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770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包括由陶瓷构成的筒座、筒身以及筒帽,所述筒座与所述筒身螺纹连接,所述筒身与所述筒帽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将电热线与电线的接口保护在由陶瓷构成的筒状结构中,将电热线穿过电热线孔与导电棒进行焊接,螺纹一与螺纹二使筒座与筒身螺旋连接,电线通过设置在筒帽底部的电线口与弹簧和扇形铜片焊接,筒身顺着沿口两侧的卡头到达卡头入口槽底部,在弧形旋转槽旋转后进入卡槽,而导电棒与扇形铜片接触后,在环形凹槽与弹簧的限制下可以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使得发热圈的接头更容易连接与拆解,更耐高温,耐氧化。

Heating ring joint convenient for connec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coil fitting for easy connection, including a ceramic tube seat, cylinder body and cylinder cap, a cylinder seat and the barrel screw connection, the cylinder body and the cylinder cap is clamped,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electric heating wire and wire interface protection in the cylindrical structure consist of ceramics in the electric wire through the wire hole and electric conducting rod welding, and a screw thread two spiral cylinder seat and a cylinder body connected by wire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cap at the bottom of the mouth and the wire spring and fan copper welding, the barrel down along the mouth on both sides of the head to the card the head of Dhaka entrance at the bottom of the trench, the arc groove rotated into the slot, and the conductive bar and copper segment after contact, can always maintain close contact in the annular groove and the spring under the limitation of the joint heating ring is easier to connect and disassemble, mor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xidation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
本技术涉及加热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
技术介绍
在加热的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发热圈,发热圈的接头处暴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受潮,而且不耐高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包括由陶瓷构成的筒座、筒身以及筒帽,所述筒座与所述筒身螺纹连接,所述筒身与所述筒帽卡接,所述筒帽下部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间设有T型隔板,所述T型隔板两侧设置两组弹簧,两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筒帽的底部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两组扇形铜片焊接,两组所述弹簧与所述筒帽连接端的下部设有两个电线口,两个所述电线口贯穿连接了两根所述电线的一端,两根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贯穿两组所述弹簧与两组所述扇形铜片焊接,两组所述扇形铜片上端沿筒帽的内侧设有J型槽。优选的,所述筒座的底座设有一组电热线孔,且所述筒座的内侧壁上附有螺纹一。优选的,所述筒身内部横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两个洞口,两个所述洞口贯穿焊接了两根导电棒,两根所述导电棒的下端焊接了两根电热线,所述筒身靠近上端沿口处对称设有一组卡头且所述筒身下端外侧附有螺纹二,所述筒身与所述筒座可通过螺纹一与螺纹二螺旋连接,两根所述电热线贯穿两个所述电热线孔。优选的,所述J型槽由卡头入口槽、弧形旋转槽以及卡槽构成,且所述卡头入口槽、弧形旋转槽以及卡槽的宽度与卡头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将电热线与电线的接口保护在由陶瓷构成的筒状结构中,将电热线穿过电热线孔与导电棒进行焊接,螺纹一与螺纹二使筒座与筒身螺旋连接,电线通过设置在筒帽底部的电线口与弹簧和扇形铜片焊接,筒身顺着沿口两侧的卡头到达卡头入口槽底部,在弧形旋转槽旋转后进入卡槽,而导电棒与扇形铜片接触后,在环形凹槽与弹簧的限制下可以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使得发热圈的接头更容易连接与拆解,更耐高温,耐氧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筒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筒身侧视及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筒帽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J型槽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座、11电热线孔、12螺纹一、2筒身、21隔板、22洞口、23导电棒、24电热线、25卡头、26螺纹二、3筒帽、31T型隔板、32环形凹槽、33电线口、34弹簧、35扇形铜片、36电线、4J型槽、41卡头入口槽、42、弧形旋转槽、43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包括由陶瓷构成的筒座1、筒身2以及筒帽3,筒座1与筒身2螺纹连接,筒身2与筒帽3卡接,筒座1的底座设有一组电热线孔11,且筒座1的内侧壁上附有螺纹一12,筒身2内部横向设有隔板21,隔板21上设有两个洞口22,两个洞口22贯穿焊接了两根导电棒23,两根导电棒23的下端焊接了两根电热线24,筒身2靠近上端沿口处对称设有一组卡头25且筒身2下端外侧附有螺纹二26,筒身2与筒座1可通过螺纹一12与螺纹二26螺旋连接,两根电热线24贯穿两个电热线孔11,筒身2内部横向设有隔板21,隔板21上设有两个洞口22,两个洞口22贯穿焊接了两根导电棒23,两根导电棒23的下端焊接了两根电热线24,筒身2靠近上端沿口处对称设有一组卡头25且筒身2下端外侧附有螺纹二26,筒身2与筒座1可通过螺纹一12与螺纹二26螺旋连接,两根电热线24贯穿两个电热线孔11,J型槽4由卡头入口槽41、弧形旋转槽42以及卡槽43构成,且卡头入口槽41、弧形旋转槽42以及卡槽43的宽度与卡头25相等。本技术结构将电热线24与电线36的接口保护在由陶瓷构成的筒状结构中,将电热线24穿过电热线孔11与导电棒23进行焊接,螺纹一12与螺纹二26使筒座1与筒身2螺旋连接,电线36通过设置在筒帽3底部的电线口33与弹簧34和扇形铜片35焊接,筒身2顺着沿口两侧的卡头25到达卡头入口槽41底部,在弧形旋转槽42旋转后进入卡槽43,而导电棒23与扇形铜片35接触后,在环形凹槽42与弹簧34的限制下可以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使得发热圈的接头更容易连接与拆解,更耐高温,耐氧化。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包括由陶瓷构成的筒座(1)、筒身(2)以及筒帽(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1)与所述筒身(2)螺纹连接,所述筒身(2)与所述筒帽(3)卡接,所述筒帽(3)下部内壁设有环形凹槽(32),所述环形凹槽(32)中间设有T型隔板(31),所述T型隔板(31)两侧设置两组弹簧(34),两组所述弹簧(34)的一端与所述筒帽(3)的底部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34)的另一端与两组扇形铜片(35)焊接,两组所述弹簧(34)与所述筒帽(3)连接端的下部设有两个电线口(33),两个所述电线口(33)贯穿连接了两根所述电线(36)的一端,两根所述电线(36)的另一端贯穿两组所述弹簧(34)与两组所述扇形铜片(35)焊接,两组所述扇形铜片(35)上端沿筒帽(3)的内侧设有J型槽(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包括由陶瓷构成的筒座(1)、筒身(2)以及筒帽(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1)与所述筒身(2)螺纹连接,所述筒身(2)与所述筒帽(3)卡接,所述筒帽(3)下部内壁设有环形凹槽(32),所述环形凹槽(32)中间设有T型隔板(31),所述T型隔板(31)两侧设置两组弹簧(34),两组所述弹簧(34)的一端与所述筒帽(3)的底部连接,且两组所述弹簧(34)的另一端与两组扇形铜片(35)焊接,两组所述弹簧(34)与所述筒帽(3)连接端的下部设有两个电线口(33),两个所述电线口(33)贯穿连接了两根所述电线(36)的一端,两根所述电线(36)的另一端贯穿两组所述弹簧(34)与两组所述扇形铜片(35)焊接,两组所述扇形铜片(35)上端沿筒帽(3)的内侧设有J型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连接的发热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敏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