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303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3:16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部固定安装接雨板,接雨板为两边高中间底,接雨板顶面中间开设第一通孔,接雨板下部固定安装竖短管,竖短管与第一通孔相通,竖短管的下部设有导流槽管,导流槽管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部固定安装铰接柱,铰接柱为竖向,铰接柱上部设有储水槽,铰接柱的上端与储水槽底部一侧铰接连接,储水槽的侧部固定安装拨条,第二支架外侧设有竖长管,竖长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在建筑物上,能完成下雨时建筑物顶部快速排水工作,并将排水过程中雨水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

Building drainage structure

A building drainag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is fixed with the rain in the rain collecting plate is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the rain collecting plate top center opene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the rain collecting plate is fix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stallation of vertical tube, vertical tube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ower vertical tube,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tube and the guide groove tube through the mounting shaf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bracket, the first bracke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 bracket,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 second fixed hinged column, hinged column for vertical hinged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the column is hinged with the upper end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storage tank at the bottom side of the water storage tank is hinged, fixed dial the second is arranged in the vertical tube, vertical tube through the fixing ring is fixed on a building wall. The invention is installed on a building, which can finish the rapid drainage work at the top of a building when raining, and ultimately convert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of rainwater into electrical energy for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排水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节能环保时当下社会普遍提倡的行为,自然界蕴含的能量非常的庞大,我们如果能将其中的能量进行有效的获取,必然能解决当下能源紧张的情况,目前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雨水由高处下落,其中蕴含有大量的重力势能,楼房等建筑物的顶部需要专门的管道进行排水,然而管道中流动的雨水所蕴含的能量多数被浪费。目前雨水发电系统制造成本较高,需要对楼房上的排水管道进行专门的改造,改造难度较大,在普通的建筑上普及使用难度较大,像南方有梅雨季节的地方和一些其他的下雨小但次数多的地方,小量的雨水难以推动发电机的运转,传统的雨水发电系统更加的不适合安装使用,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对雨水进行积累的,自动化高的利用雨水进行发电的建筑排水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排水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部固定安装接雨板,接雨板为两边高中间底,接雨板顶面中间开设第一通孔,接雨板下部固定安装竖短管,竖短管与第一通孔相通,竖短管的下部设有导流槽管,导流槽管通过安装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部固定安装铰接柱,铰接柱为竖向,铰接柱上部设有储水槽,铰接柱的上端与储水槽底部一侧铰接连接,储水槽的侧部固定安装拨条,第二支架外侧设有竖长管,竖长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竖长管上端固定安装接水口,接水口位于储水槽外侧下部,竖长管下部一侧设有轮架,轮架安装在建筑物内部,轮架上部安装拨片轮,拨片轮外周固定安装数片均匀分布的拨片,轮架内侧设有发电机,发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从动轮,拨片轮的安装轴外端固定安装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发电机一侧设有蓄电池,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所述的第二支架顶部外侧固定安装橡胶软块。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所述的接雨板顶面开设数条导流槽。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所述的接雨板上部四周分别固定安装侧板。