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调直器及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192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调直器及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其中,旋转调直器包括驱动电机、旋转体、调直块以及设置在旋转体两侧的轴承座,旋转体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轴、本体和第二转轴,本体中设置有一径向贯通的中空腔,第一转轴、本体、调直块和第二转轴上同轴设置有直径相同的贯通孔,第一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旋转体一侧的轴承座上,第二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旋转体另一侧的轴承座上;第一转轴或第二转轴上固定在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延长段,延长段通过皮带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调直器中采用在旋转体中设置多个同轴带孔调直块的方式,使得铁丝在旋转作用力下,快速的进行直接拉直,提高了铁丝的调直效果和调直效率。

Rotary straightener and wire inserting machine using rotary straighten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inserting machine, a rotary straightener and application of rotary straightener which rotary straightener includes a drive motor, a rotating body, straightening block and arranged at both sides of the rotary body bearing, rotating body comprises a coaxial connected first shaft, and a shaft body second. In the radial through cavity body, a first shaft, a body, and the shaft straightening block second is arranged coaxially with the same diameter through hole, the first shaft through a bearing is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rotary body of the bearing seat, second shaft through a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tating body bearing seat; a first shaft or the second shaft is fixed at one end of the bear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prolonged period of extension, through the pulley and the driving motor is connected. In a rotating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coaxial hole straightening block using the straight rotational adjustment device, the wire in a rotating force, fast direct straightening, improves the wire straightening effect and straighten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调直器及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保温外墙板或内隔墙板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调直器及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
技术介绍
传统技术中的插丝机一般是给泡沫板插丝,只需将铁丝插透泡沫板,并使铁丝的两端焊接在泡沫板两侧的网片上。现有技术中因珍珠岩板是集保温、隔热和防火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板材,人们逐渐开始使用珍珠岩板作复合保温外墙板或内隔墙板,然而因珍珠岩板比泡沫板的硬度较大,导致传统的插丝机不好将铁丝插透,或插透后方向偏离太多,不好与两侧的铁丝网片焊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为了克服此技术缺点,主要有三种方案:第一,选择将在网片上设置挂钩,网片借助挂钩固定在珍珠岩板端面上,这种方案的稳定性不高,网片随时都有可能掉落;第二,选择增大铁丝直径来进行插丝,则所需的铁丝成本增加,相关设备也需要进行尺寸上的适应性调整,事实上也很难实现;第三,选择先在珍珠岩板上进行钻孔,再进行插丝,这种方案由于增加了钻孔工序,不仅使得插丝机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增大,还使得插丝机的插丝必须按照设定的钻孔进行插丝工作,若插丝与插丝孔不匹配将会大大降低插丝效率,并且插丝孔的直径比插丝直径大也将导致插丝在插丝孔的固定性能差。上述因素都制约着插丝机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直效果好的旋转调直器,使得现有插丝调直装置中存在的调直不彻底的问题得以解决,进而提供一种插丝效率高、插丝效果好的插丝机,使得现有插丝机中存在的插丝效率低、插丝效果差的问题得以解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调直器,包括驱动电机、旋转体、调直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体两侧的轴承座,所述旋转体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轴、本体和第二转轴,所述本体中设置有一径向贯通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内侧壁上成对设置有安装所述调直块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转轴、本体、调直块和第二转轴上同轴设置有直径相同的贯通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体一侧的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体另一侧的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在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延长段,所述延长段通过一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优选的,还包括锁紧调节组件,所述锁紧调节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两侧的锁紧螺栓、固定螺栓和固定片,每个所述固定片的两端部均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每个所述固定片的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调直块相接触。优选的,所述调直块至少为5个,所述调直块均布在所述中空腔内。优选的,相邻所述调直块的间距为50mm。优选的,所述贯通孔的直径为5mm。本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包括机架、传送机构、旋转调直器、送丝机构和锁丝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横向支撑框架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框架上方的第一竖向支撑框架和第二竖向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架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框架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且倾斜的角度可调,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架和第二竖向支撑框架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两条滑动支撑导柱、与所述滑动支撑导柱相连接的第一气缸以及与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旋转调直器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送丝机构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滑动支撑导柱滑动连接,所述送丝机构的上侧面连接有一第二气缸的,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锁丝机构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滑动支撑导柱固定连接,所述送丝机构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锁丝机构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旋转调直器的所述贯通孔同轴,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贯通孔均用于插丝通过,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框架上,用于传送待插丝物料。