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30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55
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一种真菌菌株置于培养基中培养5‑8天,取菌落小块转接于麦麸固体培养基中培养6‑8天,将菌切成小块平铺于平底容器内,厚度1‑2cm,置于黑光灯下连续照射24‑36h过筛后得到孢子粉;二、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三、将孢子粉与混合物一混合,兑水搅拌均匀,浓度在30‑50g/L,即为除草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成分复配出的除草剂,降低了使用生物防治成本,而且添加的菌株孢子起到了增效作用,其对于杂草的防治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实现对作物生长的更好辅助,并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与节省人力。

Herbicide preparation method for agricultural crops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herbicide crop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a fungal strain in the medium for 5 8 days, from small colonies transferred to wheat bran solid medium 6 8 day, will be cut into small pieces to a bacterium tile container, a thickness of 1 2cm, in black the light irradiated for 24 36h sieving after spore powder; two, two a four sodium chloride, bentazone, carfentrazone ethyl and additive mixing, get a mixture; three, the spore powder and a mixture of mixed water, stir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30 50g/L, namely herbicides. The invention adopts a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herbicide, reducing the use of biological control costs, and spores added play a synergistic role, the weed control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aided crop growth, and to achieve lower cost and save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除草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除草剂中,常用除草剂包括有二甲四氯、唑草酮与灭草松;其中,二甲四氯为苯氧乙酸类选择性激素性除草剂,药物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可以破坏双子叶植物的输导组织,使生长发育受到干扰,茎叶扭曲,茎基部膨大变粗或者开裂。挥发性、作用速度比2,4-D低且慢,敏感植物受药后会出现激素型中毒症状。该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活性可保持3-4个月,油菜、大豆、棉花等阔叶类作物对2甲4氯很敏感,因此油菜等敏感作物在播种或移栽前都不可使用2甲4氯除草,否则会导致油菜叶片卷缩,叶柄、茎杆扭曲,根尖膨大,叶片褪绿黄化、僵硬发脆,最终干枯死亡。因此,凡是在油菜移栽前使用过2甲4氯除草剂的地块,均不能栽种油菜等敏感作物。2甲4氯对禾本科植物的幼苗期很敏感,3-4叶期后抗性逐渐增加,分蘖末期最强,而幼穗分化期敏感性又上升,可用于水稻、麦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田,防除三棱草类杂草,异型莎草、鸭舌草、水苋菜、野慈姑、扁杆鹿草、蓼、大巢菜、猪殃殃、毛茛、荠菜、蒲公英、乌蔹莓、刺儿菜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性能稳定,效果显著。唑草酮属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其为一种触杀性茎叶处理剂,特别对于对磺酰脲类有抗性的杂草有显著效果。唑草酮对于后茬作物安全,其杀草谱广,用量少、杀草速度快;在禾谷类作物上使用,其可用于苗后页面处理,从而使敏感阔叶杂草传导受阻而很快干枯死亡,对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并对在长期使用磺脲类除草剂地区产生抗药性的杂草具有特效,对后茬作物安全。可以在玉米、水稻、草坪、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田,防治婆婆娑、苘麻,反枝苋,藜,地肤、猪殃殃、龙葵、白芥、野芝麻、红心藜等阔叶杂草。将唑草酮制备成微囊悬浮剂可以减轻唑草酮的对作物可能会发生的药害,延长药效,减小药害。灭草松是一种选择性的触杀型苗后除草剂,用于杂草苗期茎叶处理。主要用于水稻、大豆、花生、小麦等作物,防除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对禾本科杂草无效。各除草剂的化学成分、结构及理化性质都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杀草能力及范围也不一样,现有的除草剂难以全面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同时,目前的单一除草剂普遍存在毒性较大,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成分复配出的除草剂,降低了使用生物防治成本,而且添加的菌株孢子起到了增效作用,其对于杂草的防治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实现对作物生长的更好辅助,并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与节省人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一种真菌菌株置于培养基中培养5-8天,取菌落小块转接于麦麸固体培养基中培养6-8天,将菌切成小块平铺于平底容器内,厚度1-2cm,置于黑光灯下连续照射24-36h过筛后得到孢子粉;二、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三、将孢子粉与混合物一混合,兑水搅拌均匀,浓度在30-50g/L,即为除草剂。优选的,所述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0-26份、二甲四氯钠12-16份、灭草松13-24份、唑草酮12-15份、添加剂10-12份和水21-26份。优选的,所述步骤二添加剂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辅助剂组成。