如上所述的一种建筑排水结构,所述的拨片为弧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建筑物上,能完成下雨时建筑物顶部快速排水工作,并将排水过程中雨水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一些地方的梅雨季节,多为小雨并且下雨时间长且次数多,小量的雨水难以推动发电机的转动,本专利技术可以对雨水进行慢慢的积累,当雨水积累到一定量后瞬间将其释放,并推动发电机发电,雨水落到接雨板表面后流到第一通孔处,通过竖短管流到导流槽管内,此时导流槽管为倾斜状态,雨水通过导流槽管流入位于导流槽管较低一端处的储水槽内,随着储水槽内水位升高,储水槽的重心慢慢向中间位置偏移,当重心经过储水槽底部铰接处后,储水槽向外侧倾倒,其内部的雨水通过接水口流入竖长管内,雨水从竖长管下端口流出时流速达到最快,流出的雨水冲击拨片,带动拨片轮转动,拨片轮通过主动轮、从动轮、传动链的配合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机开始发电,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发电机连接有稳压装置,稳压装置与蓄电池之间连接变压装置,储存的电能可以进行照明等方面的使用,该过程中首先通过储水槽将雨水进行积累,然后将雨水瞬间释放,雨水在竖长管中流下的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然后其动能传递到拨片轮,最终将能量转化为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储水槽倾斜时通过拨条拨动导流槽管,使其另一端移动到较低的位置,改变雨水的流向,雨水流入位于另一侧的储水槽内,然后重复上述过程,不断进行电能的积累,整个过程为全自动完成,不需要人操作,本专利技术在完成雨水排放的过程并将雨水中储存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进行其他方面的使用,能够节约电能,节能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架2接雨板3第一通孔4竖短管5导流槽管6安装轴7第二支架8铰接柱9储水槽10拨条11竖长管12固定环13接水口14轮架15拨片轮16拨片17发电机18从动轮19主动轮20传动链21蓄电池22橡胶软块23导流槽24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如图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上部固定安装接雨板2,接雨板2为两边高中间底,接雨板2顶面中间开设第一通孔3,接雨板2下部固定安装竖短管4,竖短管4与第一通孔3相通,竖短管4的下部设有导流槽管5,导流槽管5通过安装轴6安装在第一支架1上,第一支架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支架7,第二支架7上部固定安装铰接柱8,铰接柱8为竖向,铰接柱8上部设有储水槽9,铰接柱8的上端与储水槽9底部一侧铰接连接,储水槽9的侧部固定安装拨条10,第二支架7外侧设有竖长管11,竖长管11通过固定环12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竖长管11上端固定安装接水口13,接水口13位于储水槽9外侧下部,竖长管11下部一侧设有轮架14,轮架14安装在建筑物内部,轮架14上部安装拨片轮15,拨片轮15外周固定安装数片均匀分布的拨片16,轮架14内侧设有发电机17,发电机17的转轴上安装从动轮18,拨片轮15的安装轴外端固定安装主动轮19,主动轮19与从动轮18之间通过传动链20连接,发电机17一侧设有蓄电池21,发电机17与蓄电池21连接。本专利技术安装在建筑物上,能完成下雨时建筑物顶部快速排水工作,并将排水过程中雨水的重力势能最终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一些地方的梅雨季节,多为小雨并且下雨时间长且次数多,小量的雨水难以推动发电机17的转动,本专利技术可以对雨水进行慢慢的积累,当雨水积累到一定量后瞬间将其释放,并推动发电机17发电,雨水落到接雨板2表面后流到第一通孔3处,通过竖短管4流到导流槽管5内,此时导流槽管5为倾斜状态,雨水通过导流槽管5流入位于导流槽管5较低一端处的储水槽9内,随着储水槽9内水位升高,储水槽9的重心慢慢向中间位置偏移,当重心经过储水槽9底部铰接处后,储水槽9向外侧倾倒,其内部的雨水通过接水口13流入竖长管11内,雨水从竖长管11下端口流出时流速达到最快,流出的雨水冲击拨片16,带动拨片轮15转动,拨片轮15通过主动轮19、从动轮18、传动链20的配合带动发电机17转动,发电机17开始发电,并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21内,发电机17连接有稳压装置,稳压装置与蓄电池21之间连接变压装置,储存的电能可以进行照明等方面的使用,该过程中首先通过储水槽9将雨水进行积累,然后将雨水瞬间释放,雨水在竖长管11中流下的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然后其动能传递到拨片轮15,最终将能量转化为发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上部固定安装接雨板(2),接雨板(2)为两边高中间底,接雨板(2)顶面中间开设第一通孔(3),接雨板(2)下部固定安装竖短管(4),竖短管(4)与第一通孔(3)相通,竖短管(4)的下部设有导流槽管(5),导流槽管(5)通过安装轴(6)安装在第一支架(1)上,第一支架(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支架(7),第二支架(7)上部固定安装铰接柱(8),铰接柱(8)为竖向,铰接柱(8)上部设有储水槽(9),铰接柱(8)的上端与储水槽(9)底部一侧铰接连接,储水槽(9)的侧部固定安装拨条(10),第二支架(7)外侧设有竖长管(11),竖长管(11)通过固定环(12)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竖长管(11)上端固定安装接水口(13),接水口(13)位于储水槽(9)外侧下部,竖长管(11)下部一侧设有轮架(14),轮架(14)安装在建筑物内部,轮架(14)上部安装拨片轮(15),拨片轮(15)外周固定安装数片均匀分布的拨片(16),轮架(14)内侧设有发电机(17),发电机(17)的转轴上安装从动轮(18),拨片轮(15)的安装轴外端固定安装主动轮(19),主动轮(19)与从动轮(18)之间通过传动链(20)连接,发电机(17)一侧设有蓄电池(21),发电机(17)与蓄电池(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上部固定安装接雨板(2),接雨板(2)为两边高中间底,接雨板(2)顶面中间开设第一通孔(3),接雨板(2)下部固定安装竖短管(4),竖短管(4)与第一通孔(3)相通,竖短管(4)的下部设有导流槽管(5),导流槽管(5)通过安装轴(6)安装在第一支架(1)上,第一支架(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第二支架(7),第二支架(7)上部固定安装铰接柱(8),铰接柱(8)为竖向,铰接柱(8)上部设有储水槽(9),铰接柱(8)的上端与储水槽(9)底部一侧铰接连接,储水槽(9)的侧部固定安装拨条(10),第二支架(7)外侧设有竖长管(11),竖长管(11)通过固定环(12)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墙壁上,竖长管(11)上端固定安装接水口(13),接水口(13)位于储水槽(9)外侧下部,竖长管(11)下部一侧设有轮架(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波朱永祥高玉春朱宝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