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及其在防治蔬菜真菌病害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4774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蔬菜真菌病害的广谱微生物复合菌,属于农业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它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SD-2(Bacillussubtilis)、短短芽孢杆菌ch2(Brevibacillusbrevis)、解淀粉芽孢杆菌Y10(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和多粘类芽孢杆菌Y89(Paenibacilluspolymyxa)4种微生物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该复合菌可以有效防治温室或大田蔬菜真菌病害如: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等,田间防效达70%以上,增产5~20%,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及其在防治蔬菜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蔬菜真菌病害的广谱微生物复合菌。
技术介绍
近年来,棚室蔬菜由于高产、高效益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种植面积达4000多万亩。棚室所特有的温湿、连作及其它环境条件,使部分真菌病害如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枯萎病等成为危害蔬菜生产的严重病害。多数病原真菌寄生范围广、繁殖速度快、易产生遗传变异等特点,容易给蔬菜生产造成减产20~40%,严重时可达60%以上。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蔬菜真菌害发生越来越频繁。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物防治,导致蔬菜防治效果不断下降,药剂使用量不断加大;同时造成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蔬菜真菌病害往往具有多发性,一旦发病,将很快波及整个种植区域造成大规模减产,并且病原菌不易根除。因此对于真菌病害,防大于治。可是在植株未发病时,判断其可能的病症是不现实的;再者,即使在发病初期,由于很多真菌病害在初期具有相似的表征,也不易确定其具体所感染的病症,这就给植物的真菌病害预防或初期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可是现有的拮抗制剂往往抑菌谱较窄,如CN102827773公开的一种复合菌剂,适用于防治灰霉病。因此,本专利技术结合不同有益微生物的协同拮抗原理和天然抑菌产物构建广谱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多种蔬菜真菌病害进行生物防治,具有活性高、抗菌谱宽、易于被植物吸收、在环境中不积累等特点,为绿色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可治疗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多种蔬菜真菌病害,并且还具有改善蔬菜品质和提高蔬菜产量作用的广谱微生物复合菌。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0.8440的枯草芽胞杆菌BSD-2、短短芽孢杆菌ch2、保藏编号为CGMCC N0.8362的解淀粉芽孢杆菌YlO以及类芽孢杆菌Y89,其中所述枯草芽胞杆菌BSD-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20~45%,所述短短芽孢杆菌ch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5~35%,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lO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0~20%,所述类芽孢杆菌Y89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5~35%。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中的细菌总数不低于2 X IO9 cfu/mL。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在防治蔬菜真菌病害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防治的蔬菜真菌病害包括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菌或早疫病。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的枯草芽胞杆菌BSD-2、短短芽孢杆菌ch2、解淀粉芽孢杆菌YlO或类芽孢杆菌Y89分别在培养基中培养,之后按照比例混合制成;所述菌种的比例为:枯草芽胞杆菌BSD-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20~45%,芽孢杆菌ch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5~35%,解淀粉芽孢杆菌YlO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0~20%,类芽孢杆菌Y89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5~35%。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培养基的组成为:每I升培养基中含蛋白胨10~13 g、淀粉8~12 g、牛肉膏5~8 g、酵母膏I~3 g、KH2PO4 0.5~1.5 g、K2HPO4 0.3 ~1.0 g、MgSO4 0.5 ~1.0 g、CaCO3 I ~10 g 及余量的水,pH 7.0±0.2。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的生物菌剂包括如下组分的复合菌以及培养基,其中复合菌的组成为占所述复合菌总数20~45%的枯草芽胞杆菌BSD-2,占所述复合菌总数15~35%的芽孢杆菌ch2,占所述复合菌总数10~20%的解淀粉芽孢杆菌YlO,占所述复合菌总数15~35%的类芽孢杆菌Y89,所述复合菌中的细菌总数不低于2 X IO9 cfu/mL ;其中所述培养基的的组成为:每I升培养基中含蛋白胨10~13 g、淀粉8~12 g、牛肉膏5~8 g、酵母膏 I ~3 g,KH2PO4 0.5 ~1.5 g,K2HPO4 0.3 ~1.0 g,MgSO4 0.5 ~1.0 g'CaCO3 I ~10 g及余量的水,pH 7.0±0.2。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复合菌的生物菌剂进一步通过喷雾干燥制得粉剂,所得粉剂含细菌总数≤ 10X 101° cfu/mL。