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热打印色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773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热打印色带,包括PET基膜层,所述PET基膜层上设有离型层,所述PET基膜层背部设有背涂层,所述背涂层底部设有脱离层,所述离型层上设有抗热滑动层,所述抗热滑动层上设有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上设有热敏层,所述热敏层上设有热转印油墨层。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热打印色带,能够适用于各种领域,打印效果好。

New hot print ribb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thermal printing ribbon, including PET film layer, wherein the PET film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release layer, the PET basal layer back with back coating, the coat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a release layer, wherein the part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anti sliding layer, a coloring layer of the heat the sliding layer, a layer of the thermosensitive coloring layer, a thermal transfer ink layer of the heat sensitive layer. By the above method, the new hot print ribbon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and has good print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热打印色带
本技术涉及打印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热打印色带。
技术介绍
近年来,热转印色带以其打印分辨率高、文字图像清晰耐久、打印速度快、可以实现现场打印等特点而获得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可用于物流业打印货物铭牌、标价、条码,可用于制造业条形码管理系统打印现场条码,也可用于客运业打印火车票、登机牌,还可以用于办公自动化打印传真文件等。热转印色带对受像介质没有任何要求,可以在普通纸、再生纸、蜡纸、普通胶片、信封、标签纸、布料上清晰打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热打印色带,能够适用于各种领域,打印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热打印色带,包括PET基膜层,所述PET基膜层上设有离型层,所述PET基膜层背部设有背涂层,所述背涂层底部设有脱离层,所述离型层上设有抗热滑动层,所述抗热滑动层上设有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上设有热敏层,所述热敏层上设有热转印油墨层。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PET基膜层的厚度为8-16微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2-9微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背涂层的厚度为3-7微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脱离层的厚度为5-8微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抗热滑动层的厚度为1-4微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层的厚度为2-8微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敏层的厚度为4-11微米。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转印油墨层的厚度为5-13微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新型热打印色带,能够适用于各种领域,打印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新型热打印色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PET基膜层,2、离型层,3、背涂层,4、脱离层,5、抗热滑动层,6、着色层,7、热敏层,8、热转印油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热打印色带,包括PET基膜层1,所述PET基膜层1上设有离型层2,所述PET基膜层1背部设有背涂层3,所述背涂层3底部设有脱离层4,所述离型层2上设有抗热滑动层5,所述抗热滑动层5上设有着色层6,所述着色层6上设有热敏层7,所述热敏层7上设有热转印油墨层8。另外,所述PET基膜层1的厚度为8-16微米。另外,所述离型层2的厚度为2-9微米。另外,所述背涂层3的厚度为3-7微米。另外,所述脱离层4的厚度为5-8微米。另外,所述抗热滑动层5的厚度为1-4微米。另外,所述着色层6的厚度为2-8微米。另外,所述热敏层7的厚度为4-11微米。另外,所述热转印油墨层8的厚度为5-13微米。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新型热打印色带,能够适用于各种领域,打印效果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热打印色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热打印色带,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层,所述PET基膜层上设有离型层,所述PET基膜层背部设有背涂层,所述背涂层底部设有脱离层,所述离型层上设有抗热滑动层,所述抗热滑动层上设有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上设有热敏层,所述热敏层上设有热转印油墨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热打印色带,其特征在于,包括PET基膜层,所述PET基膜层上设有离型层,所述PET基膜层背部设有背涂层,所述背涂层底部设有脱离层,所述离型层上设有抗热滑动层,所述抗热滑动层上设有着色层,所述着色层上设有热敏层,所述热敏层上设有热转印油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打印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膜层的厚度为8-16微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打印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2-9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打印色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耀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朗盛线缆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