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63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左上侧的减速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下侧的升降装置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连通外界设置有第一通线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通过本装置进行风能发电时,可选择多种方式发电并且能自我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是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对于新能源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风能的取之不尽使它成为了很好的一种新能源,现有的风能发电装置发电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根据环境选择最佳的发电方式,不但发现效率低,而且无法进行自我保护,使用寿命上有限,因此设计一种可选择多种方式发电并且能自我保护的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左上侧的减速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下侧的升降装置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连通外界设置有第一通线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通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右侧端面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传动腔的左侧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上侧内壁上贯穿设置有通道,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上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斜齿轮,所述传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斜齿轮的上侧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的上端通过连杆固定且阵列分布的设置有叶片,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下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下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的下端通入所述升降装置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卷线腔,所述第一卷线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卷线轮,所述第一卷线轮的后侧端面动力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卷线腔后侧内壁内的电机上,所述第一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所述第一卷线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线孔,所述第二通线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通道的第一减速腔,所述第一减速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减速块,所述第一减速块的上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滑动腔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拉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第一卷线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线孔,所述第三通线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减速腔,所述第二减速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减速块,所述第二减速块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四滑动腔内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四滑动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拉线通过所述第三通线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的左侧端面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下侧的第二装置主体,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伸缩腔,所述第一伸缩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伸缩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下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上端通过所述第一伸缩孔延伸通入所述第一伸缩腔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滑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伸缩腔内壁的固定环,所述固定柱内上下贯穿设置有空心腔,所述固定柱的下侧固定设置有动能转换装置,所述动能转换装置上端可转动的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空心腔内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伸缩腔,所述第二伸缩腔内壁内阵列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升降槽,所述第五旋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伸缩腔且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伸缩腔内,所述第五旋转轴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伸缩腔的部分外侧固定且阵列设置有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升降槽内的第一升降块,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前后侧内壁内对称且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升降槽,所述第二升降槽远离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一侧相连通的设置有导滑槽,所述第二升降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侧端面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升降槽且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螺杆的第二升降块,所述第二升降块远离所述第一装置主体的一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导滑槽内的导滑块,所述动能转换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卷线腔,所述第二卷线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通线孔,所述第二卷线腔内设置有第二卷线轮,所述第二卷线轮的前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回转弹簧,但回转弹簧的弹力远小于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三拉线,所述第三拉线通过转向轮的导向后穿过所述第一通线孔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能转换装置上端且于所述旋转柱外侧设置有测速器,所述测速器电性连接于控制所述第一卷线轮的电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能转换装置的左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于所述动能转换装置进而储存所述动能转换装置所转换的电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侧端面下端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上下贯穿设置有插销孔,可通过所述插销孔将本装置固定在地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风力发电时,第一电机启动,进而通过螺杆带动第二升降块上升,此时固定柱在第一伸缩腔内下降,此时第一升降块在第一升降槽内上升,此时第三拉线处于拉紧状态,由于回转弹簧的弹力远小于第二弹簧,所以第三拉线先克服恢复弹簧的弹力而拉长,当第三拉线处于完全拉紧状态后,第一装置主体继续上升,此时第一滑块在第三拉线的拉力作用下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向右移动,进而通过带动第一斜齿轮向右移动,此时第二斜齿轮与第三斜齿轮和第四斜齿轮相啮合,此时叶片和风扇都伸出第二装置主体外,进行风力发电,此时叶片在风力作用下带动第四旋转轴转动,同时风扇在风力作用下带动第三旋转轴转动,此时第二斜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第五旋转轴转动,此时第五旋转轴通过第一升降块带动旋转柱转动,此时动能转换装置将旋转柱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此时测速器对旋转柱进行速度检测,当旋转柱转速过快,第一卷线轮在电机的带动下释放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此时第三滑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和自身重力作用向下移动,进而推动第一减速块下降到与第一卷线腔相抵,此时第四滑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右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左上侧的减速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下侧的升降装置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连通外界设置有第一通线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通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右侧端面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传动腔的左侧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上侧内壁上贯穿设置有通道,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上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斜齿轮,所述传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斜齿轮的上侧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的上端通过连杆固定且阵列分布的设置有叶片,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下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下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的下端通入所述升降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包括第一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左上侧的减速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下侧的升降装置以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前后两侧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连通外界设置有第一通线孔,所述传动腔与所述第一滑动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动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通入所述传动腔内的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斜齿轮右侧端面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传动腔的左侧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上侧内壁上贯穿设置有通道,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三旋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上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三斜齿轮,所述传动腔的上侧内壁内设置有连通外界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斜齿轮的上侧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且延伸出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外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的上端通过连杆固定且阵列分布的设置有叶片,所述第二斜齿轮的下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四斜齿轮,所述第四斜齿轮的下侧端面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五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的下端通入所述升降装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风能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上侧内壁内的第一卷线腔,所述第一卷线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卷线轮,所述第一卷线轮的后侧端面动力连接于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卷线腔后侧内壁内的电机上,所述第一卷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所述第一卷线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线孔,所述第二通线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通道的第一减速腔,所述第一减速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减速块,所述第一减速块的上侧端面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三滑动腔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拉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上侧端面上,所述第一卷线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线孔,所述第三通线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连通于所述第三通孔的第二减速腔,所述第二减速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敏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非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