本专利技术的枯草芽胞杆菌BSD-2Uaci77tts革兰氏染色阳性,芽孢中生,鞭毛周生,没有伴孢晶体形成。菌体长约2.5~3.0 --m,宽约0.6~0.8 --m。菌株保藏编号 CGMCC N0.8440。本专利技术的短短芽孢杆菌ch2 (.Brevibacillus):革兰氏染色阳性,短杆,产芽孢,好氧或兼性厌氧。其已经被《黄瓜灰霉病高效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作用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公开,【公开日】为2012年3月20日。本专利技术的解淀粉芽孢杆菌HO (,Bacillus:菌体杆状,长度约1.9~4.0 μ m,宽度约0.8~1.1 μ m,革兰氏阳性、杆状、形成芽孢,芽孢椭圆或柱形,兼性厌氧。菌株保藏编号CGMCC N0.8362。本专利技术的类芽孢杆菌JJiAssp.) Y89: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杆状,单个或成长链,椭圆形芽孢使孢囊膨大,芽孢中生到端生。其已经被《耐低温兼性厌氧淀粉酶产生菌Y89的筛选及酶学特性》,中国农学通报,2011,27 (7):107-111公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灰霉病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常见于多种植物,如番茄、黄瓜、萝卜、白菜、胡萝卜、卷心菜、辣椒等蔬菜及草莓、葡萄等水果。灰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极难防治,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难以采取有效措施彻底切断传染源,也难以彻底消灭病原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白粉病的病原菌主要为二孢白粉菌和单丝壳白粉菌,可使葫芦科、豆类、茄果类、绿叶菜类及其它植物致病。一旦发病能迅速蔓延,若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叶片焦枯,植株早衰,严重减产。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枯萎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尖镰孢菌,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叶霉病的病原菌主要为黄枝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蔬菜如番茄等的叶片,可引起全叶干枯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状。严重时也可以危害茎、花、果实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霜霉病的病原菌为霜霉菌,常见于多种植物,如黄瓜、莴苣等蔬菜植物,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容易并发角斑病,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后期病斑枯死连片,呈黄褐色,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类似黄萎病。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炭疽病的病原菌因植物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有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纲或炭疽属的真菌,对植物有较大危害;在十字花科、葫芦科等蔬菜中常见。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也可为害花梗、种荚。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早疫病又称为轮纹病,主要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是番茄、茄子、辣椒等植物的主要病害,成株期叶片被害,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叶片脱落。茎部染病,严重时造成断枝。青果、叶柄、果柄也易染病。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首先,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复合微生物菌剂,相对于化学产品更安全,其制备和使用过程无污染、无公害、对环境友好。其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微生物为复合菌,除了对蔬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0.8440的枯草芽胞杆菌BSD-2、短短芽孢杆菌ch2、保藏编号为CGMCC N0.8362的解淀粉芽孢杆菌YlO以及类芽孢杆菌Y89,其中所述枯草芽胞杆菌BSD-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20~45%,所述短短芽孢杆菌ch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5~35%,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YlO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0~20%,所述类芽孢杆菌Y89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5~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中的细菌总数不低于2X IO9 cfu/mL。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其特征在于其在防治蔬菜真菌病害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蔬菜真菌病害包括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炭疽病菌或早疫病。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枯草芽胞杆菌BSD-2、短短芽孢杆菌ch2、解淀粉芽孢杆菌YlO或类芽孢杆菌Y89分别在培养基中培养,之后按照比例混合制成; 所述菌种的比例为:枯草芽胞杆菌BSD-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20~45%,芽孢杆菌ch2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5~35%,解淀粉芽孢杆菌YlO的菌数占所述复合菌总数的10~20%,类芽孢杆菌Y89的菌数占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萍程辉彩尹淑丽张根伟李书生史延茂习彦花崔冠慧张飞燕董玉兰段普凡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