架体右纵梁的彼此连接而使后架体形成口字形的构造并且罩置在所述的轿厢外,所述左连接横梁的前端与所述前架体左纵梁朝向后的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而左连接横梁的后端与所述后架体左纵梁朝向前的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右连接横梁的前端与所述前架体右纵梁朝向后的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而右连接横梁的后端与所述后架体右纵梁朝向前的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的顶连接横梁在对应于所述轿厢右立柱的上端的位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前、后架体上横梁之间,所述轿厢的底部通过轿厢托架支承在所述前架体下横梁以及后架体下横梁上,在所述前架体左纵梁的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各固定有一前架体左纵梁导靴铰接座,在所述前架体右纵梁的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各固定有一前架体右纵梁导靴铰接座,在所述后架体左纵梁的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各固定有一后架体左纵梁导靴铰接座,在所述后架体右纵梁的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各固定有一后架体右纵梁导靴铰接座,在所述的前架体左纵梁导靴铰接座、前架体右纵梁导靴铰接座、后架体左纵梁导靴铰接座以及后架体右纵梁导靴铰接座上各铰接有一所述的导靴。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前架体上横梁的右端与所述后架体上横梁的右端之间固定有一牵引绳绳头固定梁,在该牵引绳绳头固定梁上开设有牵引绳绳头定位孔。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轿厢的底部固定有轿厢底梁,该轿厢底梁的前端和后端与所述轿厢托架固定。在本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轿厢的左厢壁和右厢壁是透明的,并且该轿厢的轿厢门朝向电梯的运行方向。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轿顶护栏。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底梁的前端和后端各通过底梁固定螺钉与所述的轿厢托架固定。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轿厢底梁与轿厢托架之间并且在对应于底梁固定螺钉的位置设置有缓冲垫,底梁固定螺钉穿过该缓冲垫。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轿厢左立柱的前侧上部与所述轿厢左护板的前端之间、在轿厢左立柱的后侧上部与轿厢左护板的后端之间、在所述轿厢右立柱的前侧上部与所述轿厢右护板的前端之间以及在轿厢右立柱的后侧上部与车厢右护板的后端之间各固定连接有一立柱拉杆。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轿厢架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以及右侧下部各设置有一对导靴,因而使导靴的数量由已有技术中的四个合理地增至八个,满足与两对导轨构成滚动副的要求,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包括一轿厢(1)和一轿厢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架(2)罩置在所述轿厢(1)外,并且在该轿厢架(2)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以及右侧下部各设置有一对导靴(3),所述轿厢(1)的前侧底部以及后侧底部支承在所述轿厢架(2)上,在对应于轿厢(1)的左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循着轿厢(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左立柱(11),该轿厢左立柱(11)的上端与轿厢架(2)左侧上部连接,而下端与轿厢(1)的底部的轿厢左护板(12a)固定,在对应于轿厢(1)的右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同样循着轿厢(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右立柱(13),该轿厢右立柱(13)的上端与轿厢架(2)的顶部连接,而下部与轿厢(1)的底部的轿厢右护板(12b)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包括一轿厢(1)和一轿厢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架(2)罩置在所述轿厢(1)外,并且在该轿厢架(2)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以及右侧下部各设置有一对导靴(3),所述轿厢(1)的前侧底部以及后侧底部支承在所述轿厢架(2)上,在对应于轿厢(1)的左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循着轿厢(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左立柱(11),该轿厢左立柱(11)的上端与轿厢架(2)左侧上部连接,而下端与轿厢(1)的底部的轿厢左护板(12a)固定,在对应于轿厢(1)的右侧外壁的居中位置并且同样循着轿厢(1)的高度方向设置有一轿厢右立柱(13),该轿厢右立柱(13)的上端与轿厢架(2)的顶部连接,而下部与轿厢(1)的底部的轿厢右护板(12b)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轿厢架(2)包括一前架体(21)、一后架体(22)、左连接横梁(23)、右连接横梁(24)和顶连接横梁(25),前架体(21)以及后架体(22)罩置在所述的轿厢(1)外,左连接横梁(23)的前端与前架体(21)的左侧上部固定,而左连接横梁(23)的后端与后架体(22)的左侧上部固定,所述轿厢左立柱(11)的上端与左连接横梁(23)的中部连接,右连接横梁(24)的前端与前架体(21)的右侧上部固定,而右连接横梁(24)的后端与后架体(22)的右侧上部固定,并且在该右连接横梁(24)与所述轿厢右立柱(1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立柱斜支撑(241),顶连接横梁(25)的前端与前架体(21)的顶部朝向后的一侧固定,而顶连接横梁(25)的后端与后架体(22)的顶部朝向前的一侧固定,所述轿厢右立柱(13)的上端与顶连接横梁(25)的中部连接,在所述前架体(21)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各设置有一所述的导靴(3),在所述后架体(22)的左侧上部、左侧下部、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同样各设置有一所述的导靴(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陡坡斜行电梯的轿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架体(21)包括前架体上横梁(211)、前架体下横梁(212)、前架体左纵梁(213)和前架体右纵梁(214),前架体上横梁(211)的左端与前架体左纵梁(213)的顶部固定连接,前架体上横梁(211)的右端与前架体右纵梁(214)的顶部固定连接,前架体下横梁(212)的左端通过前架体下横梁左连接件(2121)与前架体左纵梁(213)的底部固定连接,前架体下横梁(212)的右端通过前架体下横梁右连接件(2122)与前架体右纵梁(214)的底部固定连接,藉由前架体上、下横梁(211、212)、前架体左纵梁(213)以及前架体右纵梁(214)的彼此连接而使前架体(21)形成口字形的构造并且罩置在所述的轿厢(1)外,所述的后架体(22)包括后架体上横梁(221)、后架体下横梁(222)、后架体左纵梁(223)和后架体右纵梁(224),后架体上横梁(221)的左端与后架体左纵梁(223)的顶部固定连接,后架体上横梁(221)的右端与后架体右纵梁(224)的顶部固定连接,后架体下横梁(222)的左端通过后架体下横梁连接件(2221)与后架体左纵梁(223)的底部固定连接,后架体下横梁(222)的右端同样通过后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华成张劲松李云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