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4013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在水稻插秧同时进行侧深施肥,施肥的区域为,在水稻秧苗根部一侧的距离3厘米、深5厘米处的土壤中;沿苗带进行条带施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水稻基肥施肥方法、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位置的优化,水稻平均增产3.21%,经济效益值增加700元/公顷以上,更重要的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Rice fertilization method based on side deep fertilization in North Cold Area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e, in particular to a cold north rice fertilization method for deep side fertilizing based on rice planting and deep side fertilizing, fertilization area, rice seedling roots in the side of the distance of 3 cm, 5 cm deep in the soil along with the seedling; strip fertiliza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basal fertilization method, rice fertilization time, fertilizing amount and position of the rice, the average yield of 3.21%, the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d by 700 yuan / hm2, more important i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 reducing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benefits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为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与其它作物相比,稻米中所含营养组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较高,最适于人体的需要。近30年来,我国北方寒区水稻种植面积迅猛扩大,北方引进水稻后,由于北方生育期短,直接播种水稻产量低、品质差,所以北方水稻采用两段式栽培,第一段为大棚育秧期,当秧苗经过35~40天的生长,为三叶一心期时,进行本田插秧,进入第二阶段栽培。水稻插秧后,由于地温低,水稻返青慢,影响水稻秧苗返青和生长,水稻正常生长发育需要较多的营养元素,尤其对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大,单纯依靠土壤供给,不能满足水稻生长发育的需要,目前常采用分次多次的方式施用化肥,以保证水稻充足的养分供给。水稻常规施肥技术为水稻泡田后插秧前3~5天施肥,通过人工撒施的方法将肥料施于土壤表面,插秧时放水使肥料流失一部分。由此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施肥不均、肥料施于地表很快溶解在泡田水中,在水稻插秧前施肥,当插秧放水时,一部分肥料随水流失,造成肥料损失,肥料施在土壤表面,距离水稻根系远,根系吸收的肥料少,肥料利用率低,加剧农业面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解决水稻栽培中由于过多施用化肥造成的肥料利用率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问题,达到化肥减施、提高利用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在水稻插秧同时进行侧深施肥,施肥的区域为,在水稻秧苗根部一侧的距离3厘米、深5厘米处的土壤中;沿苗带进行条带施肥。进一步的,施肥量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化肥10%。具体操作,可以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水稻侧深施肥机械装置,施肥方法为条带法,施肥时间为水稻施肥与插秧同时进行,施肥量比当地常规施肥减施化肥10%,施肥位置为肥料施于水稻秧苗根部一侧的3厘米、深5厘米处的土壤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通过水稻基肥施肥方法、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位置的优化,水稻平均增产3.21%,经济效益值增加700元/公顷以上,更重要的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述。2015-2016年试验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科技园区完成;试验土壤为白浆土,基础肥力为:有机质19.5g/kg,全氮1.089g/kg,速效磷12.1mg/kg,速效钾204mg/kg,pH7.0。供试品种:2015年为垦稻24,2016年为垦稻26;供试肥料为尿素(N含量46.4%)、磷酸二铵(N含量18%、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60%)。试验共设2个处理方法,3次重复:处理方法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处理方法2、水稻常规施肥技术。处理方法1说明: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应用水稻插秧施肥机施肥,肥料施于水稻秧苗根部一侧的3厘米、深5厘米处的土壤中。基肥施用量234公斤/公顷。处理方法2说明:水稻泡田后插秧前施肥,采用人工撒施的方法将肥料施于土壤表层,插秧前放水。基肥施用量260公斤/公顷。试验结果:试验各处理在水稻秧苗期植株性状测定数据:于水稻分蘖期测定了水稻秧苗素质,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效果好于处理2,处理1的水稻秧苗分蘖数、株高和地上下干重均高于处理2,水稻返青快,水稻秧苗素质好,具体结果见表1、表2。表1水稻分蘖期生长发育调查结果(2015年)表2水稻分蘖期生长发育调查结果(2016年)试验各处理在水稻主要生育期田间植株性状测定数据:于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考查了水稻植株性状,处理1水稻干重好于处理2,见表3、表4。表3水稻干物质积累调查结果(2015年;单位:g/株)表4水稻干物质积累调查结果(2016年;单位:g/株)试验各处理在水稻产量性状:水稻产量构成因子考种结果表明,处理1的水稻植株分蘖、穗粒数、粒重和千粒重高于对照,见表5。表5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分析(2016年)水稻测产结果表明,处理1具有节肥增产作用,产量较对照增产3.21%,见表6。表6水稻产量性状分析(2016年)注:各处理产量计算结果水分均已扣除。小区测产面积:10平方米综上所述,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得的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化肥减施技术比常规施肥节省化肥10%,并可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插秧后秧苗缓苗快,水稻增产3.21%,经济效益值增加700元/公顷以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施肥的区域为,在水稻秧苗根部一侧的距离3厘米、深5厘米处的土壤中;沿苗带进行条带施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北方寒区基于侧深施肥的水稻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施肥的区域为,在水稻秧苗根部一侧的距离3厘米、深5厘米处的土壤中;沿苗带进行条带施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北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文志贺佳贝隋新怀宝东徐飞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