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底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174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底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该集装箱底锁包括:门钩;驱动轴,驱动轴固定到集装箱上,并与门钩的一端连接,驱动轴驱动门钩绕驱动轴旋转;连杆系统,连杆系统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并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沿水平方向的大致直线运动;以及弹簧系统,弹簧系统的一端与连杆系统的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一端相连,弹簧系统的另一端固定于集装箱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底锁通过驱动轴旋转直接带动门钩绕驱动轴转动,实现箱门的开启和关闭;克服了因在驱动轴端施加上下力产生较大挠度,而使驱动轴弯曲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底锁开启和关闭操作的可靠性,提高了驱动轴的使用寿命。

Container bottom lock and container having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ainer bottom lock and has its container, the container bottom lock includes a door hook; the drive shaft, the drive shaft is fixed to the container, an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door hook, driving around the drive shaft rotation shaft to drive the door hook; the linkage system, connecting rod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system,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e shaft is roughly linear motion transformation along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spring system, one end of a spring system and the linkage system is capable of moving along a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is fixed on the contain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ainer bottom lock through the rotation of a drive shaft directly drives the door hook around the drive shaft rotation, to achieve the box door opening and closing; overcome the drive shaft on the force applied at the end of large deflection, the shaft bending problem of the driving; improve the bottom lock opening and closing operation reliability.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riv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底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底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集装箱作为首选货运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除了ISO标准海运集装箱以外,还包括有其他符合特殊使用要求的特种集装箱,比如用于装运矿石的集装箱,为了方便卸货,这种集装箱后端多采用上翻门结构,箱体底部设置箱门底锁装置。图1、图2为现有技术的底锁装置的截面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集装箱底锁32包括设置在箱门31上的门钩103和设置在集装箱3底部的与门钩103配合的门钩,门钩分别与驱动轴101和旋转轴104垂直相连,驱动轴101位于中间位置,在驱动轴101的远离旋转轴104的一侧,连接有回位弹簧102。如图2所示,与图1示出的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底锁不同的是其旋转轴104设置于回位弹簧102与驱动轴101之间。现有技术的底锁装置是靠驱动轴101的上下力(如图1和图2中箭头的指示所示)来抵抗弹簧102的原有状态,从而带动门钩103围绕旋转轴104转动,实现门钩103的开启和关闭。从图1、图2可以看出,现有技术的底锁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弹簧锁紧力不可调节,锁紧状态下容易产生受力不均匀,并且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2、驱动方式较为落后,若在轴端施加上下力,极易产生较大的挠度使轴弯曲,从而出现开启动作不可靠的现象;3、若驱动轴无意中被施加作用力导致门钩意外被开启,而发生箱门解锁货物跑出的严重后果。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集装箱底锁,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性能更好、更可靠的集装箱底锁及具有该底锁的集装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装箱底锁,包括门钩;驱动轴,驱动轴固定到集装箱上,并与门钩的一端连接,驱动轴驱动门钩绕驱动轴旋转;连杆系统,连杆系统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并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沿水平方向的大致直线运动;以及弹簧系统,弹簧系统的一端与连杆系统的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一端相连,弹簧系统的另一端固定于集装箱上。根据本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底锁是通过驱动轴旋转直接带动门钩绕驱动轴转动,实现箱门的开启和关闭;进一步是通过连杆系统将驱动轴产生的扭矩转换为近似水平方向的推力,以及通过连杆系统将弹簧系统回位释出能量而产生的弹力转换为驱动驱动轴的扭矩,来实现门钩的开启和复位,操作过程中,驱动轴旋转直接带动门钩转动,不产生使驱动轴变形的施加力。上述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在驱动轴端施加上下力产生较大挠度,而使驱动轴弯曲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底锁开启和关闭操作的可靠性,提高了驱动轴的使用寿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杆系统包括:偏心块,偏心块与驱动轴固定连接,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偏心块连接,另一端与弹簧系统连接。根据本方案,连杆系统是由偏心块和连接件组成,使得偏心块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运动与连接杆的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能够互相转换,从而使连杆系统能够实现将旋转运动转换为大致直线运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弹簧系统成水平设置,并与连杆系统设置于驱动轴的下方或弹簧系统成水平设置,并与连杆系统设置于驱动轴的上方。根据本方案,通过设定连杆系统的位置,使得在箱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门钩的开启和复位过程各部件的力的作用方式、作用方向及力的转换不同,两种方案均能够在箱门开启时,将作用于驱动轴上的扭矩转换为近似直线方向的力。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弹簧系统在靠近连杆系统的一端设有调力螺母。