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2592 阅读:9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属于种苗繁殖【技术领域】。选取无病虫损伤的块状山药种薯按正常播种要求切块后,切面用草木灰或石灰粉进行保护处理,在大棚或小弓棚内的催芽苗床上对切块种薯进行催芽;将催芽后的种薯分割成3~4个带芽的种薯块,播种到经培肥的种薯繁殖苗床上,出苗后按照块状山药种薯苗床繁殖技术进行苗床管理,秋季下霜之前收获种薯。用该方法繁殖种薯可达7万个/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次切割山药薯块的方法来繁育种薯,大大提高了块状山药种薯繁殖系数,达到节约用种成本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繁殖系数较高、繁殖效率高且大大节约山药种薯繁殖成本,提高种薯繁殖效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块状山药种薯高效繁殖方法,是利用块状山药种薯进行苗床高效率快繁的新方法,属于种苗繁育

技术介绍
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抗病机理正逐步被发现和证实,并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山药是江苏省传统地方特产,目前江苏省淮山药种植面积约为2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在苏北黄泛冲积平原和苏中、苏南的沿江及沿海淤积平原,其中苏、鲁、豫、皖接壤地区是我国山药四大主产区之一。山药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作物,种植效益达到0.8~1.5万元/亩,因此山药种植是徐州、连云港、宿迁等苏北三市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好项目之一。但由于山药生产存在用工投入多、生产成本投入大等限制因素,近年来气候等因素造成产量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不稳,加之未能及时有效解决山药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导致江苏省山药种植面积出现较大波动。块状山药的块茎长25~35cm,直径6~8cm,可以实行起垄栽培,免除普通淮山药传统的挖沟栽培方式造成对土壤耕作层的严重破坏,以及夏季多雨时塌辙沟的危害,打破了普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是: 1)第一次切块:于3月下旬将块状山药种薯晾晒2~3天后,切成50~100g的种薯块,将切好的种薯块晾晒I天后,切面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待播; 2)薯块催芽:在大棚内设置苗床进行催芽,或露地苗床加盖小弓棚进行催芽,15-25天催芽薯块都发出丛芽; 3)催芽后第二次切块:取出催芽薯块,将种薯块按照发芽部位,分割成3~4个带芽的种薯,每个种薯块带1-2个芽,将切面再次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后待播; 4)播种与管理:施足基肥,将切好的带芽薯块播种到种薯繁殖苗床,播种后10天齐苗,出苗后常规管理; 5)收获种薯处理:种薯采收后用质量比25%阿米西达悬浮液500倍液均匀喷晒种薯后,晾晒2天,确保除尽种薯外表水分;要将破皮和断裂种薯单独挑选出来,破皮和断裂种薯要多晾晒,使创面形成愈伤;入库前再将种薯用草木灰或石灰粉包裹,防止烂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块状山药种薯苗床高效繁殖方法,其特征是:其中步骤2)所述的薯块催芽,是指在大棚内准备催芽苗床或在露地催芽苗床上加盖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剑美张培通王立韩晓勇郭文琦李春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