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龙专利>正文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和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2270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槽式洗碗机和清洗方法,设于水槽本体中,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且第二洗腔由第一洗腔后侧向上延伸出水槽本体。第一洗腔设有第一开口及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盖门。第二洗腔设有第二开口及覆盖第二开口的第二盖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创新主要在于构件的空间关系,对于新增的第二洗腔的位置和结构的设置,以及对第二洗腔与第一洗腔之间连通部的合理利用,充分达到了利用厨房空间、合理放置餐厨具、保证结构紧凑、便于使用者操作等方面的要求,而在喷淋效果方面,更是实现了“一洗多”的功能,进一步节水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和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餐厨具的洗涤机或冲洗机的
,特别是一种具有喷淋装置的水槽式洗碗机和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市场上的洗碗机按其工作位置通常分为台上式洗碗机、嵌入式洗碗机和水槽式洗碗机。台上式洗碗机的位置高度便于人体操作,但其占用厨房台面空间,且不便于进排水;嵌入式洗碗机一般单独设于水槽柜附近的柜体中,容量大且避免占用台面空间,但使用者取放餐具需要弯腰打开盖门并拉出托架,较为不便;水槽式洗碗机一般采用“双槽盆式”的水槽结构作为安装载体,保留其中的一个槽盆作为常规洗涤盆使用,而位于其左侧或右侧的另一个槽盆则改装成洗碗机部,这种方式避免占用台面,同时方便安装进排水,且其采用上开口直接上下取放餐具的方式也更方便,具有较好的优点。然而,现有水槽式洗碗机的清洗容量仍有待改进,其基本上与台上式洗碗机一样,存在清洗餐具套数少的问题,这是由于水槽式洗碗机可视为是在普通水槽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装置,其洗碗机部清洗腔的尺寸容量不可避免地受到水槽柜和厨房台面尺寸等方面的限制,具体体现在:1)常规的水槽柜尺寸一般为900mm长,550mm宽,用于紧固水槽柜的前、后横梁一般设置在水槽柜顶部、距离水槽柜前侧、后侧40-50mm的位置,水槽柜的尺寸结构,特别是紧固横梁的设置,限制了清洗腔体的前后方向尺寸;在左右方向上,洗碗机部与水槽的常规洗涤盆并列安装于水槽柜内,二者的尺寸和空间分配同样受到水槽柜长度的限制;而如果往下增加清洗腔体的深度,将使得操作者需要进一步弯腰下探才能取放餐具,操作变得很不方便甚至困难,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净水器、小厨宝等其它本应安装于水槽柜内的常用厨房用品失去其安装空间,引起另一个厨房用品安装上的不便,因此向下增加清洗腔深度的方式也不理想。2)从安装方式和安装环境的角度考虑,水槽式洗碗机的安装方式与普通水槽基本无异,其安装时,需保证台面挖孔后剩下部分的强度,行业经验上,一般是保留单边50-100mm的余量,因此,安装时对台面强度的考虑也是限制水槽式洗碗机清洗腔体尺寸的一个因素。另外,各家各户装修时其水槽的水源接头布置及管路走向的设置也不规则,其对清洗腔前后方向的尺寸也有一定的影响,考虑到批量化生产的产品的通用性和其安装时所需的空间余量,清洗腔体的尺寸比其理论上的最大安装尺寸还要小一些。由于洗碗机清洗腔的容量和结构对于餐具等被清洗物的摆放数量、摆放间距和摆放角度等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因为清洗腔容量不够而将餐具分批洗或勉强凑放在一起清洗,显然并不理想,因此保证清洗腔的合理容量非常必要。在现有已知的技术中,洗碗机部清洗腔的空间仍局限在水槽柜内的范围,未得到更好更合理的拓展和优化,导致尽管水槽式洗碗机的设计理念早已公开,但实际产品却未得到有效推广。另一方面,现有技术揭示的洗碗机喷淋结构中,其喷淋结构的作用方向和角度单一,为了达到清洗效果,一般采用“多洗一”的方式,即设置多个喷淋装置在不同方位作用于同一托架上餐厨具,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在喷淋结构上,还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使喷淋结构可以实现实现“一洗多”的功能,即一个喷淋结构对不同方位(甚至是不同洗腔内)的不同对象进行作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4542003揭示了一种集成水槽洗碗机。其设置有集成水槽,集成水槽上开设有安装槽,且洗碗机本体滑动设置在安装槽中。集成水槽具有能与外界水源相连接的水管,水管的另一端与洗碗机本体的进水口相连通。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口,洗碗机本体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排水口相连通。其创新点在于将洗碗机本体与水槽进行结构集成,但其缺点在于不适用于复杂的电气化洗碗设备。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715690揭示了一种超声与双向喷射复合作用的餐具清洗机。其在清洗机的侧面及底面安装有喷臂,旋转的喷臂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循环对餐具进行冲洗。整个清洗过程先用热水喷臂冲洗,再进行超声波清洗,最后用热水喷臂再冲洗一遍,同时进行臭氧消毒。其创新点在于提出水平和垂直的双向喷射清洗,但其缺点在于清洗机侧面的旋转喷臂的喷射区域难以对餐具实现有效覆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3445739A揭示了一种具有复合旋转喷射装置的洗碗机。复合旋转喷射装置轴接于洗涤腔的对应内壁,主要有径向喷管、自转喷管和反弹板组成。径向喷管轴接于洗涤腔相应内壁,作为旋转中心轴的旋转力臂,能实现轴向喷射。自转喷管平行或非平行于旋转中心轴,与对应径向喷管的两对应伸出臂空心轴接,能实现径向的旋转喷射。反弹板置于自转喷管相对中心轴的反向一侧,与自转喷管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其两端固接于径向喷管两对应伸出臂的末端,用来控制自转喷管的喷射有效范围和反弹喷射流体。其创新点在于在1个结构上融合了2种喷射方式,但其缺点在于结构复杂,且清洗区域仅覆盖框架运动范围之内。