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cro structure of a living space extremely compressed, belonging to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residential indoor space, the structure of micro room partition, including traffic area, bed area, cooking area, work area, bathroom area and storage area of six parts, with human behavior as the space partition design basis, condition of extreme compression in space, human activities meet the patency and maximum comfort, so as to ensure the micro room to satisfy the basic needs of sleep, work, cooking, washing, eating and human activities,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 micro rooms in the building function and comfort quality. The cost and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the mini room structure a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mmercial house,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ergy saving, material saving and land saving, 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living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groups of peo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屋建造技术和住宅室内空间领域,涉及一种微型居室结构,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依据人体行为动作空间范围进行一体化耦合设计出的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当代社会,建筑小型化已成为发展趋势。2015年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更是加剧了人们对小型居室结构的需求。然而对于建筑面积10m2以下的微型居室结构,在功能要求和舒适性等方面,却与极小空间之间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极限空间的形态优化问题尚有待研究。目前也有一些相关小户型设计的公开文献公布,如专利公告号CN204152243U和CN203113828U的微型住宅单元,对房型进行了一定的结构设计,但却未能考虑各个生活空间的集成,对空间的压缩程度仍有所欠缺;而专利公告号的CN202706593U的住宅空间,虽然使用了人体工程学的理论,但却未能在设计时遵循人体在进行各种行为时运动的规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微型居室结构存在的不足,根据微型居室的特点,提出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目的在于尽可能减少人员在居室内部进行各种肢体运动时的行为障碍,使各种动作顺畅,减少肢体碰撞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少空间浪费,有效利用居室内部的所有空间;将各种不同功能的生活空间进行互补,最大限度将居室内部空间进行压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居室结构是将睡眠、烹饪、工作、学习、进餐、储物和盥洗生活功能空间集为一体,利用隔墙将矩形的微型居室划分为交通区、就寝区、烹饪区、工作区、盥洗区和储藏区六部分,所述交通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居室结构是将睡眠、烹饪、工作、学习、进餐、储物和盥洗生活功能空间集为一体,利用隔墙将矩形的微型居室划分为交通区(1)、就寝区(2)、烹饪区(3)、工作区(4)、盥洗区(5)和储藏区(6)六部分,所述交通区(1)、工作区(4)和储藏区(6)位于微型居室的中部,所述工作区(4)位于交通区(1)和储藏区(6)之间,所述就寝区(2)位于微型居室的一侧,所述烹饪区(3)和盥洗区(5)位于微型居室的另一侧;所述交通区(1)设有连通微型居室本体外的外门(12),所述交通区(1)位于微型居室的中心,作为整个居室的核心交通空间可直接连接除储藏区(6)之外的就寝区(2)、烹饪区(3)、工作区(4)和盥洗区(5),该结构的设置有效地压缩了微型居室所需的交通面积,以使人在微型居室内的行为动作更为通畅,行为切换更加便捷;所述交通区(1)与就寝区(2)之间设有一道隔墙和呈凹形曲线的就寝区开放边界(7b),所述就寝区开放边界(7b)处的交通区区域是以人在上下床时的行为动作范围构成的空间区域;所述交通区(1)与烹饪区(3)之间设有一道隔墙和近似呈L形曲线的烹饪区开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极度压缩的微型居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居室结构是将睡眠、烹饪、工作、学习、进餐、储物和盥洗生活功能空间集为一体,利用隔墙将矩形的微型居室划分为交通区(1)、就寝区(2)、烹饪区(3)、工作区(4)、盥洗区(5)和储藏区(6)六部分,所述交通区(1)、工作区(4)和储藏区(6)位于微型居室的中部,所述工作区(4)位于交通区(1)和储藏区(6)之间,所述就寝区(2)位于微型居室的一侧,所述烹饪区(3)和盥洗区(5)位于微型居室的另一侧;所述交通区(1)设有连通微型居室本体外的外门(12),所述交通区(1)位于微型居室的中心,作为整个居室的核心交通空间可直接连接除储藏区(6)之外的就寝区(2)、烹饪区(3)、工作区(4)和盥洗区(5),该结构的设置有效地压缩了微型居室所需的交通面积,以使人在微型居室内的行为动作更为通畅,行为切换更加便捷;所述交通区(1)与就寝区(2)之间设有一道隔墙和呈凹形曲线的就寝区开放边界(7b),所述就寝区开放边界(7b)处的交通区区域是以人在上下床时的行为动作范围构成的空间区域;所述交通区(1)与烹饪区(3)之间设有一道隔墙和近似呈L形曲线的烹饪区开放边界(8b),所述烹饪区开放边界(8b)处的交通区区域是以人在烹饪时的行为动作范围构成的空间区域;所述工作区(4)面向交通区(1)的工作区开放边界(10b)呈卵形曲线,所述工作区开放边界(10b)的交通区区域是以人在工作、学习和进餐活动时站立和就坐行为动作范围构成的空间区域;所述交通区(1)与就寝区(2)、工作区(4)和烹饪区(3)之间可以实现空间利用的相互叠合,所述就寝区(2)和工作区(4)也可以进行互动,所述就寝区开放边界(7b)和工作区开放边界(10b)的设立增强了就寝区(2)和工作区(4)的互动关系,可方便居住者倚靠就寝区(2)的床具使用所述工作区(4)中的工作台面;为了减少人员在居室内部进行各种肢体运动时的行为障碍和尽可能减少空间上的浪费,所述交通区(1)、就寝区(2)、烹饪区(3)、工作区(4)、盥洗区(5)和储藏区(6)均利用曲线空间设计而成;所述就寝区(2)位于所述外门(12)的一端较窄,而位于微型居室内的另一端则较宽,以适合人在床上时上肢运动范围较大、下肢运动范围较小的特点,有效地压缩了就寝区(2)的闲余空间;所述隔墙和就寝区开放边界(7b)均为连续的曲线形,以使人员在该区进出、坐卧、侧躺等动作过程时均保持顺畅、肢体边缘无碰撞;所述烹饪区(3)呈近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陈星,王曦,杨凌凡,闵旭,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