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216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9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普洱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包括外筒体、进料斗、内旋筒、揉捻筋条槽、揉捻筋条、筋条弹簧、传动装置、电机、揉捻盘、圆弧筋条、连接板、圆形压板和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立式滚筒揉捻和盘式揉捻结合,实现了茶叶连续揉捻作业,而两次揉捻所需时间均不长,即保证揉捻充分,还提高了揉捻效率;立式滚筒揉捻中一直保持合适的揉捻压力,提高了揉捻效果,还能去除茶叶中含有的颗粒杂质,提高了茶叶成品的质量。

A Pu'er Tea continuous ro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u'er Tea process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Pu'er Tea continuous rol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cylinder body, a feed hopper, rotating cylinder, rolling rib groove, rolling rib, rib spring, driving device, motor, rolling wheel, circular ribs,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circular plate discharge port. The utility model combines the vertical rolling and rolling with the roller disc, realizes continuous rolling tea operations, and the two rolling time required are not long, which is to ensure the rolling fully, but als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rolling; rolling vertical cylinder is kept in proper rolling pressure, improve the rubbing twisting effect, can remove particulate impurities in tea contai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
本技术属于普洱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普洱茶茶叶揉捻工序所用的设备还是以盘式揉捻机为主,盘式揉捻机为间歇式揉捻,加工完一桶茶叶后需要停机加料,不能连续化生产。为实现普洱茶揉捻工序连续化生产,出现了滚筒式揉捻机,其主要是利用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相互转动实现连续化揉捻。但是现有的滚筒式揉捻机的内筒和外筒之间的间隙固定,茶叶进料不均或揉捻过程中茶叶分布不均极易造成揉捻压力不足,揉捻不充分的情况。而且普洱茶茶叶一般为大叶种茶,揉捻过程中部分茶叶卷曲导致整体茶叶体积缩小,导致揉捻机的内筒和外筒对茶叶的揉捻压力减小,影响后续茶叶的揉捻效果。普洱茶茶叶经过萎凋和杀青后才进行揉捻作业,其中会含有一些小颗粒杂质,目前的揉捻设备不具备除杂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揉捻效果好的普洱茶连续揉捻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包括外筒体、进料斗、内旋筒、揉捻筋条槽、揉捻筋条、筋条弹簧、传动装置、电机、揉捻盘、圆弧筋条、连接板、圆形压板和出料口;所述外筒体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料斗,外筒体内设置有内旋筒,内旋筒上设置有多条竖直的揉捻筋条槽,每条揉捻筋条槽内均设置有揉捻筋条,所述揉捻筋条通过多组筋条弹簧与揉捻筋条连接,所述内旋筒上端通过传动装置与电机连接,电机固定安装在外筒体上端;所述外筒体下方设置有揉捻盘,外筒体与揉捻盘存在距离,揉捻盘通过连接板固定在外筒体上,揉捻盘上设置有环槽,所述内旋筒下端处于环槽内,内旋筒侧面下端设置有圆形压板,圆形压板通过外筒体与揉捻盘之间的距离延伸至外筒体外,圆形压板的直径小于揉捻盘的直径,环槽以外的揉捻盘上设置有两条以上的圆弧筋条,靠近内旋筒外侧的揉捻盘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出料口。