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166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配筋技术领域,提供了配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配筋方法包括: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所述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所述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判定所述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要预设配筋表格,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为土建模型数据配筋,减少了人员的投入,并且提高了配筋的效率与正确率,实现土建模型快速配筋出量的目的,为后期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开销,提高工作效率。

Reinforcing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re provided, including the reinforcement methods: read the preset reinforcement form, identify the preset reinforcement in the form of reinforcement information; acquiring civil model data, identify the upper bar and the lower reinforcement plate plate the upper bar and raft and raft bottom reinforcement, respectively. The data line filter plate upper and lower reinforcement bars and plate raft and raft bottom upper reinforcement ribs; determine the attributes of the data lines in the corresponding information, reinforcement. The invention only need to know the reinforcement form, unattended, automatic data model for civil reinforcement, reduce staff inpu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reinforcement, the civil model rapid reinforcement volume to save a lot of time for later work, save a lot of the cost,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筋
,尤其涉及配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土建模型配筋方面存在模型大、配筋量大且模型配筋方式为全人工配筋或半自动配筋方式的问题,这样的方式需要将大量的人员与时间投入到模型配筋的过程中,并且配筋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配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全人工配筋或半自动配筋方式,导致配筋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筋方法,包括: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所述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所述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判定所述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筋装置,包括:配筋信息识别单元,用于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所述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线条数据过滤单元,用于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所述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以及配筋信息匹配单元,用于判定所述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配筋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配筋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只需要预设配筋表格,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为土建模型数据配筋,减少了人员的投入,并且提高了配筋的效率与正确率,实现土建模型快速配筋出量的目的,为后期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开销,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配筋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配筋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步骤S101,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步骤S102,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步骤S103,判定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在步骤S101中,设计人员或后期配筋人员根据配筋信息,为每种属性的构件创建表格,每种属性的构件都有对应的表格模板,将每个构建相关配筋信息录入到表格中即可形成预设配筋表格,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然后配筋到模型中。进一步地,根据预设匹配条件,将预设配筋表格与预设简图进行匹配,其中,预设匹配条件包括:构件类型、构件截面形状、配筋数据及样式,预设配筋表格包括:构件及对应的配筋信息。具体地,以构件类型、构件截面形状、配筋信息及样式作为预设匹配条件,例如,预设简图中包括:构件类型为墙,构件截面形状为矩形,配筋数据为有垂直筋、有水平筋、有拉筋,样式为样式一;匹配预设配筋表格中的构件及对应的配筋信息为:水平分布筋为C8@100,垂直分布筋为C8@100,拉筋为A8@150。在步骤S102中,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所述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将板筋线图层识别为上部筋、板下部筋及板数据,将筏板筋线图层识别为筏板上部筋、筏板下部筋及筏板数据。进一步,获取线条数据的描述信息及挑出信息。具体地,将土建模型数据中的所有图层为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对象过滤出来,得到集合,遍历集合中的对象,索引线条数据对象附近的文字对象,搜索的范围可设置默认值为1000mm,即可搜索到钢筋线的描述信息和挑出信息。在步骤S103中,判定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具体地,在获取线条数据的描述信息和挑出信息后,判定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当描述信息为一条直线或两端带90度弯折时,则判定属性为面筋;当描述信息为两端非90度弯折时,则判定属性为底筋;当描述信息为周围存在线条数据且呈放射状时,则判定属性为放射筋;当描述信息为一条直线或带90度弯折的线,且挑出信息为周围存在挑出长度时,则判定属性为负筋。可以选择预先配筋模式,该预先配筋模式包括:全楼层配筋模式、指定楼层配筋模式及指定构件配筋模式,其中:全楼层配筋模式:即针对配置的将要识别的构件类型,对全楼层的构见进行钢筋识别配筋;指定楼层配筋模式:即针对配置的楼层和将要识别的构件类型,对指定楼层中的构见进行钢筋识别配筋及指定构件配筋模式:即针对配置的构建类型,在全楼层或指定楼层进行钢筋识别配筋。在识别配筋出现错误时,发出识别错误报告,即在识别完成后,会统计识别失败的钢筋,按层级树结构的形式展现为:楼层名—构件类型—编号名称—具体失败原因。点击失败原因,可自动定位到对应的构件,方便查看识别失败的构件和具体的配筋情况。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只需要预设配筋表格,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为土建模型数据配筋,减少了人员的投入,并且提高了配筋的效率与正确率,实现土建模型快速配筋出量的目的,为后期的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开销,提高工作效率。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配筋装置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配筋装置包括:配筋信息识别单元21、线条数据过滤单元22及配筋信息匹配单元23,其中:配筋信息识别单元21,用于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线条数据过滤单元22,用于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以及配筋信息匹配单元23,用于判定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设计人员或后期配筋人员根据配筋信息,为每种属性的构件创建表格,每种属性的构件都有对应的表格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配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所述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所述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判定所述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所述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获取土建模型数据,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分别过滤所述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判定所述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预设配筋表格,识别所述预设配筋表格中的配筋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预设匹配条件,将所述预设配筋表格与预设简图进行匹配,其中,所述预设匹配条件包括:构件类型、构件截面形状、配筋数据及样式,所述预设配筋表格包括:构件及对应的配筋信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出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土建模型数据中,将板筋线图层识别为上部筋、板下部筋及板数据,将筏板筋线图层识别为筏板上部筋、筏板下部筋及筏板数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过滤所述板上部筋与板下部筋及筏板上部筋与筏板下部筋的线条数据的步骤,包括:获取线条数据的描述信息及挑出信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所述线条数据中的属性,匹配对应的配筋信息的步骤,包括:当所述描述信息为一条直线或两端带90度弯折时,则判定属性为面筋;当所述描述信息为两端非90度弯折时,则判定属性为底筋;当所述描述信息为周围存在线条数据且呈放射状时,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