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05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涉及农作物栽培方法领域,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挑选种薯、浸种催芽、适期播种、田间管理、扣棚防寒、病害防治、收获存储等。通过上述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邯郸地区的气候条件,筛选制定了一种秋季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方法,通过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措施,避免了初霜对秋马铃薯植株的危害,适当延长了马铃薯茎叶的功能期和块茎的膨大期,延迟15‑20天收获,使秋季马铃薯获得与春季马铃薯相当的产量,品质更好,市场价格更高,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Method for delaying cultivation of potato in autumn in Handan reg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suitable for Handan area potato autumn delayed cultivation metho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rop cultivation method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selection of seed soaking and pregermination and sowing, sowing, field management, koupeng cold, disease control, harvest storage etc.. Through the above steps, the invention according to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Handan, making the screening of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method for Autumn Potato,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avoid the harm of the first frost autumn potato plants, appropriate to extend the potato leaf function period and tuber enlargement stage, a delay of 15 20 the day of harvest, Autumn Potato Yield, and spring potato quality better, the market price is higher, to increase the yield and inco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栽培方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营养丰富,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也是目前许多休闲食品的加工原料及多种工业用原料,市场潜力非常大。马铃薯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很大,品种很多,但由于栽培季节的不同,常规栽培条件下,会出现春播比秋播产量高的现象。邯郸地区处于甘薯二季作地区的北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农户种植马铃薯薯主要分为春薯或夏薯两种模式,春季栽培产量高,主要生产商品薯,秋季栽培产量低,主要是生产种薯。目前,邯郸地区的种植户急需一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秋季马铃薯栽培方法,使秋季马铃薯也可以获得与春季马铃薯相当的产量,而且块茎新鲜,商品性更好,另外收获时气温低,利于储存,更具有上市销售的价格优势,使种植户种植秋季马铃薯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措施,避免早霜对马铃薯茎叶产生伤害,延迟收获,适当延长茎叶功能期和块茎的膨大期,从而解决邯郸地区秋季马铃薯面临霜冻危害和生育期短而导致的产量低和种植效益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增产潜力大、适合二季作栽培的中早熟熟品种,并且使用25-50克之间、表皮光滑嫩薄、薯形规整、芽眼明显、无病无伤的薯块作种薯;(2)使用浓度为5-10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薯5-15分钟,捞出后放在阴凉处晾干水分,进行催芽;(3)在阴凉通风、遮光避雨的凉棚下或室内建催芽苗床,在苗床底部平铺一层5厘米厚的湿河沙,将种薯顶芽朝上均匀摆放在上面,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湿沙,用木板抚平沙面,再将种薯顶芽朝上均匀摆放在上面,这样一层种薯一层湿沙,共摆放三层种薯,最上面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湿沙,最后催芽苗床上覆盖一层干净的湿麻袋片或草苫之类的可保湿的透气材料;(4)催芽期间要经常检查催芽情况,如发现烂薯及时跳出,如沙子缺水比较干燥时给覆盖的麻袋片或草苫淋水,以保持催芽苗床的湿度;(5)当种薯的顶芽长度达到1-1.5厘米时,从催芽苗床中捡出种薯,放在室内散射光下进行炼芽,等到嫩芽变得粗壮发紫以后再播种;(6)催芽期间,在近3年内没有种植过马铃薯的大田内做好施肥、深翻、起垄工作,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千克,高氮、高钾复合肥50千克,深翻土壤25-30厘米,整平耙细后起定植垄,垄距60-70厘米,垄高25-30厘米,垄面宽20-30厘米;(7)适期播种,根据当地的初霜期来确秋季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当地初霜期前推75-80天为最佳的播种期,采用单垄单行种植,播种株距为20厘米,深度在6-8厘米左右,平均每亩种植5000株;(8)播种完成后及时浇水,保持垄沟内湿润,但水量不宜过大,以水面没过种薯为宜,且浇水后及时中耕划锄,力争早出苗,种薯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