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旺凡专利>正文

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5233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精快速繁殖的技术方法,包括采用变温处理加激素处理打破种子休眠以及利用打破休眠的种子作材料进行离体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经过分化培养和根诱导,无性繁殖黄精种苗。采用本技术能大大提高黄精繁殖倍数,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精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黄精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黄精系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约41种,我国约35种,据《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我国作药用的主要是分布在北方的大黄精、分布在云贵高原的滇黄精和长江以南的多花黄精三种,作药用有二千多年历史。以其分布广、适应性强、药用价值高、药食兼用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作为功能食品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黄精主要含多糖、聚糖、黄酮、蒽醌、皂苷、木质素、生物碱和氨基酸等物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精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调节人体免疫、降脂、降糖、降低或抑制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学习记忆与再现能力、抗炎、抗病毒等功效。随着应用的拓展,人们无计划的采挖,野生资源已渐枯竭,人工栽培成为必然趋势。根茎繁殖因用种量大、生产成本高,加上种源不足,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种子虽然繁殖系数大,但有两次生理休眠期,生产周期长,自然条件下,需要经历三年才能长出一片真叶。打破种子休眠,短期内让种子萌发,并以此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为大面积人工种植提供大量种苗,还可降低生产成本,具有保持种质的优良性状,不受自然因素制约等特点,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月以上,发芽率达到90%以上;同时,采用生物工程技术,以萌发种子为材料,进行离体诱导,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黄精种苗,具有污染率低,诱导率高;繁殖系数大,生产成本低;保持原种质优良性状,不受自然因素影响等特点,在生产中具有实际推广价值与经济意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黄精快速繁殖技术方法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黄精种子休眠打破;二是利用打破休眠的种子作材料进行离体诱导培养无性繁殖。黄精种子具有深度形态休眠与生理休眠,而且有两次休眠特性,当第一次休眠打破后,种子胚根突破种皮而生长,胚根长至2cm时,在胚根基部膨大,变成一个初生地下茎,而胚芽并不生长,仍处于休眠状态;黄精属于单子叶植物,子叶留土类型,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内胚乳提供所需营养供胚生长,只有打破芽休眠,胚芽才萌动,长出第一片真叶。本方法先将成熟种子搓去外果皮后,3~5°C细砂冷藏30天,用200~300ppmGA3浸泡24小时,放入26°C培养箱恒温催芽,待胚根长出后,再用200~300ppm的KT浸泡12~24小时,种子可萌发生长,供生产所用。黄精虽然属于自花授粉植物,但种子繁殖是有性繁殖,遗传上有一定的变异性,同时,受自然因素影响。采用萌发的种子作材料,进行离体诱导,组织培养,生长周期缩短,繁殖系数提高,更能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以萌发的种子作材料,因其初生茎上的胚芽分生组织发达,分生能力很强,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一粒种子可以诱导出100~500株种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以萌发的种子作材料,进行离体诱导组织培养,包括三个步骤,一是离体诱导愈伤组织;二是将多次继代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出苗;三是将分化的组培苗再诱导分化出根系O【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精快速繁殖的技术方法,包括打破种子休眠和以打破休眠的种子作材料进行组织培养。