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92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盖、内部设有若干个独立分隔电解腔的腔体以及出水盖,腔体内部中间设有正极电解腔,正极电解腔两侧设有负极电解腔,腔体朝向进水盖的一端设有正极进水孔将正极电解腔与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腔体朝向进水盖的一端还设有负极进水孔将负极电解腔与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腔体的另一端设有正极出水孔将正极电解腔与出水盖的喷射管道通连,腔体的另一端还设有负极排水孔将负极电解腔与出水盖的回流管道通连。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工作效率高、结构布局合理、应用广泛以及密封性能好等优点,可对电解法制备臭氧水设备进一步优化,提高臭氧的生产效率以及扩大臭氧的使用范围。

Nozzle of ozone gener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zone generator nozzle comprises a water inlet cover, insid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parated electrolytic chamber cavity and the water outlet cover, inside the cavit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node electrolysis chamber, cathode electrolytic cell anode electrolytic chamber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avity, one end cover is provided with water inlet toward the cathode water inlet hol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cavity cathode electrolysis then the water inlet cover, one end of the cavity toward the water inlet cov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hole anode electrolytic anode cavity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connected to the water inlet cover;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cavity of the anode cathode electrolysis chamber and the water injection pipe connection cover, the other end of the cavit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rainage hole will return pipe connected to cathode anode electrolytic cell and the water outlet cove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work efficiency, reasonable structure, wide application and good sealing performance, can be further optimized for electrolytic preparation of ozone water equipment,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ozone to expand the scope of use of oz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臭氧电解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
技术介绍
臭氧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广谱并且高效的杀菌剂,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后,臭氧可迅速杀灭水中和空气中的细菌,更为重要的是臭氧在杀菌后被还原成氧,因此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消毒剂。臭氧可溶于水中并形成臭氧水,除了能够杀灭水中的细菌外,还能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等有害污染物质,同时对水起到一定的脱色作用。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中,臭氧得到广泛应用,如应用在饮用水消毒、医用水消毒、污水处理、食品厂和药厂空气消毒、造纸漂白等行业和领域中,同时一些小型的民用臭氧电器产品也已经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传统用于制备臭氧的技术为电晕法臭氧产生技术,是一种将干燥的含氧气体通过电晕高压放电去产生臭氧的方法,这种技术产生臭氧产量较大,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也存在较多缺点。臭氧发生过程中,必须配备效果优良的气体干燥和发生装置以及冷却系统,从而导致设备庞大、投资费用较高,并且不方便进行移动,产生的臭氧体积占比为1%~6%,并且臭氧混合物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氮氧化合物等致癌物质。目前电解法制备臭氧水的应用中,用于电解的发生腔体设计未能满足生产要求,产生的臭氧浓度低,从而降低了臭氧的生产效率,大大限制了臭氧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工作效率高、结构布局合理、应用广泛以及密封性能好的臭氧发生器喷头,旨在对电解法制备臭氧水设备的进一步优化,从而提高臭氧的生产效率,扩大臭氧的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盖、内部设有若干个独立分隔电解腔的腔体以及出水盖,所述腔体内部中间设有正极电解腔,所述正极电解腔两侧设有负极电解腔,所述腔体朝向所述进水盖的一端设有正极进水孔将所述正极电解腔与所述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所述腔体朝向所述进水盖的一端还设有负极进水孔将所述负极电解腔与所述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设有正极出水孔将所述正极电解腔与所述出水盖的喷射管道通连,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还设有负极排水孔将所述负极电解腔与所述出水盖的回流管道通连。通过将正极电解腔和负极电解腔进行独立分隔设置,并且正极电解腔和负极电解腔拥有独立的进口以及出口,从而使得正极电解腔电解产生的臭氧而不会与负极电解腔电解产生的氢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降低臭氧浓度和降低相应的臭氧水浓度。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正极电解腔处于腔体的中部位置,并且两个正极板均设置于正极电解腔内部,从而使得腔体内部电解产生的臭氧均集中聚集于正极电解腔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进一步提高臭氧水的浓度。