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reflector,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unit, the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 reflector reflector body rectangular, reflection sheet body four corners with corner transition structure, reflection sheet body periphery part through a corner transition structure formed by the reflection plate tilt arou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ody outside the Alice hypotenuse the hypotenuse, corner, transition structure and reflector bevel edg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ody at the position of the transition form reflex arc surface smooth. The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n PCB circuit board, a plurality of LED light sources, a lens and a backlight module reflecting plate. The display unit comprises a front frame, a middle frame, a liquid crystal panel, a diffusion plate and the backlight module, wherein the backlight module is position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diffusion plate. The invention uses reflection path arc reflector irregular structure, so that the rays can distribute more scattered, which can avoid the backlight will appear bright and dark side of the layout, the overall consistent picture, improve picture appear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反射片、背光模组和显示单元
本专利技术用于背光模组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反射片、背光模组和显示单元。
技术介绍
以目前常用的直下式短OD背光模块为例,从下至上的组装顺序依次为反射片、扩散板、复合膜、扩散片;短OD使用反射式透镜,传统使用的反射片由于反射面突然过渡及四角的处理问题,由于光路反射原理容易造成四边偏亮问题,反射片骑线的位置以及角落部位的拼接与现有的亮边及暗角问题关系非常密切,且由于四边及角落部份的反射片的折线改变了光路的分布,在模组主观表现为亮边和暗角异常。传统常规反射片主要是根据骑缝线以及PET发泡材料的可二次塑形,来实现反射与背板光腔的配合,四周过度为标准的三角形结构,这样由于光路的直线传输原理,光线打到反射片的斜边后也会形成有规律的光线分堆,这样在整个背光会出现亮暗边的布局,导致画面的整体不一致,影响画面的美观;如图1所示,为传统反射片的正视图,靠骑线分布及三角的拼接完成反射结构的变形,如图2所示,为传统反射的大致光线分布,可以看出其分布具有分区性,如图3所示,为传统反射片,匹配反射式透镜的画面四周光线分布情况,由于反射式透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的反射片本体,所述反射片本体的四角设有拐角过渡结构,反射片本体四边边缘部分通过拐角过渡结构形成由反射片本体底面四周倾斜外翘的斜边,各所述斜边、拐角过渡结构以及斜边与反射片本体底面过渡位置处均形成平滑的反射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的反射片本体,所述反射片本体的四角设有拐角过渡结构,反射片本体四边边缘部分通过拐角过渡结构形成由反射片本体底面四周倾斜外翘的斜边,各所述斜边、拐角过渡结构以及斜边与反射片本体底面过渡位置处均形成平滑的反射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斜边与反射片本体底面过渡位置处设有第一骑线,第一骑线首位连接形成矩形,第一骑线包括若干节交替分布的第一剖切线和第一不断线,第一骑线在第一剖切线处形成第一通光段,在第一不断线处形成第一反光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单节所述第一剖切线的长度a’与第一不断线的长度b’的比例b’/a’=0.6~0.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过渡结构包括第二骑线和第三剖切线,第三剖切线呈圆弧状开设在所述反射片本体的四角,并在反射片本体的四角裁出可与反射片本体拼接形成反射弧面的扇形区域,第三剖切线的一端在反射片本体的边缘附近形成止点,所述第二骑线沿第一骑线角点到对应反射片本体角点方向设置,第二骑线的一端延伸至第三剖切线,另一端通过呈V形的第三骑线与第一骑线角点两侧的第一骑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反射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骑线包括若干节交替分布的第二剖切线和第二不断线,第二骑线在第二剖切线处形成第二通光段,在第二不断线处形成第二反光段,第三骑线包括若干节交替分布的第三剖切线和第三不断线,第三骑线在第三剖切线处形成第三通光段,在第三不断线处形成第三反光段。6.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PCB线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文乐,刘继,刘金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