每次浇水或下雨后,都应及时划锄,以保证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9)如遇连续高温的干旱天气,应在早晨或傍晚适量浇一次小水,以水面达到定植垄高度的一半为宜,如遇暴雨,及时排水,以免烂种死苗;(10)植株封严地面前,采用中耕和施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除草,使用50%乙草胺乳油和15%精喹禾灵乳油各2000倍液可消灭田间单子叶杂草,剩余的阔叶杂草需要人工拨除,带出田外堆放;(12)在出苗后至6-8叶期的幼苗期,结合中耕松土,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在盛花期至茎叶衰老快死的块茎增长期,每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60千克,每隔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施;(13)当植株长至20厘米高时,进行第一次培土,在开花初期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时要尽量培宽、培严,避免块茎外露,为避免营养浪费,促进块茎膨大,当植株生长进入现蕾期,及时用剪去花蕾;(14)秋季马铃薯常发生的病害是晚疫病,虫害是茶黄螨和菜青虫,可用克露、可杀得、杀毒矾等药剂防治晚疫病,用三氯杀螨醇、克螨特、阿维菌素防治茶黄螨,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菜青虫;(15)在第一次霜冻来临之前4-5天,搭建拱棚骨架,准备好棚膜,当夜间气温降至3℃以下时,天黑前及时覆盖棚膜,白天中午9点后解开棚膜进行通风透光,这样连续5-6天,躲过第一次霜冻,,气温升高了,晚上可不用覆盖棚膜,生长期可以延长15-20天;(16)在初霜期过后的15-20天,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收获,块茎出土后,按种类和大小分开捡拾,并晾晒2-3天,促进表皮木栓层的形成,便于运输存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秋马铃薯播种时正值雨水较多,气温较高的8月上旬,种薯一定不要切块,如果切块会因土壤湿度大、温度高而导致大量烂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选择好种薯后,进行浸种催芽前,需要清洗种薯表皮上的泥土,同时保持种薯表皮的完整,使药液能充分渗透进入薯块内部,以提高薯块的利用率,并且可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赤霉素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可提前使用酒精或高浓度烧酒溶解,晃动使之充分溶解,配成母液,再加入清澈无污染的干净水,稀释到准确的浓度。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较高温环境下,以及在碱性环境条件下,赤霉素水溶液易分解,要现配现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赤霉素药液配好之后,放入种薯之前,再加入一定量的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搅动充分溶解在赤霉素药液中,可以起到预防马铃薯早疫病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浸种时间根据种薯收获时间而定,如果大部分种薯的顶芽已经开始生长,浸泡5-10分钟即可,如果种薯收获晚,芽眼还没有萌动,浸种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覆盖种薯的沙子应选用干燥的湿河沙,若沙子过干,应加水拌湿,含水量一用手捏成块,放手即散开为宜,若河沙中加入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搅拌均匀,可起到防病杀菌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湿麻袋片或草苫之类的可保湿的材料最好用高锰酸钾消毒,以免防治覆盖材料携带病菌,感染种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给覆盖的麻袋片或草苫淋水,要淋深井水,不宜淋河沟水或池塘水,更不能淋被病菌污染的水,淋水量以覆盖材料不滴水为宜,湿度不能过大。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如遇高温或雨天,不宜播种,可延长炼芽时间,等到合适的时期立即播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秋马铃薯若在夏玉米地或大豆地套种,不但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而且能利用玉米和大豆为马铃薯苗期遮荫降温。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播种时选用粗壮完整的嫩芽,淘汰细弱带有黑暗条痕的嫩芽,并将种薯按长、短芽分开,相同长度的芽播种在同一行,以防止出苗后大苗欺小苗。根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5)拱棚可采用竹木或钢架结构做拱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增产潜力大、适合二季作栽培的中早熟熟品种,并且使用25‑50克之间、表皮光滑嫩薄、薯形规整、芽眼明显、无病无伤的薯块作种薯;(2)使用浓度为5‑10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薯5‑15分钟,捞出后放在阴凉处晾干水分,进行催芽;(3)在阴凉通风、遮光避雨的凉棚下或室内建催芽苗床,在苗床底部平铺一层5厘米厚的湿河沙,将种薯顶芽朝上均匀摆放在上面,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湿沙,用木板抚平沙面,再将种薯顶芽朝上均匀摆放在上面,这样一层种薯一层湿沙,共摆放三层种薯,最上面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湿沙,最后催芽苗床上覆盖一层干净的湿麻袋片或草苫之类的可保湿的透气材料;(4)催芽期间要经常检查催芽情况,如发现烂薯及时跳出,如沙子缺水比较干燥时给覆盖的麻袋片或草苫淋水,以保持催芽苗床的湿度;(5)当种薯的顶芽长度达到1‑1.5厘米时,从催芽苗床中捡出种薯,放在室内散射光下进行炼芽,等到嫩芽变得粗壮发紫以后再播种;(6)催芽期间,在近3年内没有种植过马铃薯的大田内做好施肥、深翻、起垄工作,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