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531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2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测器,包括立架、顶梁以及探测装置,所述立架底面设置有滚轮,探测装置内左右相应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上方的探测装置内设有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的第一容纳腔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每个导滑槽上方的探测装置内均设有传输腔,每个第一容纳腔离开导滑槽一侧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枢轴,第一枢轴顶部伸延段通贯第一容纳腔内顶壁并伸到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底部的第一枢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第二容纳腔内壁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枢轴,第二枢轴顶部与第一电转机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提高探测的工作效率,运行稳定,准确性高。

A det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tector, including vertical frame, beam and detection device, the vertical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a roller, left and right in the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cavity above the dete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cavity to accommodate seco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rst cavity inner wall are arranged on the guide chute well set, each guide chute above the detection device are arranged in the transfer chamber, each of the first holding cavity lef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vot guiding groove on the well arranged, the first section extends through the first pivot top cavity top wall and extends into the second cavity, a first receiving cav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pivot on the outer surface the fixed con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und of second, accommodating cavity wall center are provided with second pivot, second top pivot and the first electric connecting with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operation, improved detection efficiency, stable operation and high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探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探测器
,具体是一种探测器。
技术介绍
探测器主要指金属探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其中,安检门就是一种检测人员有无携带金属物品的探测装置,又称金属探测门。主要应用在机场,车站,大型会议等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用来检查人身体上隐藏的金属物品,如枪支,管制刀具等。当被检查人员从安检门通过,人身体上所携带的金属超过根据重量、数量或形状预先设定好的参数值时,安检门即刻报警,并显示造成报警的金属所在区位,让安检人员及时发现该人所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目前应用于安检门的金属探测器一般内置,探测器损坏时需要拆开门体进行检修更换,操作复杂,影响正常安检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探测器,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探测器,包括立架、顶梁以及探测装置,所述立架底面设置有滚轮,所述探测装置内左右相应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方的所述探测装置内设有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每个所述导滑槽上方的所述探测装置内均设有传输腔,每个所述第一容纳腔离开所述导滑槽一侧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枢轴,所述第一枢轴顶部伸延段通贯所述第一容纳腔内顶壁并伸到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底部的所述第一枢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壁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枢轴,所述第二枢轴顶部与第一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枢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所述上传输轮右侧相应的右侧所述第一枢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传输轮,所述下传输轮左侧相应的左侧所述第一枢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传输轮,每个所述导滑槽内均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段通贯所述导滑槽内壁且转接,所述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末梢伸到所述传输腔内且末梢处固定有第二锥状轮,每个所述第二锥状轮内侧配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左右两侧所述传输腔之间的所述探测装置内设有第二电转机,所述第二电转机两端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延第三枢轴,每个所述导滑槽内均设有向外侧伸延设置的探测头装置。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枢轴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底面转接,所述第一电转机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上传输轮与右侧所述第一枢轴之间以及所述下传输轮与左侧所述第一枢轴之间均设有传输带。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枢轴顶部伸延末梢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顶壁转接,所述第一枢轴底部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底面转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的所述立架相应侧的端面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顶部与所述第二滑槽内顶壁转接,所述第二螺杆底部与第三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三电转机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底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槽内的所述第二螺杆上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滑块相应侧分别与所述顶梁左右端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顶梁前面端面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左右伸延设置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左侧端与所述第一滑槽左侧内壁转接,所述第三螺杆右侧端与第四电转机配合连接,所述第四电转机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的所述第三螺杆上配合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前端面与所述探测装置后侧端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枢轴离开所述第二电转机一侧的伸延末梢伸到所述传输腔内且与所述第三锥状轮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