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2752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11:55
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包括:底床、支撑座、传动轴、驱动机构及前后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及动力输出件,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前后调节组件,每一前后调节组件均包括第一转向伞齿、第二转向伞齿、从动螺杆、传动螺母、连接件及气动车床,第一,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底床对整个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起支撑作用,传动轴连接驱动机构与前后调节机构,带动前后调节机构以实现气动压床的前后调节,结构紧凑;第二,第二转向伞齿与第一转向伞齿啮合,啮合传动,传动平稳;第三,每一前后调节组件分布在机器内部两侧,使得机器两侧有传动,控制电机正反转,控制两侧的从动螺杆同时正反旋转,保障机器两边传动受力一致,利于机器精准调节。

The pneumatic press regulating device

A pneumatic press regula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bottom bed, a supporting seat, a transmission shaft,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adjusting mechanism, the dri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speed reducer and a power output, and the adjus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components before and after adjustment, each before and after adjustment assembly includes first steering bevel gears, bevel gears, driven to second screw, a transmission nut, connecting parts and pneumatic lathe, first, before and after the pneumatic press adjusting device, bed of the pneumatic press and regulating device plays a supporting role, the drive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e mechanism and regulating mechanism before and after, before and after adjusting the drive mechanism to realize the dynamic regulation of gas before and after the press, the structure is compact; second, second with the first bevel gear steering steering bevel gear meshing, meshing transmission, stable transmission; third, each component before and after adjusting the distribution on both sides inside the machine, making the machine two The sid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the control motor is reversed, and the driven screws of both sides are controlled to rotate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driving force of both sides of the machine is ensured to be consistent,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precise regulation of th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气动压床利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管道将压缩气体输送至电磁阀,通过脚踏开关来控制电磁阀的动作来控制气缸的工作和返回,从而达到冲孔的目的,压缩空气可以存储在储气罐中,随时取用,因而电动机没有空转的能源浪费,利用气缸作工作部件、利用电磁阀作为控制元件,结构更加简单,故障率低、安全性高、维修简单、维修成本更低、生产效率高,利用220V电源来实现对电磁阀的控制,操作简单方便。气动压床是由上、下两层组成,上端部分可以活动,以适应接受不同大小的盒子,一般上端部分都是由人工进行调节,来适应接收不同大小的盒子,然而,由于上端部分机器很重,人工调节起来十分困难,而且难以实现精准调节,进而使得气动压床受力不均匀,传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受力均匀,且走位精准的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包括:底床、支撑座、传动轴、驱动机构及前后调节机构;其中,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及动力输出件,所述动力输出件设置于所述底床上,所述减速机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出件及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前后调节机构,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前后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每一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均包括第一转向伞齿、第二转向伞齿、从动螺杆、传动螺母、连接件及气动车床,所述第一转向伞齿套置于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第二转向伞齿与所述第一转向伞齿啮合,所述从动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伞齿相固定,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底床上,所述从动螺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支撑座,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从动螺杆螺合,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传动螺母及所述气动车床连接,所述从动螺杆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螺母、所述连接件及所述气动车床沿着所述从动螺杆做往复式位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固定轴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螺杆具有梯形螺纹,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从动螺杆螺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螺杆具有三角形螺纹,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从动螺杆螺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具有圆形横截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向伞齿与所述第一转向伞齿啮合形成的夹角为