千克,高氮、高钾复合肥50千克,深翻土壤25‑30厘米,整平耙细后起定植垄,垄距60‑70厘米,垄高25‑30厘米,垄面宽20‑30厘米;(7)适期播种,根据当地的初霜期来确秋季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当地初霜期前推75‑80天为最佳的播种期,采用单垄单行种植,播种株距为20厘米,深度在6‑8厘米左右,平均每亩种植5000株;(8)播种完成后及时浇水,保持垄沟内湿润,但水量不宜过大,以水面没过种薯为宜,且浇水后及时中耕划锄,力争早出苗,种薯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每次浇水或下雨后,都应及时划锄,以保证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9)如遇连续高温的干旱天气,应在早晨或傍晚适量浇一次小水,以水面达到定植垄高度的一半为宜,如遇暴雨,及时排水,以免烂种死苗;(10)植株封严地面前,采用中耕和施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除草,使用50%乙草胺乳油和15%精喹禾灵乳油各2000倍液可消灭田间单子叶杂草,剩余的阔叶杂草需要人工拨除,带出田外堆放;(12)在出苗后至6‑8叶期的幼苗期,结合中耕松土,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在盛花期至茎叶衰老快死的块茎增长期,每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60千克,每隔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施;(13)当植株长至20厘米高时,进行第一次培土,在开花初期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时要尽量培宽、培严,避免块茎外露,为避免营养浪费,促进块茎膨大,当植株生长进入现蕾期,及时用剪去花蕾;(14)秋季马铃薯常发生的病害是晚疫病,虫害是茶黄螨和菜青虫,可用克露、可杀得 、杀毒矾等药剂防治晚疫病,用三氯杀螨醇、克螨特、阿维菌素防治茶黄螨,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菜青虫;(15)在第一次霜冻来临之前4‑5天,搭建拱棚骨架,准备好棚膜,当夜间气温降至3℃以下时,天黑前及时覆盖棚膜,白天中午9点后解开棚膜进行通风透光,这样连续5‑6天,等气温升高了,晚上可不用覆盖棚膜,生长期可以延长15‑20天;(16)在初霜期过后的15‑20天,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收获,块茎出土后,按种类和大小分开捡拾,并晾晒2‑3天,促进表皮木栓层的形成,便于运输存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邯郸地区的马铃薯秋季延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增产潜力大、适合二季作栽培的中早熟熟品种,并且使用25-50克之间、表皮光滑嫩薄、薯形规整、芽眼明显、无病无伤的薯块作种薯;(2)使用浓度为5-10ppm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薯5-15分钟,捞出后放在阴凉处晾干水分,进行催芽;(3)在阴凉通风、遮光避雨的凉棚下或室内建催芽苗床,在苗床底部平铺一层5厘米厚的湿河沙,将种薯顶芽朝上均匀摆放在上面,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湿沙,用木板抚平沙面,再将种薯顶芽朝上均匀摆放在上面,这样一层种薯一层湿沙,共摆放三层种薯,最上面覆盖一层5厘米厚的湿沙,最后催芽苗床上覆盖一层干净的湿麻袋片或草苫之类的可保湿的透气材料;(4)催芽期间要经常检查催芽情况,如发现烂薯及时跳出,如沙子缺水比较干燥时给覆盖的麻袋片或草苫淋水,以保持催芽苗床的湿度;(5)当种薯的顶芽长度达到1-1.5厘米时,从催芽苗床中捡出种薯,放在室内散射光下进行炼芽,等到嫩芽变得粗壮发紫以后再播种;(6)催芽期间,在近3年内没有种植过马铃薯的大田内做好施肥、深翻、起垄工作,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千克,高氮、高钾复合肥50千克,深翻土壤25-30厘米,整平耙细后起定植垄,垄距60-70厘米,垄高25-30厘米,垄面宽20-30厘米;(7)适期播种,根据当地的初霜期来确秋季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当地初霜期前推75-80天为最佳的播种期,采用单垄单行种植,播种株距为20厘米,深度在6-8厘米左右,平均每亩种植5000株;(8)播种完成后及时浇水,保持垄沟内湿润,但水量不宜过大,以水面没过种薯为宜,且浇水后及时中耕划锄,力争早出苗,种薯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每次浇水或下雨后,都应及时划锄,以保证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生长;(9)如遇连续高温的干旱天气,应在早晨或傍晚适量浇一次小水,以水面达到定植垄高度的一半为宜,如遇暴雨,及时排水,以免烂种死苗;(10)植株封严地面前,采用中耕和施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除草,使用50%乙草胺乳油和15%精喹禾灵乳油各2000倍液可消灭田间单子叶杂草,剩余的阔叶杂草需要人工拨除,带出田外堆放;(12)在出苗后至6-8叶期的幼苗期,结合中耕松土,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以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在盛花期至茎叶衰老快死的块茎增长期,每亩用0.3%的磷酸二氢钾60千克,每隔10天进行一次叶面喷施;(13)当植株长至20厘米高时,进行第一次培土,在开花初期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时要尽量培宽、培严,避免块茎外露,为避免营养浪费,促进块茎膨大,当植株生长进入现蕾期,及时用剪去花蕾;(14)秋季马铃薯常发生的病害是晚疫病,虫害是茶黄螨和菜青虫,可用克露、可杀得、杀毒矾等药剂防治晚疫病,用三氯杀螨醇、克螨特、阿维菌素防治茶黄螨,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菜青虫;(15)在第一次霜冻来临之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东周春卫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邱县东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