导滑槽内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导滑槽之间的所述导滑槽内底面连接设有过道槽,每个所述探测头装置均包括离开所述导滑槽一侧的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伸延末梢与所述沉槽内顶壁转接,所述连接杆底部伸延段通贯所述沉槽内底面且转接,所述连接杆底部末梢固定设有向下伸延设置的探测头,所述探测头底部伸到所述过道槽内且配合连接,所述沉槽内的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设有第四锥状轮,左侧所述探测头装置位于左侧所述导滑槽内的最底部位置,使左侧第四锥状轮与左侧第一锥状轮配合连接,此时,左侧的所述探测头伸出所述探测装置的底部端面外,右侧所述探测头装置位于右侧所述导滑槽内的最顶部位置,使右侧第四锥状轮最大程度离开右侧第一锥状轮,此时,右侧的所述探测头位于所述探测装置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探测装置内左右相应设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上方的探测装置内设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的第一容纳腔内侧壁上均设上下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每个导滑槽上方的探测装置内均设传输腔,每个第一容纳腔离开导滑槽一侧设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枢轴,第一枢轴顶部伸延段通贯第一容纳腔内顶壁并伸到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底部的第一枢轴外表面上固定设第一锥状轮,第二容纳腔内壁中心位置设第二枢轴,第二枢轴顶部与第一电转机配合连接,第二枢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上传输轮右侧相应的右侧第一枢轴上固定设第一传输轮,下传输轮左侧相应的左侧第一枢轴上固定设第二传输轮,从而实现自动控制探测带动工作。2.通过每个导滑槽内均设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段通贯导滑槽内壁且转接,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末梢伸到传输腔内且末梢处固定第二锥状轮,每个第二锥状轮内侧配合连接第三锥状轮,左右两侧传输腔之间的探测装置内设第二电转机,第二电转机两端配合连接向外侧伸延第三枢轴,每个导滑槽内均设向外侧伸延设置的探测头装置,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左右探测头装置切换的传输工作。3.通过每个导滑槽内第一枢轴与导滑槽之间的导滑槽内底面连接设过道槽,每个探测头装置均包括离开导滑槽一侧的沉槽,沉槽内设上下伸延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顶部伸延末梢与沉槽内顶壁转接,连接杆底部伸延段通贯沉槽内底面且转接,连接杆底部末梢固定设向下伸延设置的探测头,探测头底部伸到过道槽内且配合连接,沉槽内的连接杆上固定设第四锥状轮,左侧探测头装置位于左侧导滑槽内的最底部位置,使左侧第四锥状轮与左侧第一锥状轮配合连接,此时,左侧的探测头伸出探测装置的底部端面外,右侧探测头装置位于右侧导滑槽内的最顶部位置,使右侧第四锥状轮最大程度离开右侧第一锥状轮,此时,右侧的探测头位于探测装置内,从而实现左右两侧的探测头自动控制切换工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带动探测头的切换以及传输工作,提高探测的工作效率,运行稳定,准确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探测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探测装置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的结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探测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探测装置下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探测器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探测器,包括立架5、顶梁6以及探测装置7,所述立架5底面设置有滚轮51,所述探测装置7内左右相应设有第一容纳腔71,所述第一容纳腔71上方的所述探测装置7内设有第二容纳腔72,左右两侧的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探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探测器,包括立架、顶梁以及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底面设置有滚轮,探测装置内左右相应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上方的探测装置内设有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的第一容纳腔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每个导滑槽上方的探测装置内均设有传输腔,每个第一容纳腔离开导滑槽一侧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枢轴,第一枢轴顶部伸延段通贯第一容纳腔内顶壁并伸到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底部的第一枢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第二容纳腔内壁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枢轴,第二枢轴顶部与第一电转机配合连接,第二枢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上传输轮右侧相应的右侧第一枢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传输轮,下传输轮左侧相应的左侧第一枢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传输轮,每个导滑槽内均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段通贯导滑槽内壁且转接,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末梢伸到传输腔内且末梢处固定有第二锥状轮,每个第二锥状轮内侧配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左右两侧传输腔之间的探测装置内设有第二电转机,第二电转机两端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延第三枢轴,每个导滑槽内均设有向外侧伸延设置的探测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测器,包括立架、顶梁以及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底面设置有滚轮,探测装置内左右相应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上方的探测装置内设有第二容纳腔,左右两侧的第一容纳腔内侧壁上均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导滑槽,每个导滑槽上方的探测装置内均设有传输腔,每个第一容纳腔离开导滑槽一侧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枢轴,第一枢轴顶部伸延段通贯第一容纳腔内顶壁并伸到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底部的第一枢轴外表面上固定设有第一锥状轮,第二容纳腔内壁中心位置设有第二枢轴,第二枢轴顶部与第一电转机配合连接,第二枢轴上、下侧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设有上传输轮和下传输轮,上传输轮右侧相应的右侧第一枢轴上固定设有第一传输轮,下传输轮左侧相应的左侧第一枢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传输轮,每个导滑槽内均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段通贯导滑槽内壁且转接,第一螺杆顶部伸延末梢伸到传输腔内且末梢处固定有第二锥状轮,每个第二锥状轮内侧配合连接有第三锥状轮,左右两侧传输腔之间的探测装置内设有第二电转机,第二电转机两端配合连接有向外侧伸延第三枢轴,每个导滑槽内均设有向外侧伸延设置的探测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枢轴底部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底面转接,所述第一电转机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顶部端面内且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输轮与右侧所述第一枢轴之间以及所述下传输轮与左侧所述第一枢轴之间均设有传输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轴顶部伸延末梢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顶壁转接,所述第一枢轴底部端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底面转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立架相应侧的端面内设有上下伸延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非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