所述正极进水孔高于所述正极出水孔,所述负极进水孔低于所述负极排水孔。本专利技术的腔体中部位置为正极电解腔,正极电解腔内部电解产生的为臭氧气体,而臭氧气体溶于水中即变成相应的臭氧水。而将正极进水孔设置高于正极出水孔,从而使得水体从正极进水孔进入正极电解腔内并向正极出水孔进行输送时,正极进水孔与正极出水孔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正极电解腔内的水体流动中发生一定紊流现象,这样可使得电解产生的臭氧与水体之间进行充分接触,溶于水体的臭氧含量也会相应地提高。因为负极电解腔内电解产生的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电解产生的氢气处于负极电解腔内部上方。而将负极进水孔的位置设置为低于负极排水孔,从而随着负极电解腔内不断电解产生氢气,氢气伴随着水体轻易地通过处于高位的负极排水孔内并进入回流管道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正极进水孔设置为高于正极出水孔,负极进水孔低于负极排水孔,从而使得电解过程产生的臭氧水和混有氢气的水体顺利地进入相应的输送通道内,可提高相应的电解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使得臭氧与水体进行充分混合溶解。所述负极进水孔内径小于所述正极进水孔内径。因为水体经过负极进水孔进入负极电解腔内进行电解后的产物为难溶于水的氢气,如果将正极进水孔与负极进水孔的内径设置为一致,这样进入正极电解腔和负极电解腔内水体的体积相同,负极电解腔内的氢气体积逐渐增大使得负极电解腔内压力过大,负极电解腔通过负极进水孔反向进入进水盖管路并向正极电解腔内部施以压力,从而干扰正极电解腔内的臭氧溶解工作,使得臭氧浓度降低。因此将负极进水孔内径设置为比正极进水孔内径小,使得相同时间内流进负极电解腔内的水体量小于流入正极电解腔内的水体流量,可减轻负极电解腔电解产物对正极电解腔内电解过程的扰动。所述进水盖远离所述腔体的一端外周面设有环状凹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可通过一些弹性连接管套于进水盖远离腔体的一端外周面上,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臭氧发生器喷头可方便地与多种弹性连接管进行连接而扩大臭氧发生器喷头的应用范围。所述喷射管道的末端设有雾化喷射头,所述回流管道末端设限流塞。通过在喷射管道的末端设置有雾化喷射头,用户可通过挤压雾化喷射头将电解产生的臭氧水进行加压,从而使得臭氧水以雾化状态向外界进行输送,雾化状的臭氧水可覆盖物品的面积更广,从而提高消毒工作效率。另外,在回流管道末端设置限流塞,用户通过旋转限流塞调整阀门以控制回流管道输送混合氢气的水体流量。因为负极电解腔内电解生产氢气以及正极电解腔内电解产生臭氧的两个过程存在一定固定相对比值。通过降低或者提高回流管道输送混合氢气的水体的流量,可相应地控制臭氧水的电解反应,即用户可通过限流塞调整臭氧水浓度,以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所述进水盖与所述腔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圈套于所述进水盖的凸台外周面,所述出水盖与所述腔体之间设有密封胶圈套于所述出水盖的凸台外周面,所述出水盖与所述腔体轴向抵触之间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有与所述正极出水孔和所述负极排水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密封垫设有定位孔套于所述腔体端面的定位销。通过设置相应的密封垫,从而可以提高进水盖以及出水盖分别与腔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另外,通过设置密封胶圈,可防止负极电解腔内的氢气进入正极电解腔内,影响正极电解腔和负极电解腔内的正常电解工作并降低臭氧水浓度。另外在密封垫设有相应的定位孔套于腔体端面的定位销,以防止密封垫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角度偏转而影响电解功率。所述腔体上部从下向上依次设有防水层和防护层覆盖于所述正极电解腔和所述负极电解腔顶部。在正极电解腔和负极电解腔的顶部从下向上依次设置防水层和防护层,可相应地提高臭氧发生器喷头防水和防尘性能,以保证臭氧发生器喷头可靠地进行工作。所述进水盖朝向所述腔体的一端侧面设有定位销与所述腔体相对表面的定位孔插接相连,所述出水盖朝向所述腔体的另一端侧面设有定位销与所述腔体相对表面的定位孔插接相连。通过相应的定位销插入定位孔内,从而使得进水盖和出水盖分别与腔体之间的连接和定位关系更加准确可靠。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1、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在腔体内部中间设置正极电解腔,在正极电解腔的两侧设置负极电解腔,而用于电解产生的正极板均集中设置于正极电解腔内,因此正极电解腔内电解产生的臭氧气体较多,相应地,臭氧溶于水体形成的臭氧水浓度也较高。2、结构布局合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将正极电解腔设置于腔体中间,因此电解产生的臭氧水不需要经过多次管道进行汇聚,可简化相应的结构设计。而将正极进水孔设置得高于正极出水孔,水体在正极电解腔内部向前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高度差,因此水体容易在正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盖、内部设有若干个独立分隔电解腔的腔体以及出水盖,所述腔体内部中间设有正极电解腔,所述正极电解腔两侧设有负极电解腔,所述腔体朝向所述进水盖的一端设有正极进水孔将所述正极电解腔与所述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所述腔体朝向所述进水盖的一端还设有负极进水孔将所述负极电解腔与所述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设有正极出水孔将所述正极电解腔与所述出水盖的喷射管道通连,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还设有负极排水孔将所述负极电解腔与所述出水盖的回流管道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盖、内部设有若干个独立分隔电解腔的腔体以及出水盖,所述腔体内部中间设有正极电解腔,所述正极电解腔两侧设有负极电解腔,所述腔体朝向所述进水盖的一端设有正极进水孔将所述正极电解腔与所述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所述腔体朝向所述进水盖的一端还设有负极进水孔将所述负极电解腔与所述进水盖的进水管道通连;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设有正极出水孔将所述正极电解腔与所述出水盖的喷射管道通连,所述腔体的另一端还设有负极排水孔将所述负极电解腔与所述出水盖的回流管道通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进水孔高于所述正极出水孔,所述负极进水孔低于所述负极排水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进水孔内径小于所述正极进水孔内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盖远离所述腔体的一端外周面设有环状凹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发生器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管道的末端设有雾化喷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华张文英林广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