优选的,还包括一自动断丝装置,所述自动断丝装置用于切断穿过所述锁丝机构的插丝。优选的,所述送丝机构和所述锁丝机构均包括左压紧盖板和右压紧盖板,所述左压紧盖板和所述右压紧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压紧盖板和/或右压紧盖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气囊和平面板。优选的,还包括一自动焊接设备,所述自动焊接设备包括上焊接机构和下焊接机构,所述上焊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框架的上方,所述上焊接机构用于焊接待插丝物料上部的插丝,所述下焊接机构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框架的下方,所述下焊接机构用于焊接待插丝物料下部的插丝。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所述气囊均与储气罐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或所述气囊与所述储气罐之间还设置有一分气阀。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调直器中采用在旋转体中设置多个同轴带孔调直块的方式,使得穿过旋转调直器中的待插丝(铁丝)在旋转作用力的作用下,快速的进行直接拉直,避免了现有技术的调制机构中中间调直块与两端调直块不同轴导致待插丝调直后仍然存在弯曲的问题,提高了待插丝的调直效果;并且调直块不同轴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调整调直块的位置,不仅降低了调直效率,还增大了调直成本及劳动强度。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中采用上述旋转调直器对待插丝进行调直的方式,使得调直后待插丝的调直效果非常好,降低了待插丝的弯曲度,降低了待插丝与物料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调直后的待插丝可以直接穿透待插丝物料(复合珍珠岩板或珍珠岩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先进行钻孔,再进行插丝导致的插丝效率低下、插丝效果差、插丝成本高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插丝效率和插丝效果,降低了插丝工作的成本。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中采用设置送丝机构和锁丝机构的方式,使得由旋转调直器中出来的待插丝在平面板的夹持下进行送丝工作和锁丝工作,其中,采用平面板夹持的方式,不仅保证了调直后的待插丝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保持平直状态,还保证了待插丝在穿透待插丝物料(复合珍珠岩板或珍珠岩板)时不会弯曲。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中采用在储气罐与用气装置(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气囊)之间设置分气阀的方式,使得储气罐送至用气装置中的气体量、气体压力都非常均匀,避免了气体量、气体压力不均导致用气装置运动不平衡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插丝工作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旋转调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旋转调直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轴承座、2-第一转轴、3-本体、4-第二转轴、5-中空腔、6-定位槽、7-贯通孔、8-延长段、9-带轮、10-固定片、11-固定螺栓、12-锁紧螺栓、13-横向支撑框架、14-第一竖向支撑框架、15-传送机构、16-旋转调直器、17-送丝机构、18-锁丝机构、19-第一气缸、20-滑动支撑导柱、21-连接板、22-第二气缸、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调直块、26-第二竖向支撑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调直器及应用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调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旋转体、调直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体两侧的轴承座,所述旋转体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轴、本体和第二转轴,所述本体中设置有一径向贯通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内侧壁上成对设置有安装所述调直块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转轴、本体、调直块和第二转轴上同轴设置有直径相同的贯通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体一侧的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体另一侧的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在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延长段,所述延长段通过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调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旋转体、调直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体两侧的轴承座,所述旋转体包括同轴依次连接的第一转轴、本体和第二转轴,所述本体中设置有一径向贯通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内侧壁上成对设置有安装所述调直块的定位槽,所述第一转轴、本体、调直块和第二转轴上同轴设置有直径相同的贯通孔,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体一侧的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转轴通过一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体另一侧的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在所述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延长段,所述延长段通过皮带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调节组件,所述锁紧调节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定位槽两侧的锁紧螺栓、固定螺栓和固定片,每个所述固定片的两端部均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每个所述固定片的中部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调直块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调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块至少为5个,所述调直块均布在所述中空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调直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调直块的间距为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调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直径为5mm。6.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旋转调直器的插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送机构、旋转调直器、送丝机构和锁丝机构,所述机架包括横向支撑框架以及倾斜设置在所述横向支撑框架上方的第一竖向支撑框架和第二竖向支撑框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架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框架的倾斜方向相反,并且倾斜的角度可调。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框架和第二竖向支撑框架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海山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卉原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