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917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包,解决了保温包在使用时受到了空间的限制,不能将较高的物品完全装入使得不能发挥大容腔优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包体及用于储物的上容腔和下容腔,包体包括位于包体顶端且连通于上容腔的第一开口、位于上容腔与下容腔的连接处的第二开口,上容腔和下容腔之间设置有隔挡层,隔挡层向上容腔一侧周向延伸有可拆卸连接于上容腔的侧壁的连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保温包,能够方便的进行大体积物品的放置,充分发挥双层容腔的优势并充分的进行空间的利用。

Thermal insulation ba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preservation bag, solve the insulation bag when in use by space constraints, can not be fully loaded higher items can not play the advantage of the large cavity makes the proble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comprises a bag body and is used for storage of the cavity and the lower cavity, the bag body comprises at the bag body top and communicated with the upper cavity of the first opening, located in the upper cavity and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second opening, the upper cavity and lower volume barrier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avity and barrier layer to the upper cavity side extends circumferenti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connected on capacity the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preservation bag, can easily be placed in large volume of goods,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double chamber and make full use of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包
本技术涉及箱包,特别涉及一种保温包。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常常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每餐精细的准备食物,携带便当则成了很多人的选择,随之而来的用于对食物进行保温的保温包也不断的出现,方便人们日常食物携带时的保温。目前的多功能保温包通常用设置在包内的隔层将包体分为了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的空间也被限定,当需要装入的物品高度超过任意一层的容腔高度时,则物品无法完全装入保温包,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包,能够方便的进行大体积物品的放置,充分发挥双层容腔的优势并充分的进行空间的利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保温包,包括包体及用于储物的上容腔和下容腔,所述包体包括位于包体顶端且连通于上容腔的第一开口、位于上容腔与下容腔的连接处的第二开口,所述上容腔和下容腔之间设置有隔挡层,所述隔挡层向上容腔一侧周向延伸有可拆卸连接于上容腔的侧壁的连接带。采用上述方案,保温包的上容腔及下容腔通过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实现多种安装方式,能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进行物品的安放,上容腔和下容腔之间的可拆卸的隔挡层,使得上容腔之间能够实现相互的连通及独立,在摆放物品的时候能够根据物品的大小进行不同位置的安放选择,隔挡层的侧壁上拆卸连接于上容腔侧壁的连接带,实现隔挡层的拆卸及在上容腔内的位置移动,使得隔挡层在进行分隔的时候,能够在下容腔内放入体积高度较大的物品的时候,保温包能够通过拆卸移动隔挡层调节下容腔的高度、体积,进而使得保温包在盛放大体积的物体时能够实现密封包装,在包装小物品的时候能够根据分层放置更多的物品,充分的利用保温包的内部空间,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带和上容腔的侧壁贴合处设置有魔术贴。采用上述方案,连接带和上容腔的侧壁上设置的魔术贴,方便实现隔挡层和上容腔之间的固定连接及拆卸,连接带周向延伸设置再通过魔术贴实现固定,使得在连接的时候更加的牢固稳定。作为优选,所述隔挡层的下端支撑安装有连接于上容腔两侧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于隔挡层的下端设置有拆卸连接的插扣。采用上述方案,上容腔两侧的固定带支撑于隔挡层的下方,固定带通过拆卸连接的插扣实现相互连接,在上容腔内放置有物品使得隔挡层向下被挤压时,固定带对隔挡层进行一定的支撑,使得隔挡层放置物品时更加的牢固,插扣的设置使得固定带能够配合隔挡层打开供下容腔放置大体积的物品。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带设置有四条且分别对称设置于上容腔的两侧壁上,定义每个侧壁上具有两条固定带且分别设置于该侧壁的两侧。采用上述方案,固定带设置有四条,分别对称设置与上容腔的两侧壁,从上容腔的两侧向中间连接,以对隔挡层进行支撑,固定带分别位于侧壁的两侧,支撑时向插扣连接形成对角线连接支撑于隔挡层的下端,在支撑的时候更加的稳定,将隔挡层上的受力进行分散,使得隔挡层能够承受更多的物品,实现上容腔放置物品的牢固及空间的充分利用。作为优选,所述上容腔的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固定带的目字扣。采用上述方案,两侧壁上固定安装的目字扣将固定带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固定带在侧壁上的长度调整,进而使得固定带能够根据隔挡层在上容腔上调整后的位置进行位置的调整,配合隔挡层进行时刻稳定的支撑,可调节,使用更加的便捷。作为优选,所述上容腔的内侧壁于固定带的位置设置有一体连接于包体且限制固定带位置的安装带。