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270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修建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采用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将天然降雨进行拦截、收集成流;2)将拦截、收集成流的天然降雨通过管道或渠道在重力作用下运输至蓄水池;3)通过现代灌溉、喷灌和传统的技术手段对对优质蔬菜或农作物等进行灌溉。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拦截并积蓄自然降雨,通过管道运输到防渗蓄水池内进行储水,高效的利用了自然降雨,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解决了干旱时对蔬菜、农作物等进行灌溉的水源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属于农业灌溉

技术介绍
我国很多地区,随人降水丰沛,但降雨分布不均,蓄水困难,特别是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干旱,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农业生产及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进程。缺水、干旱已经成为我国很多省、市高品质绿色蔬菜大面积生产的一只拦路虎。目前,在农业生产上,人们采取预先修建水泥池子,往池子里注满水,在农作物需要灌溉时进行灌溉。然而,采用以上方式,通过修建水泥池子来进行储水,其需要挖坑,使用水泥、沙子等原材料,其工程量大,修建成本高,而且水泥池子在太阳暴晒下,容易开裂,造成池子渗漏,而且需要人工预先引入水源对池子进行注水,对水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防渗漏、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对天然降雨进行集雨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修建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采用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将天然降雨进行拦截、收集成流;2)将拦截、收集成流的天然降雨通过管道或渠道在重力作用下运输至蓄水池;3)通过现代灌溉、喷灌和传统的技术手段对对优质蔬菜或农作物等进行灌溉。步骤2)中所述的蓄水池为以无毒无味、耐热耐寒、柔韧性高、拉伸强度好的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为材料建造在低洼地形上的蓄水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将天然降雨进行拦截、收集后通过管道在重力作用下运输至蓄水池,与传统的人工预先引入水源注入水池进行储水相t匕,其采用是水源是天然降雨,高效的利用了自然降雨,节约了水资源,解决了枯水季节无法获得水源的难题。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蓄水池的修建方法与传统的使用水泥、沙石修建的蓄水池的方法不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蓄水池更加注重蓄水的功能,其建造过程中不需要爆破坚硬的岩石,也不用开挖大量的土石方,更不需要水和混凝土,而是利用岩溶山地自然存在的洼地,经过底部与侧面平整修饰,堆砌必要的挡水墙等简单的工艺处理,然后铺设无毒无味、耐热耐寒、柔韧性高、拉伸强度好的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HDPE,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其在淹水条件下使用年限可达30年以上,此蓄水池可以建造在任意低洼地形上、其节能省力省材、高效防渗防漏、成本相对低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述内容。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修建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采用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将天然降雨进行拦截、收集成流;2)将拦截、收集成流的天然降雨通过管道或渠道在重力作用下运输至蓄水池;3)通过现代灌溉、喷灌和传统的技术手段对对优质蔬菜或农作物等进行灌溉。步骤2)中所述的蓄水池为以无毒无味、耐热耐寒、柔韧性高、拉伸强度好的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为材料建造在低洼地形上的蓄水池。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修建顶层集雨面面积为3000平方米以上的玻璃温室或大棚温室,采用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将天然降雨进行拦截、收集成流;2)建设防渗漏、 防污染、防蒸发的管道运输线1000米以上和建设无地面和地下污染的蓄水能力在1500立方米以上的生态蓄水池,所述的蓄水池为以无毒无味、耐热耐寒、柔韧性高、拉伸强度好的高密度聚乙烯防渗膜为材料建造在低洼地形上,将拦截、收集成流的天然降雨通过管道或渠道在重力作用下运输至蓄水池;3)通过现代灌溉、喷灌和传统的技术手段对对优质蔬菜或农作物等进行灌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进行集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修建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采用玻璃温室、大棚温室顶层面作为集雨面将天然降雨进行拦截、收集成流; 2)将拦截、收集成流的天然降雨通过管道或渠道在重力作用下运输至蓄水池; 3)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紫云自治县绿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