本技术方法可使黄精种子提早13个月发芽,发芽率达到90%以上;采用发芽的种子作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可使繁殖系数提高100~500倍,可保持种苗的优良遗传性状,不受自然因素影响,生产成本降低,经济、实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中,黄精种子休眠打破,采用变温处理与激素处理相结合,促使种子内抑制种子萌发的某些化学物质分解,促使种子萌发。先将采回的成熟果实,搓去外果皮,细砂层积放在3~5°C冷藏箱内处理30天,然后用200~300ppmGA3浸泡12~24小时,放入培养箱25~26°C恒温催芽,待胚根长出后,再用200~300ppm的KT浸泡12~24小时,种子可萌发生长。利用萌发的种子进行组织培养,首先将地下初生茎上的须根摘除,放在流水中冲洗数小时,用8%次氯酸钙处理30min,超静台内70%乙醇消毒3次,0.1%氯化汞消毒处理8~IOmin,无菌水冲洗5次,纵切 小根莖芽,接种到MS加6—BAl.0mg/L\2, 4-D0.5mg/L\鹿糖30g/L\琼脂7g/L,PH5.8的固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6°C、光照时间16h\光强1500Lx条件下培养,20天左右可诱导出愈伤组织,经过3~5次的继代培养后,将愈伤组织切成直径3cm左右的小块,转接到MS加TDZ1.5mg/L\2, 4-D1.0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培养15天后再转移到MS加6-BA1.0mg/L\NAA2.0mg/L\蔗糖30g/L\琼脂7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出芽苗来;待芽苗长到3~5cm时,再转移到1/2MS加NAA1.0mg/LL\蔗糖30g/L\琼脂7g/L的生根培养基上,待根系生长到一定时期,出瓶炼苗驯化。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 将采回的成熟果实,搓去外果皮,细砂层积放在:TC冷藏箱内处理30天,然后用200ppmGA3浸泡24小时,放入培养箱26°C恒温培养,发芽率达到70%,再用200ppm的KT浸泡处理12小时,萌发率可达90%。大部分可播种到室外育苗。将发芽的地下小根茎摘除须根,放在流水中冲洗一天一晚,用8%次氯酸钙处理30min,超静台内70%乙醇消毒3次,0.1%氯化汞消毒处理8min,无菌水冲洗5次,纵切小根茎芽,接种到MS加6—BAl.0mg/L\2, 4-D0.5mg/L\蔗糖30g/L\琼脂7g/L,PH5.8的固体培养基上,在温度26°C、光照时间16h\光强1500Lx条件下培养,20天左右诱导出愈伤组织,经过3~5次的继代培养后,将愈伤组织切成直径3cm左右的小块,接种到MS加6-BA1.0mg/L\NAA2.0mg/L\蔗糖30g/L\琼脂7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平均每块愈伤组织的丛芽达到6.5个;待芽苗长到3~5cm时,再转移到1/2MS加NAA1.0mg/L\蔗糖30g/L\琼脂7g/L的生根培养基上,当每丛芽苗长出5条以上根时,出瓶炼苗。用以上方法为S1.实施例2: 将经过冷藏处理的种子,用400ppmGA3浸泡12小时,放入培养箱26°C恒温培养,发芽率40%左右,待胚根长出后,再用300ppm的KT浸泡处理12小时,萌发率80%左右。完全按照SI方法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后,不同的是先转接到MS加TDZ1.5mg/L\2, 4-D1.0mg/L\蔗糖30g/L\琼脂7g/L培养基上培养15天后再转移到MS加6-BA1.0mg/L\NAA2.0mg/L\蔗糖30g/L\琼脂7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每块愈伤组织的丛芽达到8.9 个;为 S2.SI与S2比较,种子处理SI较S2发芽率提高30%,芽萌发率提高10%。组织培养过程中,分化培养结果看,S2较SI每块愈伤组织的丛生芽平均多2.4个。以上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精快速繁殖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种子休眠打破和用打破休眠种子作材料进行离休诱导培养愈伤组织生产组织培养苗。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种子休眠打破,先将成熟果实搓去外果皮后,3~5°C细砂冷藏30天,用200~300ppmGA3浸泡12~24小时,放入培养箱25~26°C恒温催芽,待胚根长出后,再用200~300ppm的KT浸泡12~24小时,种子可萌发生长。3.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离体诱导组织培养包括愈伤组织诱导、芽分化和根分化三个环节。4.根据权利要求3其特征在于,愈伤组织诱导,以萌发的种子作材料,清洗消毒后对芽纵切,接种到 MS 加 6 — BAl.0mg/L\2, 4-D0.5mg/L\ 蔗糖 30g/L\ 琼脂 7g/L、PH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旺凡
申请(专利权)人:张旺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