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具体为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
技术介绍
1、在冬季时分,天气干燥,空气湿度降低,人们衣着厚多。在日常行动中,衣服之间的摩擦,很容易让身体携带大量电荷,且电荷难以释放,在触摸一些金属制品时,容易产生静电,带来不好的触碰体验。
2、目前,常见衣服材料为复合纤维针织物,如腈纶等。在穿着时就容易让人在日常发生静电触碰,尤其是脱去衣物时,针织面料之间甚至产生静电火花,人体在此时触摸金属制品会十分容易产生静电,让人烦恼。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包括:
3、针织基层,作为针织面料的主体布层结构,依次包括亲肤层、导电层和外面层,相互之间通过离型胶网热合连接;
4、抗静电层,针织形成的金属线层,呈圆形片状结构,等间距矩形阵列布置在亲肤层上,且抗静电层在内侧通过垫片进行局部垫撑凸起,抗静电层的凸起部位朝向皮肤进行贴触,持续进行防静电释放消耗;
5、遮片,贴覆在抗静电层上,遮片的边沿超过抗静电层的边沿,在遮片的边沿通过棉线缝纫在亲肤层上进行固定,在遮片的中部开设口槽,显露出口槽内的抗静电层,让抗静电层的局部突显来贴触皮肤;
6、离型胶片,在所述抗静电层和垫片之间胶贴,约束抗静电层在垫片上固定,且离型胶片
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亲肤层和外面层均设置为95%棉和5%氨纶混纺针织形成的面层,所述导电层为柔性的铜丝线针织网层。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抗静电层设置为铜线网层或者银线网层;
9、所述抗静电层的边沿丝线穿过针织基层,在外面层的表面向内翻折,形成环形的折层,折层水平贴触在外面层的表面上。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垫片为棉片,呈球形凸起结构,一侧为水平面,用于水平贴触亲肤层表面。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外面层的表面布置有圆形的盖片,盖片为棉片,贴触在抗静电层的翻折部位上,且盖片的边沿超过抗静电层的翻折边沿进行覆盖,在盖片的边沿处通过棉线缝纫在外面层上进行固定。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盖片的中心通过棉线穿过针织基层线缝垫片,让垫片和盖片中部约束固定在针织基层上。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遮片设置为圆形的棉片,中部的口槽为圆形槽。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遮片的边沿和盖片的边沿齐平,在针织基层上通过棉线一起进行缝合固定。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离型胶片为圆形片状结构,双面粘胶,热合抗静电层和垫片进行固定,让抗静电层的突显局部进行稳定的约束布置。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抗静电复合针织布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针织基层上对应各个垫片开设有穿孔,用于垫片和盖片之间缝纫的棉线穿过。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8、1、该抗静电复合针织布,采取内外双层由95%棉和5%氨纶混纺的针织布来复合导电层形成的针织基层,作为针织面料的主体布层结构,主体结构为棉,减少静电发生的频率,并且添加氨纶来提升弹性,便于穿着;在针织基层朝向皮肤层一侧设置抗静电层,通过垫片进行局部凸起,且两侧采取带口槽的遮片和盖片进行线缝约束,突显出局部的抗静电层,朝向皮肤进行贴触,持续进行防静电释放消耗,改善碰触金属制品造成静电打击的情况;
19、2、该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在垫片的凸起部位采取离型胶片进行抗静电层的局部固定约束,且在口槽边沿形成可活动的抗静电层,当离型胶片上有个别抗静电层的丝线断裂时,避免金属丝线扎触皮肤,能够在口槽边沿挑起断裂的丝线进行抽除,保证抗静电层的安稳抗静电使用;
20、3、该抗静电复合针织布,抗静电层的边沿丝线穿过针织基层朝向另一侧翻折,由盖片进行外部线缝遮盖,避免抗静电层的线头突出,勾刮外侧的其它衣服,且抗静电层的边沿不缝在针织基层上,采取遮盖方式能够保证抗静电层的断丝抽出,保证抗静电层的安稳抗静电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01)和外面层(103)均设置为95%棉和5%氨纶混纺针织形成的面层,所述导电层(102)为柔性的铜丝线针织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2)设置为铜线网层或者银线网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为棉片,呈球形凸起结构,一侧为水平面,用于水平贴触亲肤层(101)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层(103)的表面布置有圆形的盖片(4),盖片(4)为棉片,贴触在抗静电层(2)的翻折部位上,且盖片(4)的边沿超过抗静电层(2)的翻折边沿进行覆盖,在盖片(4)的边沿处通过棉线缝纫在外面层(103)上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盖片(4)的中心通过棉线穿过针织基层(1)线缝垫片(3),让垫片(3)和盖片(4)中部约束固定在针织基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片(5)设置为圆形的棉片,中部的口槽(6)为圆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片(5)的边沿和盖片(4)的边沿齐平,在针织基层(1)上通过棉线一起进行缝合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胶片(7)为圆形片状结构,双面粘胶,热合抗静电层(2)和垫片(3)进行固定,让抗静电层(2)的突显局部进行稳定的约束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基层(1)上对应各个垫片(3)开设有穿孔(9),用于垫片(3)和盖片(4)之间缝纫的棉线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01)和外面层(103)均设置为95%棉和5%氨纶混纺针织形成的面层,所述导电层(102)为柔性的铜丝线针织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2)设置为铜线网层或者银线网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3)为棉片,呈球形凸起结构,一侧为水平面,用于水平贴触亲肤层(101)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复合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层(103)的表面布置有圆形的盖片(4),盖片(4)为棉片,贴触在抗静电层(2)的翻折部位上,且盖片(4)的边沿超过抗静电层(2)的翻折边沿进行覆盖,在盖片(4)的边沿处通过棉线缝纫在外面层(103)上进行固定。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雅棠,洪家鑫,
申请(专利权)人:世兴达福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