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垫式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4206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垫式翻身装置,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通过旋转轴连接,并分别相对旋转轴转动;角度传感器,为分别监测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一气垫,位于第一翻身板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一翻身板绕旋转轴转动,第二气垫,位于第二翻身板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二翻身板绕旋转轴转动;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气动开关、第二气动开关和气泵开关,气泵开关连接气泵,气泵一路连接第一气动开关后接第一气垫,另一路连接第二气动开关后接第二气垫,控制器连接开关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缓解翻身时的不适、防止左右滑动。

Air cushion type turning ove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cushion type turning device, first turning plate and second turning plate connected by the rotating shaft and respectively rotate relative to the rotating shaft; the angle sensor for monitoring the first turning plate and second respectively over the rotation angle of the sensor board; the first air cushion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first turning plate, inflated to push the first turning plate rotates around. Second axis air cushion, located on the second turning plate, after inflation pushes the second turning plate is rotated around the rotary shaft; the controller, the first pneumatic switch, second pneumatic switch and air switch control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ump, air pump, air pump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pneumatic switch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ir cushion, another road connecting the second gas the switch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air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witch butt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strong controllability, discomfort when turning over, avoiding left and right sli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垫式翻身装置
本技术涉及翻身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缓解翻身时的不适、防止左右滑动的气垫式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翻身动作对于一个健康者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对于一些危重病人或者肢体残疾生活不能处理的患者,例如颈椎手术位置特殊,患者在术后颈部不便移动,护理难度大,对于特殊的人翻身非常困难,高位截瘫病人和脊椎病症的病人,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由于长期处于卧床姿势,身体局部受压阻止血液通畅,局部热量聚集产生闷热、潮湿,背部和臀部等受压部位容易生成褥疮,所以此类病人必须经常翻身缓解局部受压,但是帮助病人翻身需要多人协助,如进行轴线翻身时,需要四到五个人共同协助才能完成,这给护理人员增加了不少工作量,而且,对于不熟悉护理的人员,操作过程不但麻烦费力,如果不小心会给病人带来不适。目前的医疗护理床,床架上的床面可整个翻转一定角度,或床面分为左部床面和右部床面,病人想翻身时,左部床面或右部床面翘起,使病人左翻或右翻。床面整个翻转时,病人处于斜面上,安全性差。床面分为左部床面和右部床面时,病人就得挪到左部床面和右部床面之间才能进行翻身,使得病人翻身困难,而且左部或右部床面翘起时,病人身体被向左或向右推,感觉不舒适。现有的翻身装置,没有缓冲功能,容易让使用者身体不适,翻动过程中可调节性差,使用者容易左右滑动,不利于顺利翻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缓解翻身时的不适、防止左右滑动的气垫式翻身装置。气垫式翻身装置,包括:第一翻身板,所述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通过旋转轴连接,并分别相对旋转轴转动;角度传感器,为分别监测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一气垫,位于第一翻身板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一翻身板绕旋转轴转动,第二气垫,位于第二翻身板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二翻身板绕旋转轴转动;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气动开关、第二气动开关和气泵开关,所述气泵开关连接气泵,所述气泵一路连接第一气动开关后接第一气垫,另一路连接第二气动开关后接第二气垫,所述控制器连接开关按钮。所述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组成长方形的床板,顶部平面分别高于等于旋转轴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角度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或者接触式传感器,所述接触式传感器设有分别随着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转动的转针。所述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分别设有两块垫板,一块位于底部,一块固定在第一翻身板或第二翻身板上,两块垫板在靠近旋转轴的的一端贴近,另一端通过折线形的软带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调节和显示控制参数的液晶显示器。