采用上述方案,上容腔的内侧壁的安装带安装于固定带的外侧,对固定带进行包裹,安装带一体连接于包体,进而使得固定带在安装带与包体形成的空间内进行移动,对固定带进行限位,防止固定带由于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向中间挤压造成连接带与上容腔侧壁的脱离,实现上容腔中隔挡层安装的稳定和牢固,调节固定带的便捷。作为优选,所述安装带与连接带的长度均小于上容腔的侧壁高度。采用上述方案,安装带与连接带的长度均小于上容腔的侧壁高度,使得固定带能够和插扣连接的同时实现固定带的可调整,连接带能够向上进行移动并稳定的贴合于上容腔的内侧壁,隔挡层实现位置移动实现对下容腔整体空间利用的调整,便捷、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边沿处均设置有用于密封的拉链。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拉链实现两个开口的便捷的开启及密封,操作更加的便捷、安装更加的牢固。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下容腔的分离实现同一保温包分层放置更多的物品,充分利用保温包的空间;上容腔内隔挡层的可拆卸设置配合连接带实现隔挡层在上容腔内安装位置的调整,使得上下容腔的比例分配改变,进而实现包体内放置较大体积的物品时,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还能充分的利用空间,固定带及插扣的安装实现在隔挡层下端的支撑固定,使得隔挡层放置物品更加的牢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保温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保温包左视图一侧的剖视图;图3为保温包主视图一侧的剖视图。图中:1、包体;11、上容腔;111、第一开口;12、下容腔;121、第二开口;2、隔挡层;21、连接带;211、魔术贴;3、固定带;4、插扣;5、目字扣;6、安装带;7、拉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保温包,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包体1,包体1中包括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上容腔11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1,连通于上容腔11且通过拉链7密封处理,上容腔11和上容腔11的连接处还设有第二开口121,第二开口121同时连通于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且通过拉链7拉合。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的连接处安装有隔挡层2,将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进行分隔。如图2及图3所示,隔挡层2的侧边均一体连接有连接带21,连接带21贴合在上容腔11的侧壁上,且在连接带21和上容腔11的侧壁上均一体安装有相互贴合的魔术贴211,通过粘贴安装的方式固定隔挡层2。连接带21与隔挡层2的侧边宽度相等,且连接带21延伸的长度比上容腔11的侧壁高度短,且优选连接带21的宽度占据上容腔11侧壁的一半,使得连接带21可以沿着上容腔11的高度方向进行不同位置的贴合,进而改变隔挡层2在上容腔11内的位置,隔挡层2和下容腔12之间的距离也改变,下容腔12放置体积较大的物品时,能够调节隔挡层2的位置使得物品完全放置进入后,第二开口121能够顺利的闭合,实现保温的效果。隔挡层2的下方支撑有固定带3,固定带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上容腔11相对的两侧壁上,固定带3设置有四条,两侧壁均分布安装有两条,且固定带3均分布在靠近侧壁的连接处。同一侧壁上的两条固定带3下端相互连接在一起,四条固定带3向中间连接,通过插扣4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和可拆卸设置,固定带3优选为弹性牛津布材料制作。上容腔11靠近第一开口111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对应于固定带3的目字扣5,固定带3缠绕安装在目字扣5上实现固定及长度的调节,同时通过调节缠绕在目字扣5上的固定带3的长度实现固定带3在上容腔11内的位置调整,当隔挡层2在上容腔11内的位置改变时,同时调整固定带3的高度,使得固定带3时刻抵接支撑于隔挡层2。上容腔11的侧壁上还一体连接有安装带6,安装带6贴合于目字扣5的下端,在固定带3的外侧进行固定限位,使得固定带3在安装带6和上容腔11的侧壁之间水平移动的位置被固定,固定带3安装更加的稳定。且安装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温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包,包括包体(1)及用于储物的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其特征是:所述包体(1)包括位于包体(1)顶端且连通于上容腔(11)的第一开口(111)、位于上容腔(11)与下容腔(12)的连接处的第二开口(121),所述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之间设置有隔挡层(2),所述隔挡层(2)向上容腔(11)一侧周向延伸有可拆卸连接于上容腔(11)的侧壁的连接带(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包,包括包体(1)及用于储物的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其特征是:所述包体(1)包括位于包体(1)顶端且连通于上容腔(11)的第一开口(111)、位于上容腔(11)与下容腔(12)的连接处的第二开口(121),所述上容腔(11)和下容腔(12)之间设置有隔挡层(2),所述隔挡层(2)向上容腔(11)一侧周向延伸有可拆卸连接于上容腔(11)的侧壁的连接带(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包,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带(21)和上容腔(11)的侧壁贴合处设置有魔术贴(2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包,其特征是:所述隔挡层(2)的下端支撑安装有连接于上容腔(11)两侧的固定带(3),所述固定带(3)于隔挡层(2)的下端设置有拆卸连接的插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祥明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增辉皮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