因此,希望基于常规的厨房水槽,设计一种空间优化的水槽式洗碗机,以满足一般家庭餐后尽量一次性清洗餐具甚至包括锅胆等厨具的需求,并进一步提升清洗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空间优化且清洗质量高的水槽式洗碗机和清洗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槽式洗碗机,设于水槽本体中,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且第二洗腔由第一洗腔后侧向上延伸出水槽本体,第一洗腔设有第一开口及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盖门,第二洗腔设有第二开口及覆盖第二开口的第二盖门。本专利技术的水槽本体为常规的厨房水槽主体,包括常规洗涤盆和水槽面板。常规洗涤盆是用于普通洗涤的容腔,水槽面板是用于支撑的水槽翻边,一般会在后侧的水槽面板上设置水龙头等配件。第一洗腔与水槽本体一体连接或可拆式配合,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一体连接或可拆式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水槽式洗碗机在常规的第一洗腔之外增加了第二洗腔,但并非简单的洗腔叠加。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洗腔组合的空间关系。首先,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互相连通,从而使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可共用排水排渣的结构;其次,第二洗腔从第一洗腔后侧向上延伸而出并设置取放口,不仅结构紧凑,而且其位置高度便于使用者取放餐厨具,符合人体工学要求;再次,第二洗腔的引入,直接扩展了洗碗机部清洗腔的清洗容量,更便于餐厨具的分类。因此,可视为,引入第二洗腔并对其与第一洗腔的空间关系的处理,使得改进后的水槽式洗碗机同时具备了传统水槽式洗碗机、台上式洗碗机和嵌入式洗碗机的优点。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之间形成可容纳餐厨具的柄部或头部的连通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创新之处在于对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之间的连通部的合理利用,由于该连通部位于水槽本体的后侧,且为狭长的纵向空间,可用于容纳餐厨具的柄部或头部,特别是一些结构狭长的餐厨具,比如:锅铲、筷子等,既根据该部位的空间特点加以充分利用,又通过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的共同合作,降低了两个独立的洗腔分别容纳锅铲等长度较长的餐厨具时该餐厨具长度对洗腔尺寸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餐厨具包括餐具、炊具和其他厨房用具等,例如:刀叉、筷勺、碗碟、锅铲、大汤勺等。在某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洗腔设有第一托架和第一喷淋装置,第一洗腔与第二洗腔之间的连通部设有第二托架,第二托架的底部位于连通部下方的第一洗腔内,第二托架的顶部位于连通部上方的第二洗腔内。另外,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通过实体连接或隔空配合的方式进行设置,第二托架的底部和顶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和清洗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槽式洗碗机,设于水槽本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且第二洗腔由第一洗腔后侧向上延伸出水槽本体,第一洗腔设有第一开口及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盖门,第二洗腔设有第二开口及覆盖第二开口的第二盖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11 CN 20161013769041.一种水槽式洗碗机,设于水槽本体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洗腔和第二洗腔,且第二洗腔由第一洗腔后侧向上延伸出水槽本体,第一洗腔设有第一开口及覆盖第一开口的第一盖门,第二洗腔设有第二开口及覆盖第二开口的第二盖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腔和所述第二洗腔之间形成可容纳餐厨具的柄部或头部的连通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腔设有第一托架和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一洗腔与所述第二洗腔之间的连通部设有第二托架,第二托架的底部位于所述连通部下方的所述第一洗腔内,第二托架的顶部位于所述连通部上方的所述第二洗腔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腔设有第一托架和第一喷淋装置,所述第二洗腔设有第二托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洗腔设有第一托架、第二托架和第一喷淋装置。6.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设有作用于所述第一托架的容置空间的第一喷淋部;第一喷淋部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喷臂和一个横向喷臂,其外形包括“L”、“U”、“凵”和“口”型的其中之一,其对所述第一托架的容置空间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喷淋;第一喷淋部横向轴接于所述第一洗腔内并形成至少一个轴接部,第一喷淋部通过轴接部连接清洗水源和驱动装置,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往复摆动或旋转,从而对所述第一托架的容置空间进行立体式的喷淋。7.如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水槽式洗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设有作用于所述第一托架的容置空间的第一喷淋部和作用于所述第二托架的容置空间的第二喷淋部;第一喷淋部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喷臂和一个横向喷臂,其外形包括“L”、“U”、“凵”和“口”型的其中之一,第一喷淋部横向轴接于所述第一洗腔内并形成至少一个轴接部,第一喷淋部通过轴接部连接清洗水源和驱动装置,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往复摆动或旋转;第二喷淋部为喷嘴,其设于第一喷淋部朝向所述第二托架一侧;或,第二喷淋部为喷淋臂,其设于第一喷淋部纵向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