根据本方案,调力螺母的设置使得通过旋转调力螺母压缩或拉伸弹簧系统,控制弹簧对于门端的锁紧力,便于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工况。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轴穿过多个固定套筒,驱动轴通过多个固定套筒可转动地固定于集装箱的门槛内侧。根据本方案,多个固定套筒作为驱动轴的支撑件,并且将驱动轴限位于多个固定套筒内,保证了驱动轴在空间上的定位支撑更稳固、更牢靠。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轴包括内驱动轴和外驱动轴,内驱动轴通过连接套与外驱动轴相连。根据本方案,将驱动轴设置成两个部件,是为了方便制造与安装。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开启装置,开启装置包括把手、连杆部件和转动板,把手上设有支点轴,连杆部件的一端与把手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转动板转动连接,转动板与驱动轴固定连接。根据本方案,当转动把手时,连杆部件带动转动板和驱动轴转动,由于杠杆原理,施加在连杆部件上的作用力会成倍放大,从而可以轻易转动驱动轴,开启装置的设置使得只需人工手动操作即可实现箱门开启操作,提升了箱门开启操作的便捷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杆部件包括螺杆,螺杆间通过连接套连接,螺杆与连接套的连接处设置有锁紧螺母。根据本方案,通过旋转第二连接套,可以调节连杆的整体长度,从而可以调整把手的初始位置,锁紧螺母用于将连杆长度固定。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开启装置还包括自锁保护装置,自锁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动板外侧的挡板和可拆卸地设置在挡板外侧的安全销。根据本方案,自锁保护装置的设置使得底锁无法随意开启,防止手把因意外受力或触碰,底锁开启,导致箱门解锁的情况的发生,消除了底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底锁的集装箱,该底锁为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的集装箱底锁。本技术提供的集装箱底锁,包括:门钩、驱动轴、连杆系统和弹簧系统;由于驱动轴固定到集装箱上,并与门钩的一端连接,使得驱动轴能够驱动门钩绕驱动轴旋转,以便实现集装箱箱门的开启和关闭。由于连杆系统与驱动轴固定连接,并将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沿水平方向的大致直线运动,使得将驱动轴产生的扭矩通过连杆系统转换为近似水平方向的推力。由于弹簧系统的一端与连杆系统的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一端相连,弹簧系统的另一端固定于集装箱上,使得驱动轴通过连杆系统克服弹簧系统的锁紧力后,底锁开启;当驱动轴撤销扭矩时,弹簧系统回位使得门钩复位。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优点更容易理解,将通过参考在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上文简要描述的本技术。可以理解这些附图只描绘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认为是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通过附图以附加的特性和细节描述和解释本技术。图1为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底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关闭位置,门钩处于关闭位置;图2为现有技术的集装箱底锁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关闭位置,门钩处于关闭位置;图3为根据本技术集装箱底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集装箱的箱门的主视图;图4为沿图3中A-A线方向可见的底锁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沿图3中B-B线方向可见的处于第一状态的底锁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关闭位置,门钩处于关闭位置;图6为图5所示底锁处于第二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关闭位置,门钩处于开启位置;图7为图5所示底锁处于第三状态的底锁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开启位置,门钩处于开启位置;图8为图5所示底锁处于第四状态的底锁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开启位置,门钩处于复位位置;图9为根据本技术集装箱底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处于第一状态的底锁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关闭位置,门钩处于关闭位置;图10为图9所示底锁处于第二状态的侧视示意图,其中,箱门处于关闭位置,门钩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装箱底锁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底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钩;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到所述集装箱上,并与所述门钩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门钩绕所述驱动轴旋转;连杆系统,所述连杆系统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并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沿水平方向的大致直线运动;以及弹簧系统,所述弹簧系统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系统的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系统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集装箱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底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钩;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到所述集装箱上,并与所述门钩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门钩绕所述驱动轴旋转;连杆系统,所述连杆系统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并将所述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沿水平方向的大致直线运动;以及弹簧系统,所述弹簧系统的一端与所述连杆系统的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的一端相连,所述弹簧系统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集装箱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系统包括:偏心块,所述偏心块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偏心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系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成水平设置,并与所述连杆系统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下方或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在靠近所述连杆系统的一端设有调力螺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穿过多个固定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姜笃良秦汝涛孔庆贺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