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轴、键槽腔、轴承、花键轴和拉伸弹簧,所述转轴上端连接着电机,转轴下端内设置有键槽腔,转轴通过轴承连接着外筒体,所述花键轴上端的花键设置在键槽腔内,键槽腔下端设置有限位台,花键轴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与转轴下端之间的花键轴外设置有拉伸弹簧,花键轴下端固定连接着内旋筒。进一步,所述内旋筒设置有内腔,内腔下端穿通内旋筒设置,内旋筒内腔下方的揉捻盘上设置有锥形负压出口,相邻两组揉捻筋条槽之间的内旋筒上设置有除杂孔,所述外筒体上端设置有进气孔。进一步,所述揉捻盘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架,能支撑固定整个揉捻机,使其安全平稳工作。进一步,所述进料斗上设置有振动电机。停机正常状态下,揉捻筋条受到弹簧作用不会脱离出揉捻筋条槽内。揉捻机工作时,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内旋筒旋转,同时进料斗内的茶叶进入外筒体内。进料斗上的振动电机运作,防止进料斗进料阻塞。进入外筒体内的茶叶处于外筒体与内旋筒之间,并挤压茶叶所处位置的揉捻筋条,使揉捻筋条与揉捻筋条槽之间的弹簧压缩,保持茶叶的合适压力,提高揉捻效果。茶叶揉捻过程中,受到重力效果而缓慢下沉,而部分茶叶揉捻卷曲,茶叶的体积减小,茶叶所处位置的揉捻筋条与揉捻筋条槽之间的弹簧伸展,推出揉捻筋条,减小茶叶所处的外筒体与内旋筒之间的空间,依然保持茶叶的合适压力,持续茶叶优质初次揉捻。直到茶叶落入内旋筒下端的圆形压板上,由于圆形压板随内旋筒一起旋转,所以圆形压板上的茶叶受到离心力被甩落在揉捻盘上,受到揉捻盘和圆形压板的圆弧筋条再次揉捻,圆弧筋条还起到引导作用,使揉捻完成的茶叶从出料口排出收集。再次揉捻过程中,内旋筒和圆形压板可根据揉捻盘和圆形压板之间的茶叶量压缩传动装置上的拉伸弹簧,使花键轴在键槽腔内发生小幅上下位移,确保揉捻盘和圆形压板之间的茶叶不会过度揉捻。茶叶初次揉捻时,其中含有的小颗粒通过锥形负压出口的吸引,从内旋筒上的除杂孔进入内旋筒内腔,最终从锥形负压出口排出,过程中进气孔一直在进气,保证外筒体内部气压平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立式滚筒揉捻和盘式揉捻结合,实现了茶叶连续揉捻作业,而两次揉捻所需时间均不长,即保证揉捻充分,还提高了揉捻效率;立式滚筒揉捻中一直保持合适的揉捻压力,提高了揉捻效果,还能去除茶叶中含有的颗粒杂质,提高了茶叶成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普洱茶连续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处放大图;其中,1-外筒体,2-进料斗,3-内旋筒,4-揉捻筋条槽,5-揉捻筋条,6-筋条弹簧,7-传动装置,71-转轴,72-键槽腔,73-轴承,74-花键轴,75-拉伸弹簧,8-电机,9-揉捻盘,10-圆弧筋条,11-连接板,12-圆形压板,13-出料口,14-支架,15-锥形负压出口,16-进气孔,17-除杂孔,18-振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包括外筒体1、进料斗2、内旋筒3、揉捻筋条槽4、揉捻筋条5、筋条弹簧6、传动装置7、电机8、揉捻盘9、圆弧筋条10、连接板11、圆形压板12和出料口13;所述外筒体1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料斗2,外筒体1内设置有内旋筒3,内旋筒3上设置有多条竖直的揉捻筋条槽4,每条揉捻筋条槽4内均设置有揉捻筋条5,所述揉捻筋条槽4通过多组筋条弹簧6与揉捻筋条5连接,所述内旋筒3上端通过传动装置7与电机8连接,电机8固定安装在外筒体1上端;所述外筒体1下方设置有揉捻盘9,外筒体1与揉捻盘9存在距离,揉捻盘9通过连接板11固定在外筒体1上,揉捻盘9上设置有环槽,所述内旋筒3下端处于环槽内,内旋筒3侧面下端设置有圆形压板12,圆形压板12通过外筒体1与揉捻盘9之间的距离延伸至外筒体1外,圆形压板12的直径小于揉捻盘9的直径,环槽以外的揉捻盘9上设置有两条以上的圆弧筋条10,靠近内旋筒3外侧的揉捻盘9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出料口13。