所述开关按钮为手持式,设有左翻按钮、右翻按钮和停止按钮。本技术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通过旋转轴连接,并分别相对旋转轴转动;角度传感器,为分别监测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一气垫,位于第一翻身板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一翻身板绕旋转轴转动,第二气垫,位于第二翻身板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二翻身板绕旋转轴转动;控制器,分别控制第一气动开关、第二气动开关和气泵开关,气泵开关连接气泵,气泵一路连接第一气动开关后接第一气垫,另一路连接第二气动开关后接第二气垫,控制器连接开关按钮。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分别由第一气垫,第二气垫驱动,使用者使用时有缓冲功能,舒适性强。角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气动开关、第二气动开关和气泵开关组成闭环系统,可有效控制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的动作,第一翻身板和第二翻身板可配合翻转防止使用者左右滑动。本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可控性强、缓解翻身时的不适、防止左右滑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连接关系图;图中:1、第一翻身板,2、第二翻身板,3、旋转轴,4、角度传感器,5、第一气垫,6、第二气垫,7、控制器,8、第一气动开关,9、第二气动开关,10、气泵,11、气泵开关,12、开关按钮,13、液晶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气垫式翻身装置,包括:第一翻身板1,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通过旋转轴3连接,并分别相对旋转轴3转动;角度传感器4,为分别监测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一气垫5,位于第一翻身板1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一翻身板1绕旋转轴3转动,第二气垫6,位于第二翻身板2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二翻身板2绕旋转轴3转动;控制器7,分别控制第一气动开关8、第二气动开关9和气泵开关11,气泵开关11连接气泵10,气泵10一路连接第一气动开关8后接第一气垫5,另一路连接第二气动开关9后接第二气垫6,控制器7连接开关按钮12。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组成长方形的床板,顶部平面分别高于等于旋转轴3的外径,尺寸相同。角度传感器4为光电传感器,或者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传感器设有分别随着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转动的转针。第一气垫5和第二气垫6分别设有两块垫板,一块位于底部,一块固定在第一翻身板1或第二翻身板2上,两块垫板在靠近旋转轴3的一端贴近,另一端通过折线形的软带连接。控制器7连接有调节和显示控制参数的液晶显示器13。开关按钮12为手持式,设有左翻按钮、右翻按钮和停止按钮。使用时,当按下开关按钮12上的左翻按钮,控制器7控制气泵开关11开启气泵10,并开启第一气动开关8,第一气垫5开始充气,第一翻身板1绕着旋转轴3转动,进而抬升。角度传感器4监测第一翻身板1的转动角度,并将转动信息反馈给控制器7,当第一翻身板1抬升使使用者滑动时,控制器7控制第二气动开关9开启,第二气垫6充气,第二翻身板2绕着旋转轴3转动,进而抬升。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配合使用,防止使用者左右滑动。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都旋转到预定高度,控制器7控制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保持一定时间,当使用者翻身完成后,关闭气泵10,第一气动开关8或第二气动开关9继续开启,第一气垫5和第二气垫6气体流出,完成操作。当按下开关按钮12上的右翻按钮时,过程如按下左翻按钮的过程。当按下停止按钮时,关闭气泵10,第一气动开关8或第二气动开关9继续开启,第一气垫5和第二气垫6气体流出,终止操作。液晶显示器13连接到控制器7时,可通过设定充气过程的时间间隔,调节操作过程,同时显示操作过程中的时间参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垫式翻身装置

【技术保护点】
气垫式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翻身板(1),所述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通过旋转轴(3)连接,并分别相对旋转轴(3)转动;角度传感器(4),为分别监测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一气垫(5),位于第一翻身板(1)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一翻身板(1)绕旋转轴(3)转动,第二气垫(6),位于第二翻身板(2)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二翻身板(2)绕旋转轴(3)转动;控制器(7),分别控制第一气动开关(8)、第二气动开关(9)和气泵开关(11),所述气泵开关(11)连接气泵(10),所述气泵(10)一路连接第一气动开关(8)后接第一气垫(5),另一路连接第二气动开关(9)后接第二气垫(6),所述控制器(7)连接开关按钮(12)。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垫式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翻身板(1),所述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通过旋转轴(3)连接,并分别相对旋转轴(3)转动;角度传感器(4),为分别监测第一翻身板(1)和第二翻身板(2)转动角度的传感器;第一气垫(5),位于第一翻身板(1)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一翻身板(1)绕旋转轴(3)转动,第二气垫(6),位于第二翻身板(2)下方,充气后推动第二翻身板(2)绕旋转轴(3)转动;控制器(7),分别控制第一气动开关(8)、第二气动开关(9)和气泵开关(11),所述气泵开关(11)连接气泵(10),所述气泵(10)一路连接第一气动开关(8)后接第一气垫(5),另一路连接第二气动开关(9)后接第二气垫(6),所述控制器(7)连接开关按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垫式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身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平郑芳芳丁小萍周秋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