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160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OLED触控组件,其包括阵列基板、薄膜封装、绝缘层以及触控电极,薄膜封装设于阵列基板之上,绝缘层设于薄膜封装和阵列基板之上,触控电极设于绝缘层且连接有多条触控电极引线,薄膜封装相对于打线区的一侧具有第一斜坡,绝缘层的覆盖于第一斜坡的部分形成有第二斜坡,触控电极引线的位于第二斜坡的部分形成有弯折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电极引线的对应绝缘层第二斜坡的部分进行弯折设计,有效缓解了触控电极引线该部分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触控电极引线的延展性,从而减少触控电极引线折断而造成断开不良的问题产生。

OLED touch control assembly and OL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OLED touch components, including array substrate,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insulation layer and a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on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in array substrate, insulating layer arranged on the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and array substrate, a touch electrode is arranged on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touch electrode wire, thin film encapsulation wire has a side relative to area the first slope, the insulating layer covers the first part of the formation of second slope slope, slope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ouch electrode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bending structure. OLED touch components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OLED display device ha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touch electrode lead insulation layer second slope part bending desig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touch electrode lead part of the phenomenon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improve the ductility of the touch electrode lead, thereby reducing the touch electrode wire broken disconnect the problem caused by b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摸屏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OLED显示器件上制作触控电极,实现触控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参阅图1,其示出一种现有的OLED触控组件,其主要包括依次叠层的阵列基板101、薄膜封装102和绝缘层103。其中,在薄膜封装102(TFE膜)上制作触控电极104,再将触控电极引线105经过薄膜封装102过渡到阵列基板101(array)上进行热压时,因为薄膜封装102和阵列基板101的断差较大,薄膜封装102的厚度约为十几微米,触控电极引线105跨过如此大的断差时,极易出现引线断开的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触控电极引线不易断开的OLED触控组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上述OLED触控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OLED触控组件,其包括阵列基板、薄膜封装、绝缘层以及触控电极,所述薄膜封装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之上,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薄膜封装和阵列基板之上,所述触控电极设于所述绝缘层且连接有多条触控电极引线,其中,所述薄膜封装相对于打线区的一侧具有第一斜坡,所述绝缘层的覆盖于所述第一斜坡的部分形成有第二斜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位于所述第二斜坡的部分形成有弯折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形成位置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形状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弯折结构呈阶梯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阶梯级数相同;和/或,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阶梯方向相同;和/或,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阶梯尺寸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弯折结构呈锯齿状且形成有至少一个齿;或者,所述弯折结构呈锯齿状且形成有至少一个齿,所述弯折结构的齿形为矩形、梯形或三角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弯折结构呈弧形或不规则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O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OLED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OLED触控组件。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电极引线的对应绝缘层第二斜坡的部分进行弯折设计,有效缓解了触控电极引线该部分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触控电极引线的延展性,从而减少触控电极引线折断而造成断开不良的问题产生。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一种现有的OLED触控组件;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OLED触控组件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OLED触控组件的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1.阵列基板;102.薄膜封装;103.绝缘层;104.触控电极;105.触控电极引线;201.阵列基板;202.薄膜封装;2021.第一斜坡;203.绝缘层;2031.第二斜坡;204.触控电极;205.触控电极引线;2051.弯折结构;2051’.弯折结构;206.打线区。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一侧”等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OLED触控组件实施方式参阅图2,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OLED触控组件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用于其他类型的触控装置,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的原理的范围内。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主要包括阵列基板201、薄膜封装202(TFE膜)、绝缘层203、多个触控电极204以及多条触控电极引线205。配合参阅图3,其代表性地示出了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弯折结构2051的局部放大图。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的各主要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阵列基板201、薄膜封装202以及绝缘层203依序叠层布置,即,薄膜封装202设于阵列基板201之上,绝缘层203可以优选为氮化硅层(SiOyNx),其设于薄膜封装202和阵列基板201之上。其中,薄膜封装202的相对于打线区206(bonding区,亦可称为结合区)的一侧具有第一斜坡2021,且该打线区206通常设于阵列基板201一侧边缘上。相应地,绝缘层203的覆盖于第一斜坡2021的部分形成有第二斜坡2031。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触控电极204(Metal)设于绝缘层203且连接有多条触控电极引线205,触控电极引线205经过薄膜封装202过渡到阵列基板201上并连接于打线区206。其中,触控电极引线205的走线路径经过第二斜坡2031,且其位于第二斜坡2031的部分形成有弯折结构2051。通过触控电极引线205的上述弯折结构2051的设计,本专利技术能够缓解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延展性,从而减少触控电极引线205折断而造成断开不良的问题产生。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弯折结构2051的弯折方向优选为与第二斜坡2031的坡面相互平行。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OLED触控组件包括多个触控电极204和多条触控电极引线205,其中,多条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弯折结构2051的弯折方向均相同(例如为与第二斜坡2031的坡面相互平行),多条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弯折结构2051的形成位置均相同,且多条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弯折结构2051的形状均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各条触控电极引线205的弯折结构2051的弯折方向、形成位置和形状并不限于三者完全相同的设计,例如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OLED触控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OLED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触控组件,其包括阵列基板、薄膜封装、绝缘层以及触控电极,所述薄膜封装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之上,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薄膜封装和阵列基板之上,所述触控电极设于所述绝缘层且连接有多条触控电极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封装相对于打线区的一侧具有第一斜坡,所述绝缘层的覆盖于所述第一斜坡的部分形成有第二斜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位于所述第二斜坡的部分形成有弯折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触控组件,其包括阵列基板、薄膜封装、绝缘层以及触控电极,所述薄膜封装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之上,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薄膜封装和阵列基板之上,所述触控电极设于所述绝缘层且连接有多条触控电极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封装相对于打线区的一侧具有第一斜坡,所述绝缘层的覆盖于所述第一斜坡的部分形成有第二斜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位于所述第二斜坡的部分形成有弯折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斜坡的坡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弯折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触控组件,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触控电极引线的弯折结构的形成位置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峰王海生刘英明丁小梁许睿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