优选的,所述材料一为聚氨酯类、聚己胺内酯、密胺酯、多聚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醛树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材料二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乙二胺、乙二醇、戊二醛和甲醛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辅助剂为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防冻剂、防腐剂和增稠剂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含有季铵盐类阳离子的表面活性剂。优选的,所述辅助剂占添加剂的20-40wt%。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成分复配出的除草剂,降低了使用生物防治成本,而且添加的菌株孢子起到了增效作用,其对于杂草的防治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实现对作物生长的更好辅助,并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与节省人力。本专利技术制作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原材料易于获取,并且对制备设备无特殊要求,易于操作,简单易懂,适合大规模推广制备,可有效提高农业的除草效果,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现有除草剂使用后对农作物和土壤带来的污染。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一种真菌菌株置于培养基中培养8天,取菌落小块转接于麦麸固体培养基中培养6天,将菌切成小块平铺于平底容器内,厚度2cm,置于黑光灯下连续照射24h过筛后得到孢子粉;二、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三、将孢子粉与混合物一混合,兑水搅拌均匀,浓度在50g/L,即为除草剂。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0份、二甲四氯钠16份、灭草松13份、唑草酮15份、添加剂10份和水26份。步骤二添加剂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辅助剂组成。材料一为聚氨酯类、聚己胺内酯、多聚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醛树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树脂的混合物。材料二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二胺、乙二醇、戊二醛和甲醛的混合物。辅助剂为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防冻剂和增稠剂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含有季铵盐类阳离子的表面活性剂。辅助剂占添加剂的40wt%。实施例2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一种真菌菌株置于培养基中培养5天,取菌落小块转接于麦麸固体培养基中培养6天,将菌切成小块平铺于平底容器内,厚度1cm,置于黑光灯下连续照射24h过筛后得到孢子粉;二、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三、将孢子粉与混合物一混合,兑水搅拌均匀,浓度在30g/L,即为除草剂。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0份、二甲四氯钠12-份、灭草松13份、唑草酮12份、添加剂10份和水21份。步骤二添加剂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辅助剂组成。材料一为聚氨酯类、聚己胺内酯、多聚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醛树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树脂的混合物。材料二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乙二胺、乙二醇、戊二醛和甲醛的混合物。辅助剂为表面活性剂、消泡剂、防腐剂和增稠剂的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含有季铵盐类阳离子的表面活性剂。辅助剂占添加剂的20wt%。实施例3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一种真菌菌株置于培养基中培养8天,取菌落小块转接于麦麸固体培养基中培养8天,将菌切成小块平铺于平底容器内,厚度2cm,置于黑光灯下连续照射36h过筛后得到孢子粉;二、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三、将孢子粉与混合物一混合,兑水搅拌均匀,浓度在50g/L,即为除草剂。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6份、二甲四氯钠16份、灭草松24份、唑草酮15份、添加剂12份和水26份。步骤二添加剂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辅助剂组成。材料一为聚氨酯类、聚己胺内酯、密胺酯、多聚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醛树脂、聚醋酸丙烯酯和脲醛树脂的混合物。材料二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乙二胺、乙二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一种真菌菌株置于培养基中培养5‑8天,取菌落小块转接于麦麸固体培养基中培养6‑8天,将菌切成小块平铺于平底容器内,厚度1‑2cm,置于黑光灯下连续照射24‑36h过筛后得到孢子粉;二、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三、将孢子粉与混合物一混合,兑水搅拌均匀,浓度在30‑50g/L,即为除草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一种真菌菌株置于培养基中培养5-8天,取菌落小块转接于麦麸固体培养基中培养6-8天,将菌切成小块平铺于平底容器内,厚度1-2cm,置于黑光灯下连续照射24-36h过筛后得到孢子粉;二、将二甲四氯钠、灭草松、唑草酮和添加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一;三、将孢子粉与混合物一混合,兑水搅拌均匀,浓度在30-50g/L,即为除草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真菌菌株20-26份、二甲四氯钠12-16份、灭草松13-24份、唑草酮12-15份、添加剂10-12份和水21-2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作物的除草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添加剂由材料一、材料二和辅助剂组成。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贤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风达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