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293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面布的制备方法,针对目前涤纶纤维由于其染色深染难度大等问题,利用能够在共聚酯阶段添加的可染色第三单体,提高原料涤纶纤维的染色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双面布以氨纶和可深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通过包芯、加弹、织布、染色、烘干、拉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定型制备得到双面布。由于可染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深染性能,因此染色性能优异,同时生产工艺简单,并具有优异的深染、阻燃和机械性能,在装饰用,家纺用纺织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Method for preparing double faced clot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double-sided cloth, polyester fiber at present because of its stained difficult issues, can use in the copolyester can be added and stained third monomers, improve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polyester fiber materia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ouble-sided fabric with spandex and dyeability of polyester fiber as raw material through the core, texturing, weaving, dyeing, drying, and picking and carding, ironing, shearing, fleece, shaping the prepared double-sided cloth. The dyeable polyester fiber has excellent deep dyeing, so excellent dyeing performance, and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has excellent deep dyeing, flame retardant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the decoration, home textiles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面料
,具体地说,是一种双面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针织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针织面料正朝着外衣化、时尚化方向发展,舒适且环保的针织外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编织针织面料时,正反面通过使用不同机号的设备、采用不同品种的纱线编织不同的组织结构,可以形成正反两面风格迥异的双面布。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单面导湿双面布(201210127315.3),由拒水纤维和吸水纤维编织而成,拒水纤维在其中一面,其数量高于所述吸水纤维,形成拒水层,另一面形成吸水层;在所述拒水层表面设有多个排水通道;还包括弹性纤维,与所述拒水纤维或吸水纤维交织固定。在拒水层设置了排水通道,使得与拒水层接触的水分能够及时被引流分散,从而提高吸水效率;另外,由于在拒水层和吸水层内设置有弹性纤维,就能保证整个单面导湿布具备弹性,在衣物的穿着上,更能起到贴身,不变形等功效。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双面布及其加工方法(201510989318.1),包括步骤:原棉分检、混合、清梳联设备分离、紧压形成棉层、精梳机分梳、纺成熟条、纺成粗纱、纺成筒子纱、造成胚布、再将所述胚布通过火焰或在炽热的金属表面烧去表面茸毛,最后用烧碱液进行处理,将织物均匀投入染缸,加入冰醋酸和中和酸,再投入染料,高温缸染色得到样品布,对样品布进行清洗、定型和预缩得到成品布该双面布面料挺括、抗皱性能更好、不易起球起皱;尺寸更稳定,垂悬感好,手感更细腻;具有丝绸面料一般的光泽久洗不变色,同时,保留了原棉面料的吸汗透气性能,该加工方法有效提高了双面布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专利公开了一种铜纤维针织双面布的制备工艺(201510472111.7),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前处理、酸洗、染色以及成品定型。通过上述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纤维针织双面布的制备工艺,通过特殊的纤维切片,制成无色的低弹长丝,在染色过程中的升温、降温及保温时间长短直接影响面料的手感,定型时的尼龙柔软剂和吸湿排汗助剂的添加使面料手感舒适同时吸湿排汗性能更强,通过特殊的后整理工艺彻底解决了铜纤维手感粗糙,染色性能差的缺点。专利公开了一种导吸丙纶针织双面布的结构(201010609356.7),包括上下双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丙纶内层和吸湿快干涤纶长丝外层,在两层之间连接有吸湿快干涤纶长丝连接丝。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双层结构,发挥了丙纶抑菌、保暖、低回潮率的优点,又解决了皮肤湿气快速导向面料外层,并向大气中快速传导的问题,通过特殊的织造和原料搭配方式有效解决了丙纶面料从皮肤表面吸收和传导湿气的瓶颈。专利公开了一种纺织面料的加工工艺(01113728.2),特别是由两层布料复合而成的生产工艺。先将涂以混合粘合剂的离型纸加热后与底布粘合后,再经加热、分离离型纸,再贴于底布,烘干,制成双面各异复合面料,既有一定的柔软件性又有一定的挺括度。专利一种既有软柔性,又有挺括度的双面布的制造工艺(201210390152.8),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在离型纸上涂以混合粘合剂;(2)加热;(3)将底布与离型纸粘合;(4)加热;(5)将底布与离型纸分离;(6)将面布贴合于底布;(7)烘干。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复合面料(201210022144.8),所述复合面料由两层结构的面料组成,该复合面料的外层为涤纶双面布,该复合面料的内层为羊羔绒。本专利技术的复合面料采用双层式结构,其将外层防风防水的涤纶双面布、以及内层具有保暖效果羊羔绒结合在一起,具有较佳的高防风,高防水,保暖,耐老化,抗冷冻,耐磨擦等多种功能,使人体保持长久的干爽和舒适。同时也可将该贴合的复合面料以裁剪方式缝制成各种用品,如护腰带、护颈带、护膝带、护腕带、床垫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面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面布,以氨纶和可深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通过包芯、加弹、织布、染色、烘干、拉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定型制备得到双面布。所述的包芯工艺中,以氨纶为芯,通过包芯工艺制备得到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所述的氨纶与可深染涤纶纤维的质量比值1:9~1:10。