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的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底床用于支撑起支撑座、传动轴、驱动机构及前后调节机构,对整个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起支撑作用,传动轴连接驱动机构与前后调节机构,把驱动机构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用于带动前后调节机构以实现气动压床的前后调节,实现结构紧凑,从而使得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安装更加简便;第二,第二转向伞齿与第一转向伞齿啮合,啮合传动,传动平稳、噪音很小;第三,每一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分布在机器内部两侧,使得机器两侧都有传动,这样只要控制电机正反转就可以控制两侧的从动螺杆同时正反旋转,从而驱动两侧的从动螺杆上的传动螺母同时使得连接件带动气动车床的上部分前后移动,这样保障了机器两边传动受力大小一致,更加有利于机器精准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10,包括:底床100、支撑座200、传动轴300、驱动机构400及前后调节机构500,底床100用于支撑起支撑座200、传动轴300、驱动机构400及前后调节机构500,对整个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10起支撑作用,传动轴300连接驱动机构400与前后调节机构500,把驱动机构400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用于带动前后调节机构500以实现气动压床的前后调节,实现结构紧凑,从而使得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安装更加简便。为了了解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请参阅图1,驱动机构400包括减速机410及动力输出件420,动力输出件420设置于底床100上,减速机410分别与动力输出件420及传动轴300连接,减速机410用于带动传动轴300转动,例如,所述动力输出件为电机,所述减速机为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驱动蜗轮蜗杆减速机传动,保障了机器走位精准,传动轴300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固定轴承310,借助固定轴承310可以减小传动轴300转动时的摩擦,例如,传动轴300具有圆形横截面。为了进一步了解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的具体结构,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前后调节机构500包括两个前后调节组件510,两个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每一前后调节组件510均包括第一转向伞齿511、第二转向伞齿512、从动螺杆513、传动螺母514、连接件515及气动车床516,第一转向伞齿511套置于传动轴300外,第二转向伞齿512与第一转向伞齿511啮合,啮合传动,传动平稳、噪音很小,例如,第二转向伞齿512与第一转向伞齿511啮合形成的夹角为90°,从动螺杆513的第一端与第二转向伞齿512相固定,支撑座200设置于底床100上,从动螺杆513的第二端穿设支撑座200,传动螺母514与从动螺杆513螺合,例如,从动螺杆具有梯形螺纹,传动螺母与从动螺杆螺合,即,梯形螺杆具有传动效率高,力矩大,误差小的特性,当从动螺杆513的导程角小于啮合的转向伞齿间的当量摩擦角时,机构具有自锁性,可实现反向自锁,即只能由从动螺杆513带动传动螺母514,而不能由传动螺母514带动从动螺杆513,如在起重机械中使用的自锁蜗杆机构,其反向自锁性可起安全保护作用,又如,所述从动螺杆具有三角形螺纹,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从动螺杆螺合。为了清楚地知悉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的调节部件,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连接件515分别与传动螺母514及气动车床516连接,从动螺杆513转动时用于带动传动螺母514、连接件515及气动车床516沿着从动螺杆513做往复式位移,每一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分布在机器内部两侧,使得机器两侧都有传动,这样只要控制电机正反转就可以控制两侧的从动螺杆同时正反旋转,从而驱动两侧的从动螺杆上的传动螺母同时使得连接件带动气动车床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床、支撑座、传动轴、驱动机构及前后调节机构;其中,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及动力输出件,所述动力输出件设置于所述底床上,所述减速机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出件及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前后调节机构,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前后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每一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均包括第一转向伞齿、第二转向伞齿、从动螺杆、传动螺母、连接件及气动车床,所述第一转向伞齿套置于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第二转向伞齿与所述第一转向伞齿啮合,所述从动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伞齿相固定,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底床上,所述从动螺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支撑座,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从动螺杆螺合,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传动螺母及所述气动车床连接,所述从动螺杆转动时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螺母、所述连接件及所述气动车床沿着所述从动螺杆做往复式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压床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床、支撑座、传动轴、驱动机构及前后调节机构;其中,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及动力输出件,所述动力输出件设置于所述底床上,所述减速机分别与所述动力输出件及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减速机用于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前后调节机构,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前后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每一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均包括第一转向伞齿、第二转向伞齿、从动螺杆、传动螺母、连接件及气动车床,所述第一转向伞齿套置于所述传动轴外,所述第二转向伞齿与所述第一转向伞齿啮合,所述从动螺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伞齿相固定,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底床上,所述从动螺杆的第二端穿设所述支撑座,所述传动螺母与所述从动螺杆螺合,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晨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