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装置7包括转轴71、键槽腔72、轴承73、花键轴74和拉伸弹簧75,所述转轴71上端连接着电机8,转轴71下端内设置有键槽腔72,转轴71通过轴承73连接着外筒体1,所述花键轴74上端的花键设置在键槽腔72内,键槽腔72下端设置有限位台,花键轴74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与转轴71下端之间的花键轴74外设置有拉伸弹簧75,花键轴74下端固定连接着内旋筒3。所述内旋筒3设置有内腔,内腔下端穿通内旋筒3设置,内旋筒3内腔下方的揉捻盘9上设置有锥形负压出口15,相邻两组揉捻筋条槽4之间的内旋筒3上设置有除杂孔17,所述外筒体1上端设置有进气孔16。所述揉捻盘9下端固定设置有支架14。所述进料斗2上设置有振动电机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进料斗(2)、内旋筒(3)、揉捻筋条槽(4)、揉捻筋条(5)、筋条弹簧(6)、传动装置(7)、电机(8)、揉捻盘(9)、圆弧筋条(10)、连接板(11)、圆形压板(12)和出料口(13);所述外筒体(1)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料斗(2),外筒体(1)内设置有内旋筒(3),内旋筒(3)上设置有多条竖直的揉捻筋条槽(4),每条揉捻筋条槽(4)内均设置有揉捻筋条(5),所述揉捻筋条槽(4)通过多组筋条弹簧(6)与揉捻筋条(5)连接,所述内旋筒(3)上端通过传动装置(7)与电机(8)连接,电机(8)固定安装在外筒体(1)上端;所述外筒体(1)下方设置有揉捻盘(9),外筒体(1)与揉捻盘(9)存在距离,揉捻盘(9)通过连接板(11)固定在外筒体(1)上,揉捻盘(9)上设置有环槽,所述内旋筒(3)下端处于环槽内,内旋筒(3)侧面下端设置有圆形压板(12),圆形压板(12)通过外筒体(1)与揉捻盘(9)之间的距离延伸至外筒体(1)外,圆形压板(12)的直径小于揉捻盘(9)的直径,环槽以外的揉捻盘(9)上设置有两条以上的圆弧筋条(10),靠近内旋筒(3)外侧的揉捻盘(9)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出料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洱茶连续揉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1)、进料斗(2)、内旋筒(3)、揉捻筋条槽(4)、揉捻筋条(5)、筋条弹簧(6)、传动装置(7)、电机(8)、揉捻盘(9)、圆弧筋条(10)、连接板(11)、圆形压板(12)和出料口(13);所述外筒体(1)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料斗(2),外筒体(1)内设置有内旋筒(3),内旋筒(3)上设置有多条竖直的揉捻筋条槽(4),每条揉捻筋条槽(4)内均设置有揉捻筋条(5),所述揉捻筋条槽(4)通过多组筋条弹簧(6)与揉捻筋条(5)连接,所述内旋筒(3)上端通过传动装置(7)与电机(8)连接,电机(8)固定安装在外筒体(1)上端;所述外筒体(1)下方设置有揉捻盘(9),外筒体(1)与揉捻盘(9)存在距离,揉捻盘(9)通过连接板(11)固定在外筒体(1)上,揉捻盘(9)上设置有环槽,所述内旋筒(3)下端处于环槽内,内旋筒(3)侧面下端设置有圆形压板(12),圆形压板(12)通过外筒体(1)与揉捻盘(9)之间的距离延伸至外筒体(1)外,圆形压板(12)的直径小于揉捻盘(9)的直径,环槽以外的揉捻盘(9)上设置有两条以上的圆弧筋条(10),靠近内旋筒(3)外侧的揉捻盘(9)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竞敏
申请(专利权)人:普洱知味茶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