所述的加弹过程是以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为原料,将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经240锭高速加弹机加弹拉伸变形,生产出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加工丝;所述的加弹机的上热箱温度160~180℃、下热箱温度130~155℃、车速450~600米/分钟。所述的织布过程采用针织的方法,采用84路针织双面大圆机,将所述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加工丝织成双面光坯布。所述的针织过程采用84路20针或22针或24针的针织双面大圆机,以20~24转/分钟的转速。所述的染色工艺采用分散染料为染色原料,在80~120℃的水溶液中加压染色,染色时间为30-75min,染色压力为0.05~0.15MPa。其它步骤均为现有常规工艺。所述的氨纶规格为1~20D。所述的可深染涤纶纤维规格为1~10D,且其耐晒色牢度≥4.5级,耐水洗色牢度≥4.5级。所述的可深染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深染助剂的制备,以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溶解后在温度为40~45℃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的四氢呋喃溶液,氢氧化钠在四氢呋喃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1~0.5mol/L,进行反应3~4h后,结束反应制备得到助染功能试剂;然后在以摩尔浓度为8mol/L的硫酸进行中和,除去过多的氢氧化钠,并保持反应为酸性,再在温度为0-5℃条件下,加入戊二酸进行低温反应8~12h,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沉淀剂,过滤后沉淀产物再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深染助剂。所述的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摩尔浓度为0.1~0.25mol/L;所述的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4.35~1:5.50;所述的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与戊二酸的摩尔比为1:2.25~1:2.75;所述的硫酸加入后反应酸性的pH为4.5~5.0;所述的沉淀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与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1:2.0~1:5.0;涤纶纤维由于其高度的结晶情况,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但也带来染色难题,尤其是涤纶纤维的深染;目前常常采用第三单体作为染色改性剂,通过在共聚结构上引入具有阴离子结构的磺酸基团,从而实现分散性染料在涤纶纤维上的染色,而目前的涤纶纤维染色只能在非晶区的改性链段上染色,目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染色,因此也就带来染色基团难以进入晶区染色,达到深染的目的,同时由于非晶区的染料分子的大量聚集还会降低涤纶纤维本身结构强度,导致染色的色牢度低等问题;本申请通过采用含有可替代的阳离子为深染助剂,利用钠离子与分散染料的交换,并且在共聚酯结构上引入磷酸酯盐和苯酚钠结构,从而实现分散染料与深染助剂的结合,提高其深染性能,并且深染助剂由于其在主链结构上其具有对称结构,因此避免了在共聚后,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面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以氨纶和可深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通过包芯、加弹、织布、染色、烘干、拉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定型制备得到双面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以氨纶和可深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通过包芯、加弹、织布、染色、烘干、拉毛、梳毛、烫光、剪毛、摇粒、定型制备得到双面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芯工艺中,以氨纶为芯,通过包芯工艺制备得到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纶与可深染涤纶纤维的质量比值1:9~1: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弹过程是以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为原料,将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经240锭高速加弹机加弹拉伸变形,生产出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加工丝;所述的加弹机的上热箱温度160~180℃、下热箱温度130~155℃、车速450~600米/分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布过程采用针织的方法,采用84路针织双面大圆机,将所述可深染涤纶纤维包覆氨纶包芯纱加工丝织成双面光坯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织过程采用84路20针或22针或24针的针织双面大圆机,以20~24转/分钟的转速。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工艺采用分散染料为染色原料,在80~120℃的水溶液中加压染色,染色时间为30-75min,染色压力为0.05~0.15MPa。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深染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深染助剂的制备:以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溶解后在温度为40~45℃条件下,加入氢氧化钠的四氢呋喃溶液,氢氧化钠在四氢呋喃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1~0.5mol/L,进行反应3~4h后,结束反应制备得到助染功能试剂;然后在以摩尔浓度为8mol/L的硫酸进行中和,除去过多的氢氧化钠,并保持反应为酸性,再在温度为0~5℃条件下,加入戊二酸进行低温反应8~12h,然后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沉淀剂,过滤后沉淀产物再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24h,得到深染助剂;第二步聚酯酯化物的制备: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为原料,先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醋酸钠,乙二醇锑和磷酸三苯酯加入到打浆釜中,在80~95℃条件下进行打浆45~60min得到酯化打浆液;通过酯化打浆,使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进行分散,然后再在把酯化打浆液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家鑫许雅棠张俊锋
申请(专利权)人:世兴达福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